最近關于超長期特別國債的話題特別火爆。
為什么火爆呢?
很明顯,因為國債保本保息。
國債是穩健型和低風險偏好投資者的摯愛,比如說退休的老大爺老大媽,就最喜歡買國債了。
這周一,財政部發公告說,今年會先發行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
當然,后面還會接著發。
根據發行安排,5月17日,也就是今天會發行的第一只30年期的特別國債,總額400億元,票面利率當天通過競爭性招標確定。
5月24日,第一只20年期特別國債招標發行。
6月14日,第一只50年期特別國債招標發行。
今年一共會發行22次,時間是從5月至11月之間,主要集中在三季度。
怎么理解這個“超長期特別國債”呢?
所謂“超長期特別國債”,包含三個關鍵詞,超長期、特別、國債。
國債,這個大家都懂,以國家信用為基礎,國家向社會借錢,并承諾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償還本金。
因為發債的主體是國家,所以國債具有最高信用,也被公認為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拿本周發行的30年期國債為例,本期國債自2024年5月20日開始計息,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付息日為每年5月20日(節假日順延,下同)和11月20日,2054年5月20日償還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超長期,是指這次發行的國債,期限特別長,分別是20年、30年、50年。
本期國債是記賬式國債,以電子記賬形式記錄債權,由財政部面向全社會各類投資者發行,可以記名、掛失、上市和流通轉讓的國債品種。
這也就是說,雖然是“超長期”國債,但你需要用錢的時候,可以進行轉讓。
特別,是指為了特殊目的發行的國債,并且是階段性發行的,不列入赤字,不增加赤字率。
本次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特別在哪?投向哪?
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我們就可以看到這次“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特別之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為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此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蘇社回應了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相關問題。劉蘇社表示,在支持領域方面,重點聚焦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升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等方面的重點任務。
另外,由于這些領域潛在建設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長,現有資金渠道難以充分滿足要求,因此也需要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
歷史上我們也有過幾次特別國債的發行歷史。
第一次是1998年,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受到亞洲金融危機影響的四大行資本金,幫助化解銀行的壞賬問題。
第二次是2007年,加入WTO后,我國出口大增帶來大量的外匯儲備,為了抑制流動性被動泛濫的壓力,我們發行了特別國債成立了中投公司,開始出海投資,讓這些外匯發揮更大的價值。
第三次是2020年,發行了抗疫特別國債。
第四次是2023年四季度,河北等地洪災泛濫,我們發行了一萬億特別國債,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同時為四季度和明年的經濟運行打基礎,促進穩增長。
準確講,其實只有1998年,2007年的是“超長期特別國債”。
為什么要發行這次“超長期特別國債”?
目標是繼續穩增長,由中央加杠桿,擴大總需求,保持穩增長的強烈信號。
主流公募基金人士認為,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旨在穩增長,對沖去地產城投化壓力。
當前居民端及企業端加杠桿的意愿相對比較弱,而政府加杠桿被視為刺激經濟增長和投資的一種有效的財政政策工具。
同時,中央加杠桿,也能緩解地方的債務壓力,通過超長期特別國債進行時間和利率上的債務置換,也能緩解地方的償債壓力。
特別國債對債市有什么影響?
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周期長于預期,發行節奏平緩,有助于降低財政融資成本,減少市場沖擊,平滑市場利率波動。
對短債基金影響相對比較弱,中長債基金短期可能會有波動。
特別國債對股市有什么影響?
短期有利于提高市場的風險偏好,中長期還是要靠基本面和業績支撐。
個人怎么購買超長期特別國債?去哪里買?
超長期特別國債屬于記賬式國債,個人和機構都能買,可在銀行柜臺、線上平臺和證券市場購買,而且還可以流通和轉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