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為序,學習作章;培訓賦能,不負春光。為有效落實和推進教育部“雙減”政策,進一步提升教師的課程能力和育人水平,深入推進歷史學科大單元整體教學,3月25日—3月28日,在教育部課程專家葉小兵教授和集團總學科主任劉海霞主任的帶領下,集團各校歷史學科骨干教師們齊聚東阿縣南湖行知學校,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學習交流。本次活動包含了專家報告、課堂展示與指導、備課設計、展示交流等精彩的學科活動,老師們積極參與,共同學習,一起成長。
NANHUXINGZHISCHOOL
專家簡介:葉小兵,1978年7月畢業于北京師范學院(即今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并留校任教,從事歷史教育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1988年7月獲教育學碩士學位,1998年6月被評為教授,1998-2002年曾擔任首都師大歷史系主任。
NANHUXINGZHISCHOOL
|葉小兵教授作主題報告
3月23日,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初中和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編寫組核心成員葉小兵教授作報告,并指導歷史學科大單元整體學習工作。
報告中,葉小兵教授通過具體案例從教學立意、教學思路、教學內容整合、教學策略、教學方法五個方面闡述了教學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他始終強調:“一節課上得如何,取決于課前的教學設計”。強調在整體教學設計中要注重課標精神的引領,關注教材內涵,體現育人價值。其中在學情分析中要對所受導班級進行具體、針對性的分析,提出具體對策。在交流碰撞中,形成共識。在教學后注重教學反思,思考成功之處與再次改進之處,登高望遠,不斷發展進步。
初二年級課堂展示
東阿縣南湖行知學校 李璐
初二年級課堂展示的主題是《整體感知:古代世界文明》,本次課程內容為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古代世界文明》整體感知階段,要求學生在地圖中標注古代世界文明的地理位置,并說出其標志性文明成就,對古代文明的產生有初步的空間感知,學生通過構建思維導圖,梳理古代世界文明產生發展進程,初步闡釋不同文明的交流與碰撞,總結世界文明多源性與多樣性的特點。
初一年級課堂展示
濰坊實驗中學蘇保勇
初一年級課堂展示的主題是《重構拓展: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與社會變化》重構拓展階段的授課,蘇老師的課堂把控能力較強,自身歷史素養較高,在有趣的活動中,引導學生實現了對知識的理解內化,課堂目標與課堂活動緊密結合,目標達成度高。
高一年級課堂展示
東阿縣南湖行知學校 王甜甜
高一年級課堂展示的主題是《探究建構:走向近代》,課堂設計主要以學程上的2個學習活動為載體,分別探究走向近代之經濟篇和思想篇。其中,經濟篇章中,以學程上“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中的2個小問題為切入點,深度探究整個世界航路開辟的背景及其影響。在思想篇章中,以學程上“對歷史人物進行分組并說明理由”為視角,進而深度探究歐洲幾次思想解放運動的相關內容。總結建構:從經濟、思想、科學革命看近代前期西方社會的轉型。最后,課堂升華,通過對優秀歷史人物的學習,同學們在課堂中感悟到了哪些精神,對學習、生活又有何啟迪。
高二年級課堂展示
濱州行知學校 趙樹華
高二年級課堂展示的主題是《應用遷移: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途徑》,應用遷移在四個階段的定位是結合整體感知、探究建構成果,用已知的經驗在新情境中解決真實問題,找到解決的途徑和方法,生成新知。在課堂上借助糖的傳播的新情境,在課堂中同學們通過一篇小論文的寫作,對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途徑的內容進行內化、運用。同學們在課堂中能夠通過的學習目標,在討論展示點評中拓展自己的思維。
說課評課
上課老師們根據大單元整體學習設計思路,從課程標準、學習目標、課堂設計、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生學情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說課。說課結束后,集團歷史學科主任劉海霞及時組織各校骨干教師開展評課,各校教師代表對展示課提出建議。
