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久別重逢的故事與你相約
01
從我懂事起,我就知道自己是領養的,因為這個家很需要一個女孩,最好還聰明伶俐。
我正好這兩樣都占全。
并不是這個家有多開明,完全摒棄了重男輕女的陳舊觀念;也并不是這個家家纏萬貫,需要一個家族繼承人。
而是恰恰相反。這個家普通暗淡,我的哥哥從小被確認智商低于同齡兒童,說話行為都有點怪異。
在他滿十五歲時,全家一致決定抱養一個孩子,而且一定要是女孩,負擔輕,又貼心,將來好依靠。
在我六個多月時,我就來到了這個家,有了自己的養父母。
02
爸爸是泥水匠,常年在工地,逢年過節才回來。平時的許多日子都是我和媽媽在家相依相伴。
我生性安靜,聽話懂事。
我八歲就學會用火柴點火,每天在土灶上燒水或是煮飯。
此后我陸續學會了許多家務活,洗衣做飯那都是小菜一碟,割草撒種喂豬我都做得有模有樣。
十二歲時,媽媽養了六十多只母雞,我每天都會換好布鞋,挎著小籃子,到雞窩里撿雞蛋。
媽媽每天都辛苦勞動,我能幫就幫,我真的從沒有在她面前耍過性子,更沒有無理取鬧過,我的一個表姐說過天鳳真是來報恩的。
就在那一年,我家蓋起了三層樓的小別墅,寬敞明亮,我有了自己獨立的房間,媽媽為我掛上了淡紫色的窗簾,爸爸為我買了一個木質書架,我常在書桌旁看書,月光陪我到很晚。
那時的歲月溫柔得就像這寧靜的夜色,親和明朗。
03
后來我憑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初中的特快班,雖然還是在鄉鎮初中,但我最后沖刺到了縣城最好的高中。
我儼然成了家族的希望和驕傲。
媽媽黝黑的眉眼發出了亮光,一輩子勞苦的緊繃總算有了短暫的愉悅。
但還有一件事一直困擾著我媽媽,那自然是我哥。
我哥哥常在外瞎晃悠,據說十歲多時還闖過墳場,帶了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回來,膽小的人被嚇得不輕,但哥哥說那些都是金子,還把它放在鏡子旁。
那次被我爺爺狠狠教訓了一頓,哥哥被嚇得再也不敢亂跑,但經常去別家地里采瓜拔苗,近旁鄰居都知道了,罵過打過他,不過都無濟于事。
于是村里一些人看到他就給他一些小零食,或是一些應季水果,并叮囑他不到田里搗亂,那才乖,大家都會寶貝你的。
這招顯然管用,哥哥明顯手穩了許多,也不再有鄰居來數落斥責了,家里太平清靜了許多。
04
可媽媽還是對哥哥的未來充滿了擔憂,那時哥哥都二十六歲了,正常的農村小伙都到了娶妻生子的時候了,可我哥哥這樣,哪有姑娘愿意嫁給他呢?
當時還在流行一種明星海報,我用五塊錢買過兩張,貼在了我房間衣柜的移門上。
可是過了三天,其中一張女明星的海報被撕下來了,雖然有些生氣,但屋里其他東西沒被翻亂,更沒有弄丟什么,我就不追究這張海報到底去哪了。
可是后一天下午,我在樓上寫作業時,聽到樓下一陣很詭異的笑聲,像有點發狂的淫笑,我心里莫名緊繃:該不會又發生什么事了吧?
我匆匆下樓,只見哥哥手捧那張海報,時而望望,時而親親,嘴里一邊喃喃發語:好看,好看……
臉上的表情笑得都有點扭曲了,我趕忙跑去找媽媽。不多一會,家里就圍滿了左鄰右舍。
他們想要從哥哥手里搶走那張海報,可哥哥那時力氣很大了,把圍上了的人都推倒了,有幾個還被打了幾個拳頭。
大家想著這樣硬來可不行,就等哥哥累了餓了,才消停了。
那次我爸爸都被連夜叫回家,大家都意識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第二天,爸爸決定帶哥哥去工地,可媽媽擔心哥哥什么都不會,平時讓他幫忙干些簡單的農活,還會搞錯,怎么能去工地干活呢?
