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今天開始世界屬于你》)
如果 要論當下年輕人最為關注的現實主義話題,我想「考公上岸」大概率會是其中的熱點之一。
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體制內掀起的「下海潮」,到現如今年輕人趨之若鶩的「上岸熱」,這中間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發展狂奔的四十多年,不少原本出身普通的70后、80后有幸踩中時代的紅利,實現了社會核心財富的掌管。???????????
相比起來,90后、00后則普遍沒那么幸運,互聯網的造富路徑早已失靈,掛在熱搜上的大廠不是裁員就是「996」。
當時代上升的電梯戛然而止,人生繼續向上一步的就空間開始失去想象。
年輕人站在人生擇業的關鍵路口,擺在面前的是現實的困境、個人的理想、以及家庭和社會的期待,面對這樣一個錯綜復雜的場景,大家不約而同地望向了一條理想穩定的出路——考公「上岸」。
前行的方向或許是星辰大海,但年輕人似乎更想停好自己的這艘小船。
考公「上岸」 代表的是一種可預見的具象化生活,意味著朝九晚五的穩定工作,按時發放的工資和繳納的五險一金,以及這個社會身份所帶來的「體面」。
社會里,本應最具探險精神的青年一代,如今卻如此熱衷「上岸」,面對這一現象,有人鼓勵、有人苛責。但好像鮮少有人洞察和剖析年輕人社會心態變遷背后的深層緣由,以及「考公上岸」這件事在年輕人的內部,存在的那些不被察覺的差異和獨特分野。
|01 「上岸」是年輕人的策略性選擇?????????????
年輕人選擇選擇考公上岸,除了有對職業和生活的理想化想象,也是基于現實環境做出的一種策略性選擇。?
當高校畢業生數量不斷突破歷史記錄,又恰逢經濟發展處于下行周期,教育系統和就業市場的內卷式競爭就成了必然的結果。
而在這種社會風險與不確定性激增的形勢下,人總是會傾向于選擇自己更為熟悉和擅長的領域來發揮自我,在既有的制度里策略性地尋找主體優勢。
對于讀了小二十年書、經歷了不下百場考試的高校畢業生來說,相比起其他社會性活動,學習、刷題和考試才是大家過往經歷中最為熟悉的內容,很容易上手,又有明確的提升路徑,是人生工具箱里一件再趁手不過的「工具」。
而公務員招錄,就有明確的考試范圍與錄取指標,相對更公正、透明的招聘過程,以及可預見的錄用結果這些特點。
除此之外, 社會的加速與標準化的壓力讓年輕人透不過氣。 報考年齡的限制、應屆生的優勢 ,都將「上岸」指向為一個限時任務,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年輕人的焦灼和緊迫感。
人生有的時候就像是在高速上開車,遇到岔路時,反應的時間往往只有幾秒,一旦走錯了,就要多繞好幾十公里路。 誰也不知道自己能否承擔得起這幾十里的代價。
在一個功績主義的社會里,給予個體試錯與失誤的空間往往極其有限,加之「社會時鐘」這個龐然大物的規訓,多數人其實是不得不為過上「不出錯」的標準化人生而小心翼翼、竭盡全力。
考公 「 上岸」現象,從一定程度上來看,是年輕人 對個人定位與社會環境有了深刻的認知,是在歷經自我反思與審慎的風險考量后,面對未來不確定性時做出的一種理性抉擇。
|02 出身家庭不同,「上岸」策略不同
家庭出身背景不同的年輕人,受教育的目標其實不盡相同,而「上岸」的策略和難度差別,也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教育一度被視為個體階層向上流動的重要爬梯,但隨著社會經濟波動和財富分配邏輯的改變,這條路徑正在肉眼可見地收窄,人們也逐漸意識到了教育有它自身的局限性。
然而,對于絕大多數出身于普通家庭的年輕人來說,勤奮學習就是唯一的出路,我們仍然需要依靠教育來爭取到一個向上流動的機會;
但對于中上階層的子弟而言,因為家庭有足夠的原始社會資本積累,自然就能夠給他們提供更多的出路和退路。
因此,大家受教育的目標是分化的。優勢家庭的學生傾向于通過教育維持或提升社會地位,而非優勢家庭的學生則更多地是在尋求生存和發展機會。
除此之外, 家庭背景的差異在無形中構筑了兩個群體間「上岸」目標和實現難度存在著巨大的鴻溝。
中上階層的孩子,得益于更為充裕的社會資源,「上岸」往往更具有策略性和預見性,比如大學本科就選擇了法學專業,早早地開始為走選調生路線進行布局,利用家庭資源的優勢,確保畢業 即能「上岸」。
相比之下, 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輕人,受限于有限的信息渠道與資源支持,「上岸」更關乎是生存,是在充滿風險和不穩定性的環境下,尋求穩定與庇護的「安全港」,考公這個決策往往是即時性的,充滿探索意味的。
專業的差距、經濟的支持,不可避免地拉開了不同社會階層的年輕人在「考公」征途上的競爭起跑線,所面臨的競爭難度和經濟壓力不可同日而語。
|03「上岸」不會是終點
最近這一兩年,我時常能在社交平臺上刷到二戰、三戰的「考公人」的心路歷程,為「上岸」孤注一擲,早七晚十的軍事化作息,隔斷一切的娛樂和社交活動。?
在「上岸」之 前,他們似乎一直都浸在海里不斷地掙扎,然后一次又一次地被海浪拍得疲憊不堪,但依然拼命地想要抓住那根可以「上岸」的稻草。
對此,直接給出一個「值」或者「不值」的結論,因為多少都會顯得過于武斷。
“有時候覺得考公考編是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刻舟求劍,雖然不一定有用,但是相對于喜怒無常的浪,沒有目的地的船,此刻,它是我們心中唯一確定的指引。”
后來,我跟那些早早就「上岸」了的老同學們聊了聊,才發現基層工作并不是想象中的辦公室喝茶看報,而是雨天出外勤、冬天去鏟雪,是整理不完的數據表格,是寫不完的材料匯報……??????????
一樣要睡眼惺忪地按時到崗,對著電腦屏幕一遍一遍地檢查:公文主標題是否精準采用了二號宋體并加粗,正文是否嚴格遵照三號仿宋字體的標準,每一頁文字是否嚴謹排布了19行,每行字符是否精確控制在了25個,乃至行間距是否毫厘不差地設定為28磅……?
和私企一樣,他們在夜幕低垂時疲憊地走出政府大樓,睡前回想起自己忙碌又疲憊的一天,和昨天、前天、明天、后天都一樣,然后心生空虛和茫然。
苦等「上岸」的年輕人或許還不知道,其實我們并不在海里,人生也沒有所謂的岸,人生有的只是一個又一個的圍城。
倘若你認定了人生就是有「岸」,那么人生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岸」,上了一個「岸」,還會有另一個「岸」在等著你。
一旦你真心篤定了這條路,那就付諸努力去實現,因為只有嘗試過、經歷過才能不悔。但千萬不要抱怨或者是欺騙式的自我感動,要有堅持的定力,也要有再出發的勇氣。
即便真的「上岸」了,也不會就此迎來人生的坦途,就像高考前所有人對你說的那句「考上好大學你就解放了」一樣,后面還是會有無數的難關等著我們去闖。????????
人生不是趕路,不必盡快抵達目的地;人生也不在海里,人生是體驗當下。
? ?
商務合作、稿件邀約、媒體專訪等事宜可直接掃碼添加「知趣同學」的微信,一起「交個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