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趕緊下去救人!”。
1953年年底的一天晚上,在山東休養的張云逸閑來無事,便邀請了一些客人,在家里組織了一場舞會。
誰料,大家跳舞跳得正開心,樓上的妻子韓碧突然從二樓沖了出來,對著樓底下的眾人大喊:“別跳了,我受不了了!”,喊完,便狂奔下樓,在眾人的目瞪口呆中,沖出了家門。
眾人回過神來后,立馬跑去追韓碧,等他們追上,韓碧已經來到了海邊,她在寒風中脫下身上的衣物,徑直跳進海里,向遠處游去。
張云逸看到這一幕,立馬讓警衛員下海救人,等人救上來送去醫院一檢查,韓碧竟然患上了精神分裂癥,這讓張云逸是心疼不已。
在經過一段時間治療后,張云逸把韓碧帶回家靜養,雖然張云逸把她照顧的很好,但得病容易痊愈難,她的病情還是時好時壞。
一次,張云逸請戰友吃飯,韓碧在一旁作陪,前一刻大家還有說有笑,后一刻就突然發病,直接就把桌子給掀了,飯菜撒了一地,然后若無其事的上樓了,搞的大家很尷尬。
這樣的情況,不止發生了一次,張云逸身邊的工作人員見狀,紛紛建議張云逸將她送到精神病院。
之所以這樣建議,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張云逸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前不久才從蘇聯休養回來;第二是精神病院更專業,能提供更好的治療。
見工作人員都這么說,張云逸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在經過深思熟慮后,他還是決定把妻子留在家里。
因為,他不忍心把妻子送到一個陌生環境中,讓她獨自面對病魔,更因為,他知道妻子為什么會精神分裂!
嫁給他的這些年,韓碧受的苦難,實在太多太多了。
韓碧,并非張云逸的原配妻子,他的發妻姓王。
張云逸,廣東海南文昌縣人,出身貧苦農家,自幼聰穎好學,16歲時考進黃埔陸軍小學,17歲跟同學們秘密加入同盟會,19歲參加南昌起義,從此走上革命之路。
1914年,22歲的張云逸畢業,被派到部隊當連長,不久,在父母的操持下,他娶妻王氏。
結婚后,張云逸雖然跟妻子感情很好,可他常年在外忙碌,王氏只生育一女張瓊,就再無所出,而張云逸的父親和兩個弟弟,也相繼離世,張家就剩張云逸一個男人。
舊社會的婦女,都講三從四德、傳宗接代,王氏也不例外,沒能給張家生下兒子,讓王氏愧疚不已,她不能讓張家斷了香火不是?
于是,她就自作主張,決定給張云逸納房小妾,并幫著張云逸四處物色人選。
1923年,張云逸從軍營里出來,去了廣東揭陽當縣長,王氏則繼續留在老家。
某日,王氏帶著女兒去理發店理發,恰巧碰到了在理發店工作的韓碧,是喜歡的不得了。
韓碧也是海南文昌縣人,出生在當地一個地主家庭,可惜在她很小的時候,家里突逢變故,一家人流落街頭。
幼時,她還曾跟著父母,過了一段時間沿街乞討的日子,后來,她的父母先后病故,為了生存,她小小年紀就跟親戚去了廣東的一家工廠當童工。
因為語言不通,韓碧吃了不少苦,一次偶然的機會,她無意間接觸到了理發,發現自己很喜歡,便跟著人家學習,心靈手巧的她,很快練就高超技藝。
跟王氏認識后,她們就經常在一起聊天,王氏看韓碧,是越看越喜歡,知道她孤苦無依,便有心讓她進張家,給張云逸做妾。
當聽王氏說起此事,韓碧是吃驚不已,她怎么也沒料到,王氏竟然會冒出這個想法。
可是,她并沒有立馬拒絕,因為她能感覺到,王氏對她是真的喜歡,她也想要家庭的溫暖。
見韓碧猶豫,王氏也沒讓她立馬表態,而是跟她說了張云逸的情況,讓她好好考慮考慮。
因為太過驚訝,王氏跟她說做妾的事情的時候,韓碧都沒問張云逸知不知情。
直到幾天后,王氏再次來找她,她才想起問問張云逸的態度,當得知出門在外的張云逸,壓根不知道此事后,韓碧更加吃驚。
看到韓碧驚訝的表情,王氏笑著道:“我替他做主了,你又年輕又漂亮,人又這么好,取過來給他生兒子,他還能不同意呀?”。
“萬一大哥不同意,豈不是給你們家添亂?”,韓碧連連擺手。
“放心好了,我能做他的主,家里的事兒,他一貫聽我的!”,王氏拍著胸脯向韓碧保證。
大姐如此有誠意,韓碧又孤苦無依,她有什么理由拒絕?最終,她答應了王氏。
因為太喜歡韓碧了,王氏著急把“生米做成熟飯”,竟然沒告知出門在外的張云逸,就擅自辦了婚事。
歡歡喜喜的王氏,親自當主婚人,讓女兒張瓊抱著公雞代表張云逸,跟韓碧拜堂成親了,嫁進張家時,韓碧才19歲。
“成婚”之后,韓碧就留在張家,跟王氏一起操持家務,二人姐妹相稱,相處的十分融洽。
幾個月后,張云逸因為患風濕性關節炎,回家養病來了,進門就發現,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在他家里忙里忙外,這讓張云逸很是詫異。
未等他開口詢問,妻子王氏就把他拉到一旁,告訴張云逸自己給他納了房小妾。
張云逸聽后,是哭笑不得,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跟自己商量?
