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關注過自己的血脂異常嗎?
2023版最新血脂管理指南
相較于7年前
有了哪些變化?
專家為您解讀重點信息
科學管理,防患未然
名稱變化
名稱的改變,說明全生命周期的血脂問題都要進行管理。
檢查頻次增加
針對40歲以下的人群,增加篩查頻次,有助于早期發現血脂問題,前移冠心病的防治節點,盡早開始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隨著年齡增長,血脂異常的風險會逐漸增加,因此需要更頻繁地進行血脂檢測。
小貼士: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越低越好,維持時間越長越好。
新增兒童血脂檢查
哪些兒童更應重視血脂檢查?
1
父母的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非常高,需警惕孩子是否有家族性高脂血癥;
2
父母有早發的心肌梗死和腦梗病史;
3
父母有高血壓、糖尿病、所有動脈粥樣硬化疾病危險因素;
4
體形肥胖的兒童。
中危人群的血脂達標
推薦值發生變化
根據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評估,結合自己目前的血脂水平,來定位風險等級。
高危風險人群:
以下任意一項直接算高危風險人群:
1
符合A;
2
同時具有C和E;
3
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水平超過4.9mmol/L。
中危風險人群:
有其他兩項以上的危險因素,沒有A、C,同時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水平沒有超過4.9mmol/L。
首次提出
“超高危”概念
根據10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評估,發生兩次A或發生一次A,并伴有BCDEFGH中的兩項,屬于超高危風險人群。
如果發生了一次A,并伴有BCDEFGH中的一項,屬于極高危風險人群。
聯合治療是趨勢
當生活方式干預不能達到降脂目標時,應考慮使用降脂藥物。他汀類藥物是降膽固醇治療的基礎,對于他汀類藥物耐受性差的患者或者單用他汀無法達標的患者,應盡早采用以他汀為主,聯合應用其他降脂藥的治療方式,延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事件的發生。
專家提示:
高脂血癥患者需終生服用降脂藥。
來源?
來源:CCTV 健康之路
審校:宣傳處 孔競 賀鵬
主編:孔競 監制:黃貴平
編輯制作:宣傳處 李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