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洲際彈道導彈以強大的打擊能力和超遠的射程被譽為“末日武器”,其射程更是衡量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俄羅斯的“薩爾馬特”導彈射程高達1.8萬公里,而美國的“民兵Ⅲ”也可達到1.2萬公里。
然而,當談及中國的“東風”洲際導彈時,卻讓人有些意外,我國在這場“末日武器”的角逐中究竟處于何種地位?
洲際彈道導彈
所謂的洲際彈道導彈,也會被稱為“洲際導彈”,一般是一種射程至少在5500到8000米之間的長彈道導彈,但對于中、俄、美三國來說,這么短的公里距離顯然是不夠看的。
際導彈最早出現于冷戰時期,二戰之后,美、蘇成為冷戰中的主要力量,雙方的軍備競賽也逐步升級。
在美蘇爭霸初期,蘇聯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這一事件導致美國開始重新評估自己的軍事戰略,隨后,兩國都將重心轉向了太空和導彈技術的發展。
此后蘇聯軍事實力快速增長,一度超越美國,成為了世界軍事第一大國,1961年成功測試了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使得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隨后,美國加快了軍事科研腳步,并于1962年開始部署自己國家的洲際彈道導彈,這導致美蘇雙方在科學技術、軍事方面開啟了新方面的“冷戰”。
洲際彈道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極快、射程極遠的武器系統,它通常采用固體推進劑,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飛越數千公里的距離,準確打擊目標。
由于采用了“彈道”軌跡,其飛行路徑難以被攔截,具有極強的穿透能力和殺傷力,同時洲際彈道導彈還具有多彈頭、分導技術等多種改進,使得其打擊目標更加精確和多樣化。
而且洲際彈道導彈如果再配備上核彈頭的話,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核武器了,這樣恐怖的打擊能力擱誰身上應該都會感到害怕吧。
洲際彈道導彈在一個國家軍事能力上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洲際彈道導彈是確立一個國家軍事強國地位的重要支柱,因為它具備全球覆蓋能力,可以對世界范圍內的重要目標實施打擊。
因此,具備核彈頭的國家必然在全球戰略結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在世界范圍內的政治、外交力量都非常強大,否則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就不會如此之高。
擁有洲際彈道導彈的國家在國際交往方面舉止都非常硬氣,也不需要擔心軍事力量比自己強大的敵對國家實施核威懾,要遏制這種威懾,最根本的就是要具備對敵方戰略目標實施威懾和核打擊的能力。
洲際彈道導彈在維護中國國家安全方面扮演著特別重要的角色,中國堅持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方針,但我們的空基和海基洲際打擊力量相對有限。
一旦中國安全面臨重大危險,洲際彈道導彈將是極為重要的打擊手段,也是能夠對敵構成重大威脅的戰略手段,是維護中國國家安全的“殺手锏” 。
中國擁有洲際彈道導彈不僅對維護本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同時對于維護世界和平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這種導彈的存在增加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威懾力和影響力,因此中國在國際事務中也會有更多的話語權。
世界核大國在制定相關政策時,就不得不重視中國的態度,因此,中國擁有洲際彈道導彈,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安寧與和平 。
當然它的產生在國際上也是充滿著威脅的,它加劇了國際軍備競賽,推動了武器技術的發展和軍事實力的提升,洲際彈道導彈的存在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可能引發國際沖突和戰爭,對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
然而,我們也可以放心,洲際導彈的制造成本是非常高的,再加上其研發有難度,因此,在當今世界上能夠制造洲際導彈的國家非常有限,僅有五個國家,也就是聯合國的“五常”。
俄羅斯、美國和中國的洲際彈道導彈差距究竟有多大呢?