當時的張云逸,雖還未加入共產黨,但也已加入反帝反封建的行列,自己怎么能納妾呢?
他對王氏說:“明天一早,你就把她送回去,我不認這門親事!”。
見張云逸如此態度,王氏并未放棄,她先是以“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來勸說張云逸,然后告訴張云逸,韓碧父母雙亡孤苦無依,留在張家,對她來說也是個歸宿。
見張云逸依舊不為所動,王氏使出了“大殺器”,她在張云逸面前嗚嗚哭個不停,對張云逸說,就算張云逸不想要兒子,她也想要一個……
王氏的哭聲,讓張云逸心軟了,可他還是不愿意接納韓碧,因為他是一名軍人,隨時可能死在戰場上,要是哪天不幸犧牲了,會拖累韓碧一輩子。
在隔壁屋的韓碧聽到張云逸這樣說,內心大受感動。
她幼年隨父母行乞,長大后又進了工廠,三教九流的人見的多了,打她主意的不少,但真正關心她的卻沒幾個。
張云逸能替自己著想,韓碧很意外,寧愿沒有子嗣,也不愿意納小,更能證明他是個可靠之人,跟這樣的人一起生活,哪怕是三五載,韓碧也愿意。
可她畢竟是個女孩,臉皮薄,她也不敢進屋跟張云逸夫婦說明自己的想法,只能在煎熬中等待張云逸最終的決定。
而張云逸,在王氏的哭聲中,也陷入了兩難之中,娶韓碧做小,絕非他的意愿,可妻子已經自作主張,將王氏納進門了,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韓碧雖然沒有跟自己通房,但已經履行了結婚手續,若是真把她打發了,她將來還能嫁出去嗎?
因為猶豫,此事被擱置,張云逸先去醫院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去了。
王氏是個聰明人,趁著這個機會,她讓韓碧天天給張云逸送飯送菜,漸漸的,張云逸對韓碧也有了一些了解,也漸漸喜歡上了這個歷經磨難,依舊開朗活潑的女孩。
沒多長時間,張云逸病好了,他再次離開了家,離家沒多久,便收到妻子來信,說是韓碧懷孕了。
緊接著,韓碧產下一子,這讓張云逸一家是興高采烈,可惜,孩子出生沒多久便夭折了,這讓初為人母的韓碧傷心至極,張云逸和王氏安慰了好久,她才走出悲痛。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爆發,此時的張云逸擔任第四軍25軍少將參謀長,已是一名共產黨人的他,因為身份未暴露選擇潛伏,在南昌起義前夕,還協助組織輸送兵員。
南昌起義后,他沒跟著隊伍離開,而是跟著張發奎返回廣州,繼續做秘密工作,那段時間,張云逸壓力很大,好在有兩位妻子和女兒陪伴在身邊。
1928年,韓碧又為張云逸生育1子,取名張遠之,在兒子出生不久,他就在組織的指派下,前往廣西組織白色起義,這一走就是8年!
