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教授遲毓凱老師在鳳凰網青年對話節目《瑞私拜》中表示:18-25歲是戀愛關鍵期,建議年輕人在這一階段多行動多談戀愛。
教授表示,傳統的中式愛情故事是:中學前是早戀,畢業后是催婚,婚后是“幡然醒悟”彩旗飄飄。如今的年輕人身處戀愛花期,想的太多行動太少,不談戀愛選擇約素覺找搭子,是社會進步的產物,但也同樣要提個醒,找搭子不能代替談戀愛。
大壯哥對此也有一些看法,和大家分享:
首先,這個年齡段正是青春洋溢、充滿活力和好奇心的時期,多談戀愛可以讓人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積累更多的感情經驗。而且,戀愛也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可以讓人學會如何與異性相處、如何處理感情問題、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等等。這些經驗對于未來的婚姻和人際關系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不要盲目追求戀愛數量而忽略了戀愛質量。每一段感情都應該被認真對待,不要把它當成一種游戲或者滿足自己好奇心的方式。同時,我們也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選擇,不要為了迎合別人的期望或者壓力而盲目戀愛。
最后,我想說的是,每個人的成長軌跡和經歷都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在這個年齡段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真愛,而有些人可能還在尋找中。所以,我們不必刻意追求多談戀愛,而是要順其自然,讓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慢慢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