葉小兵教授對于四位老師的大單元示范課給予了高度的認可,認為四位老師都具備較成熟的課堂掌控力。在教學過程中,課堂生態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特點,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知識建構中注重知識間的聯系,世界史與中國史的聯系,選必教材與綱要教材的聯系,橫向縱向的聯系,邏輯因果的聯系,不斷突出歷史學科的特點,落實了教學評一體化的目標。同時葉小兵教授也分別給四位老師的教學提出建議:教學中需要注意針對課程內容特點進行創造性的發揮,注重將唯物史觀進行顯性化體現,將唯物史觀的觀點與歷史建立有機聯系,落實核心素養。其次,設計情境應充分運用地方史和本土文化資源,使課程教學更接地氣。
集團歷史學科主任劉海霞又對我們的課堂提出了幾點思考:老師的作用如何發揮?學生作用如何發揮?督促老師們加強對課程的理解、對課堂的駕馭,要研究學科本質、研究學生的特點,要關注學情,有目標意識。
教學研討
本次專家進校園的活動,重新修訂了歷史學科大單元整體學習學程的設計標準。各學校分別展示了自己的學程備課一體化,可謂是精彩紛呈,大家都積極展示了自己學校的亮點做法,對我們學程備課一體化的標準進行了進一步的提升,打造歷史學科學程備課一體化設計的標準和范例。
初二年級修改后課堂收獲
東阿縣南湖行知學校 李璐
首先,本次活動最大的收獲是認識到群策群力的重要性,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此次備課的過程中,組內老師同我一起會商,專家和老師們對課堂設計和學程使用提出了有效的建議,參加專家進校園的各校老師進行集體備課,在第二輪上課時有了較大的改善;其次,認識到了自己教學設計和課程水平的不足,認識到了自己的課堂設計需再重新思考,更加完善,學生培訓亦需再規范,課程研究不夠,就借助多平臺,去認真備好一堂課。
初一年級修改后課堂收獲
濰坊實驗中學蘇保勇
參加這次專家進校園活動,我收獲很多。首先,讓我清晰了一個概念:教學設計要基于課標和教材,而教學實施則要依據大單元整體學習學程。在課堂中,老師要正確理解學程設計意圖,合理設計學習活動進行教學。其次,我進一步明確教學設計的原則。通過葉教授培訓和兩次上課,我特別感受到了充分考慮學情、準確突破教學重難點的重要性;進一步清晰了學程四個學習階段間的邏輯關系和教學的側重點。最后,通過觀摩高中老師上課,我進一步感受到了自己在專業上和課堂處理上的不足,接下來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細節,讓自己的教學做到精致、精細、精到。
高一年級修改后課堂收獲
東阿縣南湖行知學校 王甜甜
通過前后兩次同樣課型、同樣內容的不同課堂設計,經過專家及各位領導老師的指導后,課堂環節更流暢、內容設計更完整、教師點撥更具引領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體表現在:①大單元整體學習學程設計的變化。學習目標及相應的總結建構問題能在本次課中即時性達成;設問更嚴謹、基于教材的學習活動設計內容更豐富、完整,基于學程的課堂設計更有依托。②課堂落地實施的變化。教師點撥注重了學法指導,突出了評價歷史問題的觀點;針對不易理解的歷史概念,加了兩個選擇題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更加注重啟發學生自身的思考、分析、表達能力。
高二年級修改后課堂收獲
濱州行知學校 趙樹華
正是組內老教師們的傾囊相授,有心且用心地培養,以真心換真心,我們歷史學科的老師們才能共同成長。在此次活動中,我們堅持集體備課,以共性為基調,融合個性,抓牢主課堂的同時關注怎么考,重難點、易錯點、盲點。專家與老師們對兩節課進行了點評和指導,讓我對如何把握新課標要求,如何落實學科素養,如何開展創新性學科大單元整體教學等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我們在研討,在創新
參與活動的學科主任、備課組長、骨干教師等積極發言,立足教學現狀,抓重點、戳痛點、解難點,提出提升學科教學質量的最佳路徑,以學生為中心,聚焦學生主體性,著力構建生成性課堂。探討過程中多元思維發生碰撞,激蕩出研究火花,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理念。
最后劉海霞主任對本次活動的開展做了細致總結,并對所有到校參加活動的專家領導和老師們表示感謝!
NANHUXINGZHISCHOOL
以學為中心,南湖行知人前承后續,砥礪前行;
以研促改革,南湖行知人精研共進,再譜新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