在張云逸離開后,他的家人失去了經濟來源,很快陷入困頓,這個時候,韓碧挑起了家庭重擔,她重操舊業,開了個理發店,每天早出晚歸,養家糊口。
不得不說,從小在艱難困苦中長大的韓碧,能力實在是強,她的理發店顧客盈門,生意很是紅火。
在熬過最初最艱難的幾年后,女兒張瓊也長大了,可以打零工補貼家用,他們一家人的日子,漸漸好了起來。
而王氏,每天的任務,就是照顧兒子張遠之,雖不是親生的,但王氏卻對張遠之傾注了所有的愛,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張遠之平安長大。
1937年7月,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廣州也遭到日軍轟炸,很不幸,王氏在轟炸中喪生。
幾個月之后,在香港做統戰工作的張云逸,輾轉聯系上了廣州的家人,并且把他們接到了香港。
雖然一家人擠在只有十幾平米的閣樓,但能全家團聚,韓碧和孩子們依舊很開心。
半年之后,張云逸收到指示,要他返回延安,韓碧也想跟著一起去,可是,他們一家人一起前往目標太大,張云逸只能安慰她,等安排妥了,就來接他們。
終于,1939年7月,韓碧收到了張云逸的消息,讓她帶著兒子來桂林,這讓她欣喜不已,可來了桂林,韓碧卻并未見到張云逸,因為他被調到江北指揮部。
當時,反動派正在制造摩擦,路上不太平,韓碧和兒子只能暫時留在桂林,在葉挺的安排下,他們都穿上了軍裝,成為一名新四軍,跟著戰士們一起學文化、接受抗日教育。
1940年3月,韓碧母子和新四軍戰士們,一起踏上了前往江北指揮部的路途,可誰料,在半道上,他們竟然被反動派秘密扣押。
得知此事,張云逸憤怒異常,立即發電國民政府:“彼等炮火余生,不罹于暴寇之后,反被國家軍隊橫加捕押,妻子何辜?”。
身在重慶的周總理得知此事后,親自去找蔣介石交涉,可即便如此,韓碧母子還是被關押半年之久。
在被捕的這段時間,她受了許多折磨,還親眼目睹許多戰友慘死,對她的精神,造成了極大打擊。
被放出來見到張云逸,韓碧眼淚撲簌簌往下流,張云逸也是感慨萬千。
見面沒幾天,張云逸又不見人影了,因為他要去前線指揮戰斗,可饒是如此,韓碧依舊心安了不少,她終于有個家了。
在組織的安排下,韓碧當了出納員,之所以讓她干這個活,是因為她雖文化程度低,但卻忠誠可靠。
當時的韓碧,雖然已經年近40,可依舊勤奮好學,她不僅很快掌握了出納的工作,還利用夜間抓緊時間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進步極快,1943年1月,她成為一名黨員。
1942年,張云逸被調到軍部當副軍長,回到了八路軍總部,韓碧終于跟丈夫團聚,1946年,他們又生下次子張光東。
解放戰爭期間,他們還生下了一個女兒,但可惜這個女兒夭折了,這件事,對韓碧的打擊挺大。
新中國成立后,韓碧跟著張云逸來到廣西,在保育員當院長,跟孩子們在一起,韓碧度過了2年快樂時光。
在1952年,60歲的張云逸,因積勞成疾病倒了,韓碧放棄了工作,回家照顧丈夫。
此時,韓碧也50歲來歲了,進入了更年期,長期待在家中,她漸漸積郁,只是她一向堅強慣了,誰也沒注意到她的異常。
1953年,韓碧聽到一個不好的消息,她的同胞弟弟,竟然在土改中被定為了地主!
她家祖上確實富裕,可在父親一代就早已沒落,不然她豈會去廣東當童工?怎么就定成了地主了呢?
韓碧想不通,她又不想因自家的事兒,麻煩生病的張云逸,壓在她心頭的精神負擔越來越重,最終,她崩潰了,這才發生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不愿妻子孤身面對病魔,身體欠佳的張云逸,親自擔負起了照顧她的重任,每天陪她去海邊散步,陪他說話,還讓小兒子和大孫子陪她玩耍。
在家人的呵護下,韓碧的病情漸漸好轉,犯病的間隔越來越長。
1954年,張云逸被調到北京,韓碧也跟著來了北京,換了個環境,她的精神狀態更好,2年后竟然痊愈了,還重新穿上了軍裝,被安排到總參局,給張云逸當秘書。
能跟丈夫一起工作,韓碧更開心了,可惜,這樣的日子,也僅僅過了十幾年。
1974年,張云逸離開人世,享年82歲,在張云逸離世10年之后,韓碧也走完人生路,享年80歲。
臨終之前,韓碧嘴里還不斷呼喊張云逸的名字,可見用情之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