“他啊就光有力氣,根本沒腦子的。”媽媽叫苦連天,滿臉愁容。
“只要有力氣就行了,我和帶班師傅說一下,就讓他干力氣活。”
爸爸就這么把哥哥帶到工地上去了,當時沒有想著哥哥能掙多少錢,就想著家里能少些麻煩就好。
05
一開始,媽媽還整天擔憂著哥哥不知什么時候會被送回來,到時又會出什么事,又擔憂著哥哥在工地會不會和別人融洽相處呢?
可是一個星期過去了,半個月過去了,哥哥沒有被送回來。媽媽終于打了個電話給爸爸,爸爸說得很清楚:哥哥已經學會了拎泥瓦的活,還會去推小車、篩沙子、搬材料,只要和他說明不能弄壞就可以了。
媽媽自然是很欣慰的,哥哥能用力氣換來一口糧了,那真的就是恩賜了。
后來哥哥連續跟爸爸在工地干活四年,不僅還清了一些外債,還把家里的房子重新裝修,那時我已經在縣城上高中了。
可旁邊也有一些風涼話出來:那么好的房子有什么用,一個兒子這樣,難不成還要娶媳婦嗎?
我媽對生活幾乎是逆來順受,這些話聽多了就不放在心上了,她不是沒想過要為哥哥娶媳婦,而是她更知道哥哥是什么情況,凡是正常的姑娘都不會愿意的。
06
“正常的姑娘不愿意,那不代表有點不正常的也不愿意啊!”隔了好幾個村來到我家做媒的王嬸說。
我媽向來不會說話,何況這么多年了,說到哥哥,她就自卑難過,所以就任由王嬸在那一個勁吹:姑娘確實不靈光,但也是好人家養的,我看就和你家小輝相配。
當時是在春節,大家都比較空閑,覺著見一面就見一面吧!
那姑娘矮矮小小的,就像個十幾歲的孩子,模樣倒不差。如果她不說話,可以說還有點俊。
當時那家人說得特別好,不要一分彩禮,說體諒我家特別不容易,就為小兩口好好辦一桌酒。
爸媽商量了,想來想去就覺著沒有拒絕的理由,這總算是好事一件,沒人愿意給哥哥說媒,但媒人一來就成了。
07
哥哥結婚時三十二歲,嫂嫂二十五歲,我們這個家有了短暫的圓滿。
哥哥婚后還是和爸爸去工地了,嫂嫂跟著媽媽在家,我去上學了。
我每半個月回來一次,媽媽的眼神中總是閃現著明顯的不安,那一絲絲的憂愁是一次比一次強烈。
媽媽不輕易訴苦,總是把委屈往里咽,可一些鄰居告訴我,嫂嫂什么家務都不做,自己換下來的衣服都不洗,而且稍有不滿就破口大罵。
嫂嫂的行為處事很像小孩,有次哥哥給她買了一件新衣,她看到人就說我老公給我買了件衣服,最漂亮了,她邊說邊拍著自己的胸脯,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新衣。
我也見過她大聲嚷嚷著爆粗口,可我覺得這僅僅是她無知的表現,沒什么大不了的。
更何況,我問媽媽和嫂嫂相處得怎么樣,媽媽總說只要日子過得下去就行,還讓我別操其他心,最要緊的還是把書讀好。
看著媽媽哀傷的神情,我不忍多問,就希望在她悲苦的人生中能迎來更多的善意和溫暖。
08
可是,生活的陰暗就像天上的烏云只是暫時不見,但從未消逝走遠。
高二下學期,有一次我放假回家,晚上上床睡覺時,打開被子,里面全是一灘灘紅色的痕跡,看樣子是來例假,全漏在上面了,惡心至極。
我推開門大喊著讓我媽來看,媽媽臉色頓時烏青慘白,“那幾天她怎么睡到你床上了呢……別急,媽媽就幫你換。”
我拉開媽媽,抱起一床被子,往嫂嫂的房間沖去,“你給我洗干凈,你為什么來睡我的床,還留下這些臟東西?”
