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敵十
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浪潮中,沒有一家合資車企能獨善其身。即使是豐田,近年來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也不斷下滑。很多網友甚至認為豐田會像曾經的諾基亞一樣,最終面臨倒閉。
然而,豐田最近發布的2023年財報讓這些預言不攻自破。根據財報顯示,豐田汽車(包括豐田和雷克薩斯兩個品牌)在2023年的銷量、營收和利潤均創下歷史新高。豐田在2023年共銷售了1031萬輛新車,同比增長7.3%。其中,中國市場銷量為187萬輛。
即使不計算中國市場的銷量,豐田在全球范圍內的銷量仍達到844萬輛,與排名第二的大眾集團的全球銷量相當。
在營收方面,豐田的增長率達到了21%,約合2.09萬億元人民幣。而令人瞠目結舌的2281億元人民幣的凈利潤更是中國10家上市車企凈利潤總和的2.5倍。
如此出彩的的成績單讓許多表面風光的中國車企陷入了沉默。
那實際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答案是:國產新能源車還沒有出手。
暗流洶涌的市場表現
我們以2024年第一季度豐田在全球各個市場的銷量情況來分析一下。
從表格中我們可以看到豐田在全球各大地區的銷量差異極大,穩定的表面下實則暗流洶涌。
- 北美市場:表現出色
北美市場是豐田最熱銷的地區之一。第一季度,豐田在北美地區的銷量增長了20.9%,達到65.8萬輛,僅美國市場就售出56.5萬輛,表現非常搶眼。與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策略不同,豐田在北美不僅沒有降價,反而有很多車型需要加價購買。
- 歐洲市場:穩步增長
在歐洲市場,豐田第一季度售出了30.9萬輛新車,同比增長11.2%,遠高于歐洲市場整體5%的增幅。豐田在歐洲的成功主要歸功于其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長期深耕和本土化策略。像Yaris雅力士、卡羅拉、RAV4及THS混動車型等都非常迎合歐洲市場需求。
- 中國市場:艱難維穩
在中國市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新能源車的市場滲透率已超過50%,燃油車的市場份額逐漸減少。盡管豐田在第一季度的銷量同比僅下降1.6%,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這已經是豐田通過“以價換量”策略勉強維持的結果。
- 東南亞市場:優勢減弱
東南亞一直是日系車的重要市場,高峰時期日系車在該地區的市場占比曾高達76%。然而,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在2023年大規模進入泰國、印尼等市場,日系車的地位開始動搖。第一季度,豐田在泰國的銷量為5.8萬輛,同比驟減21.7%。電動車在泰國市場的滲透率已達到10%,其中80%由中國品牌占據。
此外,豐田在印尼、馬來西亞和越南的銷量也分別下降了9.1%、6.9%和45.1%。
結語
對于擁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造車歷史的車企來說,即使目前不專注于新能源汽車,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累,也能輕松賣出大量汽車。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像豐田、福特、大眾這樣的跨國車企,即使現在失去中國市場,它們在海外的龐大市場基礎也足夠支撐許多年。
對于豐田來說,盡管在全球范圍內仍具備強大的競爭力,但目前主要依靠北美和歐洲市場來保持整體增長。而在這兩個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參與度非常低。尤其是在美國,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還在持續受到打壓。相比之下,在東南亞市場,中國品牌一旦進入,豐田等日系車企就迅速敗退。
因此,豐田的未來很大程度上將取決于中國汽車品牌在海外的擴張速度。如果豐田不加速電氣化轉型,就可能面臨類似諾基亞堅持塞班系統的命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