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8-19日,中國科學院第20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在全國各地一百多個院屬科研院所和大學舉行。由地質(zhì)地球所主辦的主題為“談天說地,追尋奧秘”的2024年公眾科學日活動于5月19日成功舉行。
本次活動采用線下和線上直播聯(lián)合的方式,活動內(nèi)容豐富多彩,主要包括:上、下午各一場科普報告,開放八個實驗室、博物館、所史陳列館、劉東生院士紀念展室,科普“三大巖”基礎知識、礦晶、地震儀結構與工作原理、辨識樹輪和石筍中的年輪(年層),揭秘神秘的天外來客——隕石等。
活動開幕之際,黨委書記、副所長黃向陽代表研究所向線下和線上活動參與者致歡迎辭。
上午9:00—10:30,針對去年冬天和今年5月份頻繁出現(xiàn)在新聞報道中的極光現(xiàn)象,年輕的空間物理學家葛亞松研究員給線下和線上的觀眾作《為什么在北京可以看到極光?》科普報告。報告對極光這一現(xiàn)象進行了全面、深入的介紹,配合著高清的視頻和精美的圖片,對極光的形態(tài)、產(chǎn)生機制、顏色、聲音、觀賞地點、極光對生活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科普介紹。報告結束進入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各種關于極光的問題不斷拋出,而葛亞松研究員也進行了耐心細致的解答,原計劃10點半結束的科普報告,一直延續(xù)到近11點才結束,幸運的提問者還獲得了精美的小禮物——拉長石、菊石等。
下午14:00—15:30,從事古氣候古環(huán)境研究的唐自華副研究員為線下和線上參與者帶來了《給我一顆牙,找到你的家》科普報告。報告內(nèi)容主要科普了根據(jù)人體和動物牙齒的牙釉質(zhì)鍶、氧同位素分析進行溯源定位的方法,有趣的報告內(nèi)容以及他與講臺下聽眾們互動式的講解方式,再次讓座無虛席的報告廳氣氛達到高潮。互動交流環(huán)節(jié)更是人潮涌動、氣氛熱烈。幸運的提問者還獲得了精美的小禮物——拉長石、菊石,并與唐自華副研究員合影留念。
除了科普報告之外,研究所園區(qū)上、下午都對社會公眾開放。智能導鉆集成測試實驗室、空間環(huán)境探測實驗室、生物地磁學與生物礦化實驗室、離子探針實驗室、納米離子探針實驗室、惰性氣體實驗室、古地磁與年代學實驗室、海底地震儀實驗室等八個先進的科技支撐平臺,在志愿者的講解下,既讓社會公眾近距離觀摩了這些“研究利器”,更讓他們了解了實驗平臺為科技創(chuàng)新做出的貢獻。
智能導鉆集成測試實驗室
(志愿者:馬良令、謝棋軍、童治雄、邢淵舉)
空間環(huán)境探測實驗室
(志愿者:趙秀寬、李文博)
生物地磁學與生物礦化實驗室科普講解與演示
(志愿者:張慧卿、張躍樂、王喆、黃誠祥、周俸慶)
離子探針實驗室
(志愿者:王碧雯、楊慕涵、高帆、陳瀏陽)
納米離子探針實驗室
(志愿者:范鴻運、單麗宇)
稀有氣體實驗室
(志愿者:蘇菲、張雅楠)
海底地震儀實驗室
(志愿者:任安楠、邱一鑫)
古地磁與年代學實驗室
(志愿者:祁鍇賢、房潔)
所史陳列館、劉東生院士紀念展室也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有力地弘揚了老科學家精神。
所史陳列館
(志愿者:王則靈、王澤華)
劉東生院士紀念展室
(志愿者:張鈺哲、郭增光、趙偉全、徐龍瀟)
博物館(包括鎮(zhèn)館之寶——“阿波羅11號”月壤樣品、獨一無二的珠峰巖石標本)、地震儀科普展示平臺、辨識石筍與樹輪中的年層(年輪)、“三大巖”科普桌、礦晶展臺前也是人頭攢動。
博物館
(志愿者:趙朗、李冰荷、李宇軒)
地震儀科普講解
(志愿者:凌媛)
辨識樹輪與石筍中的年層
(志愿者:劉禹成、肖正逸)
“三大巖”、礦晶展臺
(志愿者:李林曦、朱嘉寧、葛若雯)
特邀前來參加本次公眾科學日活動的國內(nèi)知名隕石收藏家雷克斯先生及團隊,不僅科普展示了神秘的天外來客——隕石,而且還向每一個參與者贈送了一顆西北非石隕石或玻璃隕石(雷公墨)標本。
隕石科普展臺
2024年恰逢中國科學院舉辦公眾科學日活動二十周年,今年的主題是“砥礪二十載,科學新征程”。我所也連續(xù)多年敞開大門,為社會公眾提供了走進研究所、了解研究所、認識地球科學和行星科學的機會。來自展覽路一小、育英學校等大中小學校及社會大眾2000余人參加了本次公眾科學日線下活動,線上觀看科普報告的也達2600余人。
在48位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本次活動獲得圓滿成功。
活動結束后部分志愿者合影
(攝影志愿者:宋婉婷 謝宏宇)
編輯:劉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