“我就不洗,讓那個xx去洗。”她當著我媽的面,罵出了最難聽的話,眼藏歹意,面露兇相。
她一直用方言罵著我媽,還夾雜著罵我兩句,那是我第一次見嫂嫂那樣罵,不僅無知,還無禮無良,臟話連篇,聲音惡毒。
嫂嫂在家一直對我媽大呼小叫,而且罵出的話真的難聽到極致。我都不好意思寫出來。
嫂嫂來例假,從來不會洗,也不懂那是怎么回事,褲子、被子、床單,弄得到處都是……
每次都是我媽幫她洗,每次我媽都會教她……可結果永遠都是一團糟。
之后我媽讓我把房間鎖上,帶走鑰匙,可我帶不走媽媽所忍受的折磨和煎熬。
09
其實我媽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反抗過,那次我聽說媽媽準備晚飯比平時晚了一點,而且只燒了一道菜。
嫂嫂就罵罵咧咧,還把那難聽的“xx”罵得非常大聲,無腦地發泄著無名的怒火。
“現在農忙,你也得學著自己做做飯菜……”
“我哪有錢買菜。”我媽還沒有說完,嫂嫂馬上搶過話頭接著說。
“你每個月都有低保收入,想要吃什么,可以自己上街買一點。”我媽并沒有任何私心,也不會把嫂嫂的錢占為己有。
可是嫂嫂聽了,卻是怒火中燒,“老x,那些錢是給我媽的,你想都別想,我嫁到這里了,就該吃你們的用你們的,老x……”
白天的農活已經讓我媽很累了,她本不想追究,只想著熬熬就過去了,但嫂嫂最后的話讓她琢磨著去討要一個說法。
于是那天她請來了親家母,把嫂嫂的所作所為和剛才的話都講給了他們聽。
親家阿姨一開始還在陪笑著說嫂嫂就是腦子壞了,她說的話讓媽媽別放在心上。
可當媽媽提出把嫂嫂的低保收入歸嫂嫂自己管理時,親家阿姨就說她怎么會管理呢,搞不好被她弄丟……這錢可不能給她,還有親家母,孩子竟然已經到你家吃飯了,你就多擔待點,她腦子不好啊,如果你太忙了,我可以接她回家住幾天,之后再送過來。
嫂嫂就被接走了一個星期,就被娘家人送過來了,之后她也很少回娘家,幾乎是不回。
我覺得他們是想把這個燙手山芋扔出去就好了,但我們是沒辦法擺脫了。
10
后來我和嫂嫂有過好幾次矛盾,但都被我媽勸住了,她說已經認命了,也改變不了現實,只要嫂嫂能不天天折磨人,她就謝天謝地了。
眼見每次吵架過后,嫂嫂的囂張和謾罵都要上升一個峰值,我媽的委屈和痛苦又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我就不再和嫂嫂正面沖突了。
我采取了“懷柔”的方式,每次從學校回來,我都會帶上一些零食給嫂嫂,在家時還給嫂嫂做飯菜,對她的態度也緩和了許多。
嫂嫂會消停一陣,對我的敵意也明顯減少了。可是我一想到,嫂嫂除了吃睡啥都不會,生活都沒辦法自理,而且脾氣又不好……我媽就是在帶一個傻大孩,哎!
我真替我媽感到難過,那么善良的一個人卻受到命運如此的不公,渺如塵埃的人對現實失去了還手的能力。
正當我煩惱著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時,又傳來了一個噩耗:爸爸的身體已經瀕臨垂危了,醫生說是晚期了,讓他愛吃的盡管吃,最后享幾天清福……
這無疑是晴天霹靂,雪上加霜……
我媽幾乎變得麻木呆滯,而我一直無法接受這個現實,終于在葬禮結束后,我們才不得不接受父親已經永遠離開的事實。
父親從確診到離去才只有二十四天時間,之前一直說很疼,就隨意吃點止疼藥在工地上硬撐著,疼得走不了路了,才去醫院……
父親走后,媽媽徹底蒼老了,頭發花白了一大片,眼睛紅腫,臉上仿佛就剩下了一張白紙包裹著骨頭,原本挺拔有力的身軀一下子萎縮了。
周圍的人都同情我們家,但有一個人非但不同情,還處處為難我媽,就是我奶奶。
我的奶奶因為傷心過度從此就臥床不起了,大人們商量著以后每家輪流照顧奶奶,叔叔伯伯都想到我們家就我媽一人在撐著這個家了,就不讓我媽照顧了。
可是被癱臥在床的奶奶知道了,她就不答應了,嘴里常常罵罵咧咧:說我媽難道不能代替我爸盡孝嗎,我爸不在了,我媽不是還在嗎,怎么就不能照顧呢?