俄羅斯“薩爾馬特”
光明網 2022-07-01 俄羅斯的新重錘“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
在洲際導彈研究領域方面,俄羅斯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無國能與其匹敵,前蘇聯在洲際導彈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起步時間較早,實力也非常強大。
2016年,俄羅斯官方正式發布了洲際戰略導彈“薩爾馬特”,這也是冷戰后俄羅斯最具殺傷力的武器。
根據西方媒體的說法,這種新型導彈具有極大的殺傷力,一顆導彈就能把一個和法國差不多大的國家夷為平地,所以被稱為導彈家族的“絕對王者”。
“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長度超過35米,直徑有3米,載重約10噸,發射重量達到了208噸,最大射程將達到18000公里,能夠飛越北極甚至南極,2023年9月,該導彈開始服役。
另外,它的有效載荷達到了十噸以上,能夠攜帶兩千五百萬噸當量的核彈頭,要知道二戰時期美國在日本投下了1.5萬噸當量的核彈,“薩爾馬特”的威力比它大了非常多,這就很恐怖了。
假如俄羅斯突發奇想,想往日本丟一顆“玩玩”,這樣的導彈投擲幾顆下去,可能直接就消失了,而且它的速度也很快,每小時2.5萬公里,不出半個小時就能順利抵達日本。
美國“民兵Ⅲ”
美國是公認的軍事強國,其軍事實力無可爭議,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在洲際導彈領域,美國卻明顯處于劣勢,這一點毋庸置疑。
美國研制了一種稱為民兵的洲際彈道導彈,包括多種型號。最初推出的是全新的固體燃料導彈系列“民兵Ⅰ”的A型和B型,隨后,他們又推出了“民兵Ⅱ”型,這種導彈代表了從第二代向第三代的過渡型洲際彈道導彈技術。
央視網 2016年11月03日 我致命核導彈首次曝光 一枚可摧毀法國面積大小國家
民兵Ⅲ導彈是第三代洲際彈道導彈,作為三位一體核打擊的核心組成部分,它的射程是多少呢?
根據官方消息表明,由于民兵Ⅲ采用了和火箭類似的發射結構,所以它的射程可以達到驚人的1.2萬公里,并可以攜帶3枚核彈頭,打擊能力還是非常強的。
由于美國的民兵系列導彈研發時間太早,當時技術還不成熟,所以它的很多技術運用到現在的話已經很落后了,再加上它存放時間太長了,所以很多內部的零部件也瀕臨使用極限。
幾年之前,美國的一位軍事大佬就提出過建議,他認為這款導彈時間實在太長了,太老了,替換他們的成本甚至要比全部更換還高,而那些能夠維修他們的人或許也早已不在人世。
在2023年11月,美國進行了民兵Ⅲ導彈實驗,令人意外的是,導彈因發生異常情況而啟動自毀,隨后美國卻宣稱,民兵Ⅲ導彈沒有遇到嚴重問題。
這這也使美國意識到,民兵Ⅲ的服役期即將結束,可能會有新的洲際導彈來接替其職責。如果美國在這方面不加努力,肯定沒有人會相信。
環球網2023-11-03 服役超半個世紀,可靠性遭質疑,美“民兵3”洲際導彈試射失敗引嘲諷
那我國的東風導彈究竟怎么樣呢?
中國“東風41”
我們國家在正是亮相東風系列導彈之后,民眾們信心大漲,開起了玩笑“東風快遞,使命必達,全球包郵”,從東風–41到正在研發的東風–51,可以說我國的軍事科學在飛速發展,與美俄相比都毫不遜色。
我國在軍事實力上算得上是下了苦功夫,從近代鴉片戰爭以來,我國就因為軍事實力弱導致國家地位不高,新中國建立之后,我國大力發展軍事實力。
20世紀60年代,原子彈和氫彈爆炸試驗相繼成功,讓我國在國際地位上取得了巨大跨越,民眾們也是信心十足,而今我國的東風系列洲際導彈更是在國際上驕人成績。
2019年,我國舉行建國七十周年閱兵慶典,展示了一系列先進的軍事武器,讓國內外觀禮者驚嘆不已,在地面受閱方陣閱兵結束時,突然出現了“東風41”導彈,其震撼的亮相讓人們激動不已。
東風41可以攜帶10枚分導式彈頭,最大射程達到1.4萬公里,可以完全碾壓美國的“民兵Ⅲ”,它還有快速發射的能力,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發射準備,并以超高速度脫離地球大氣層,實現巡航和遠程打擊任務。
據悉,我國正在研發東風-51,而它更是采用了星光制導,以及北斗衛星導航等多種制導模式,不僅確保了導彈在飛行過程中的精確度和穩定性,提高導彈命中精度,還能使其夠靈活應對復雜的戰場環境。
新華網 2019-10-01 戰略打擊模塊:維護捍衛和平的堅強眉牌
結語
洲際彈道導彈作為一種具有極高殺傷力和遠程打擊能力的武器系統,不僅改變了國際軍事格局,也對國際關系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當今世界,各國應該加強溝通和合作,共同維護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我們應該努力避免洲際彈道導彈成為導致戰爭爆發的導火索,希望人類能永遠銘記歷史,珍惜和平,共同建設一個和諧、穩定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