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運-20、直-20陸續亮相后,中國空軍的“20家族”似乎只剩下一個轟-20的廬山真面目遲遲不見,在美軍B-21不斷有新進展的情況下,轟-20也時不時被提起。不過這幾年來隨著隱身無人機技術的長足發展,對轟-20是否最終能夠問世的疑問也逐漸現實起來。
日前央視七套播出的一段節目中,出現了一架外形酷似B-2A“幽靈”隱身戰略轟炸機的無人運輸機,同樣采用隱身性明顯的飛翼結構氣動布局,不由得引發猜測:這會不會和轟-20沾親帶故?
從央視報道來看,這是一次組織外軍學員參觀中國國產無人機成就的活動,除了這架被證實名為FL-2(飛龍-2)的無人運輸機外,還有中小型四軸垂直起降無人機等產品。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現場列出來的都是實機而非模型,那么FL-2就肯定也是真家伙,證明大約四年半前以模型形式亮相后,制造商中天引控科技公司也沒閑著,僅用幾年時間,就造出了這架很具有成為轟炸機潛質的無人運輸機。
2019年9月,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軍民裝備技術成果展,那是FL-2的首次亮相,定位是大范圍多任務高速無人運載平臺。
按照展板上的介紹,FL-2最大起飛重量22噸,運輸載荷6噸,采用雙發設計,最大時速900千米/小時,大約是0.73馬赫,實用升限1.5萬米,最大航程7000公里。當時與FL-2一同亮相的還有FL-71超音速運載平臺、XY-280隱身無人機和“騰云工程”空天飛機的模型等等,外形一個賽一個酷炫,飛翼布局的FL-2倒顯得不那么突出。
FL-2于2021年下線了首架原型機,但試飛、改進等消息就沒有了。考慮到中天引控是一家從事高科技軍民兩用產品開發的上市公司,無論在商業還是其他方面,都確實有保密的需求,所以FL-2以及其他隱身飛行器始終保持神秘,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這幾年中應該是經歷了設計修改,模型和剛剛曝光出來的實機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2018年展出的模型,還是一種翼身融合飛翼布局與常規布局結合的氣動外形,機身前部是比較圓滑的流線型機體,兩個S型進氣道布置在機頭上方,猜測應該是打算用機鼻來遮擋可能直射進氣道的雷達波。
與美軍B-2A的最大不同在機身后部,FL-2早期設計了一對傾斜角度很大的后掠型垂尾,倒是與波音和洛馬探索的那些隱身運輸機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外,機翼部分的后掠翼是4片襟翼,機身后部也各有2片舵面,猜測應該是為了彌補飛翼氣動帶來的機動性下降。
央視七套的節目畫面顯示,面世的FL-2實機的V型垂直尾翼不見蹤影,大概率被取消。同時,翼身融合更加明顯,不像模型還有比較明顯的界線,但因為角度問題看不到襟翼和機身后部舵面的情況,只能從不算很粗壯的起落架判斷,這架驗證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和最大載荷可能尚未達到紙面數據,全機尺寸大小接近X-47B。
飛翼布局的優點是氣動效率更高,而且設計上就具備一定的隱身性能,缺點是飛行控制很難掌控。比如有駕駛過F-117A“夜鷹”的美國飛行員回憶,“夜鷹”對速度和高度要求苛刻程度不亞于有名的大翼展飛機U-2。
現在亮相的真家伙沒有垂尾,說明中天引控應該解決了飛控的問題,也有可能是通過換裝功率更大的渦扇發動機,或者二者兼有之,才有底氣取消垂尾,將全部設計用在強化隱身性能上。
接下來還有一個關鍵問題,如果只是一架普通的運輸無人機,為什么要如此不惜代價加強隱身能力?平時運一些貨物當然不是問題,采用飛翼布局可以說是為了增加貨艙容積率,提高運輸效率,可要是不運輸普通的貨物,帶上巡航導彈、精確制導炸彈乃至戰術核彈呢?把一大部分精力用在隱身上就能說得通了。
以目前主流的航空技術發展脈絡來看,隱身能力確實還是剛需,美國空軍的B-2A如今下降到只有19架,依然足以讓全世界都忌憚,反過來也證明了隱身轟炸機具備絕對的戰略意義。那么理論上來說正在建設戰略空軍的中國,也需要至少一款這樣的轟炸機。
除了發展像B-2A這樣的全隱身戰略轟炸機,中國還有比美國有更寬泛的選擇,其中一個重要方向就是無人機。理論上在明確作戰半徑和載荷等硬指標下,隱身無人機能夠以更小的起飛重量和尺寸實現,而且沒了飛行員這一大要素,無人機的使用也會有更大的靈活性。
例如像FL-2這樣的無人機,雖然最大起飛重量只有22噸,但是載荷卻達到了6噸,航程有足足7000公里。如果把起飛重量進一步放寬,一種50噸級的隱身飛機無人機,理論上可以擁有14噸以上的載荷,并且航程也能輕松達到12000公里以上。
這些指標已經超過了B-21,而且起飛重量也會更小。所以說如果真要發展戰略轟炸機,它也未必非要是一種有人飛機,如果覺得核打擊平臺采用全無人機隊太激進,也可以是有人和無人平臺同時發展,滿足核常兼備的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