那時我已經在上大學了,每當媽媽向我傾吐這些煩惱時,我總是讓她當作沒聽見算了,我們家煩事夠多了,哪有精力管別人說什么呀。
我還不止一次說過,等我畢業后,就帶她出來謀生,遠離那些人就會好起來。
媽媽那時眼里總是有光亮了,不過隨即就暗淡下來,“離開了你哥嫂怎么辦,你爸走了,你哥也就沒處干活了,就靠我一個人……”
11
對無可奈何的現實,媽媽也只有無能為力地苦苦支撐。生活的壓迫感好像黑云壓頂一樣,沉重得讓人窒息。
大二下學期時,媽媽在電話里告訴我她開始照顧奶奶了,因為如果她不照顧,奶奶就要絕食了。我媽說反正每次就照顧一個月,再輪到就是差不多半年后了,熬熬就過去了。
其實我沒有親眼所見奶奶是怎么對待我媽的,但從鄰居口中得知只要是我媽照顧,奶奶就吵鬧不休,嫌這嫌那。我媽安頓好她,去干活了,她就哭鬧不止,還經常故意打翻飯菜,讓我媽收拾一番。
尤其到了晚上,奶奶更是折騰,說哪哪都疼,一會要喝水,一會要上廁所,一會說睡不著要陪著看電視,就不許我媽走。
如果只有一夜這樣,那還能忍受。但如果長時間這樣,精神和體力都備受煎熬。這些我媽都咬牙忍受著,每次我媽在電話里也很少向我抱怨或訴苦,還一直鼓勵我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要過好日子。
但就是這樣堅強隱忍的媽媽,沒想到最后用好多安眠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等我從實習單位趕回來時,媽媽已經咽氣入殮,冰冷蒼白,雙眼緊閉,蒼老的臉上仿佛還留著哀怨與痛苦。
媽媽的娘家人幫著我辦完了喪事,他們怎么說我就怎么做,完全按照風俗禮儀,這是我給媽媽最后的體面。
12
其實我并不想知道媽媽自.殺的原因,但總會有一些話傳到我耳中:嫂嫂一直對媽媽辱罵不止,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里什么活都不干……哥哥腦子不好使,跟著出去打雜,被人耍還闖禍……奶奶也是變著法折磨我媽,晚上吵得我媽都不能睡覺,還一直怪我媽害死了我爸……
我媽肯定有一剎那感到了絕望,肯定有一剎那撐不下去了,肯定有一剎那特別想念曾經相濡與沫的爸爸……
喪事辦完后,舅舅舅媽把多到的錢給了我,我當著家人的面都給了哥嫂,我很想狠狠地罵他們,但沒有,因為我也沒有對父母盡孝過。
看著滿臉橫肉的嫂嫂,憨頭憨腦的哥哥,我知道我和這個家緣盡了。
此后我除了去祭拜父母,就沒有回到過那個家,哥嫂過得怎么樣真不知道,想來也好不到哪去。
實習結束后,我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了兩年,職場讓人累,身在風中飄。
2014年初,我決定自己做房產中介,當時我就住在店里,晚上睡在一張能折疊的椅子里,平時換洗的衣服放在了兩個大皮箱里。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兩年多,生意終于有了點起色,我才租了一個像樣的單間。
我別無他求,平安活著就是最大的恩賜,生活的溫暖和幸福靠我自己給自己。
2017年,我遇到了現在的丈夫,比我大三歲,是一家工廠的技術員,我們算是各自經歷了許多困難,才相遇彼此。
公婆都是打工的,能帶著老公在二線城市安家很了不起了,我們相處得很好。后來一雙兒女相繼出生,我的生命開始完整了,不再飄零,不再破碎。
此處省略千萬語言,總之我心安定,公婆一直都在外打工,家里常住的是我們一家四口,我還是在做房產中介,兼顧家庭。老公收入尚可,非常顧家,常常分擔家務。
不求大富大貴,但愿歲月安康。
感恩您讀完我的故事,我的心愿,也是給你的祝福!
讀一個故事,品一段人生。本故事來源于現實,文中名字均為化名。作者如沐芳華,文字耕耘者,致力于用故事探索人生意義,書寫溫暖,相信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