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張水明)“你們天天來做低茬收割和秸稈露天禁燒宣傳、檢查,我和農機手一定承擔起相關責任。我們的生活環境會越來越好!”漢川市分水鎮友好村3組種植大戶劉中齊說。
5月23日,在漢川市分水鎮友好村種植基地,村支書劉才元正對農戶進行秸稈露天禁燒宣傳。專班人員還對機械收割后的麥茬進行測量,確保留茬高度控制在18厘米以下。
友好村油菜和小麥種植面積達1900畝,眼下正是豐收季節。為防患于未“燃”,該村“兩委”干部和“共同締造”志愿者等13人組成小分隊,深入田間地頭進行巡查,發放關于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的告知書300余份,與收割機組簽訂低茬收割、粉碎還田承諾書16份。自籌機動車1輛,進行低茬收割巡回宣傳。
為讓藍天白云成為“幸福底色”,分水鎮以“轄區零火點、秸稈零燃燒、空氣零污染”為目標,“四舉措”推進秸稈禁燒工作。完善網格化管理,對25個村(社區、生產大隊)重點人群、關鍵地塊進行逐一摸排,建立重點問題隱患臺賬,對18個重點村每天至少巡查兩次;強化宣傳引導,鎮組織流動宣傳車2輛,各單位自籌車共20余輛,每日巡邏;加大工作力度,組織50多名農機機手簽訂《農機機收作業服務承諾書》,對“留茬”情況進行通報,對高茬秸稈
及時粉碎還田,對“火點”情況落實現場處理、責任追究等“四到位”;每天用無人機進行巡查,編織秸稈禁燒“天網”,通過無人機實時回傳的畫面,一旦發現火點能迅速確定位置,及時處理火情。
據了解,目前,該鎮已發放《分水鎮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的告知書》等資料16100余份,5月上旬以來全鎮及時制止了2起火點,有效排除安全隱患9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