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越老山戰役已持續2年,一位戰地記者定格下殘酷戰爭中,充滿溫情的一幕,戰地護士張茹俯身注視著受重傷的戰士趙維軍,讓他貼近自己的臉頰,輕輕一吻落在戰士額頭,看到照片的人認為照片中的人,或許是一對戀人,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他們之間無關男女情愛,是面對戰友即將離去的不舍和痛心,好在一位戰地記者看到這感人一幕,隨后這名記者用自己的方式,定格下永恒的一幕,記者給這張照片命名為《死吻》,看到照片的人,都為照片背后的故事而動容。
圖片來自網絡
趙維軍犧牲29年后,張茹終于在烈士陵園,見到了早已陰陽相隔的趙維軍,她伏在趙維軍墓碑前,想起29年前的生離死別,她再也忍不住悲傷的情緒,隨即便紅了眼眶。
這張照片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張茹和趙維軍之間到底發生過什么?他們之間又是什么關系?
張茹
一、越南持續挑釁,戰爭一觸即發
上世紀70年代越南結束統一戰爭,便把目光投向周邊國家,他們將中國視為“敵人”,不僅持續騷擾我國邊境,還侵占了多處島嶼,我國政府無法忍受越南的囂張行徑,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戰士們在1個月時間內予以敵人痛擊,戰役以我方勝利而告終,結束戰斗任務以后,軍隊陸續撤出前線戰場。
越南趁著我軍撤離之際,占領了原本屬于我國的老山地區,部署了相當數量的軍隊,駐扎在此,還修筑堅固的鋼筋混凝土防御設施,似乎要把這里圍成一個嚴密的鐵桶,老山本就易守難攻,被越南占領之后,收復難度可想而知。
圖片來自網絡
戰士們想攻下老山并不容易,可是此處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向北望去就能清楚觀察到我國境內,東邊是云南文山州通往越南的交通線,這里易守難攻、形勢十分嚴峻,戰士們都很清楚收復老山是必要且必須的。
越南并沒有因為戰敗而罷休,他們占領有利地勢卷土重來,此后5年時間,越方仍然向我國發起挑釁,邊境地區的村莊和學校等地,都受到了越南的武力打擊,我國235名軍民傷亡,邊境民眾的生活已經受到嚴重威脅,為了躲避侵擾,很多人都被迫離開故土。
圖片來自網絡
越南不斷挑釁邊境地區,民眾早已怨聲載道,駐扎在文山州的是昆明軍區十四軍的戰士,戰士們為了國家尊嚴只有奮起反擊,越南被我國軍隊打擊之后,他們惱羞成怒,將老山地區的防御控制的更加嚴密,挑釁行為越發頻繁。
1984年越南的野心昭然若揭,我軍秘密部署作戰計劃,就是要在越南猝不及防之下,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對于越南的挑釁行為,邊境的戰士們早就想出這口氣了,大家得知作戰任務之后都摩拳擦掌。
面對即將到來的戰爭,戰士們除了興奮也有緊張,畢竟槍炮無眼,戰場上是真刀真槍的廝殺,可是即便生死未卜,他們為了祖國的尊嚴和人民的穩定生活,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圖片來自網絡
為了不引起越南的注意,戰士們嚴密執行戰前任務,盡可能晝伏夜出,即便一定要在白天執行任務,他們也會十分小心的隱藏蹤跡,戰士們有時候會乘坐卡車出行,他們把卡車四周完全封起來,在外人看來也只是運送物資的普通車輛。
我軍做好戰前準備,1984年4月昆明軍區的戰士們,在火力掩護下打響了老山戰役,他們作戰勇猛,18個炮兵營和400多門火炮,集中火力朝越軍陣地發射,越方的指揮所和倉庫都遭受重創,我軍乘勝追擊,越軍900多人在前期作戰中傷亡,除此之外我軍部隊還打擊了對方400多個目標和18門火炮,重挫了越軍的士氣。
圖片來自網絡
老山地區海拔高、密林叢生,十分不利于作戰,當時越軍為阻撓我軍前進,在山上各處都埋下地雷,大大增加了作戰難度,面對嚴峻形勢,我軍做出精準戰略部署,從4月開始對越南實行炮擊,經過一個多月的精準打擊,老山和者陰山等地終于被收復,我軍不到百人傷亡殲敵1000余人,越軍遭到我軍重挫仍然不死心。
此后五年時間越軍在老山地區持續進行騷擾,干擾我國邊境軍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我軍和越軍爆發過多次戰斗,越軍在山上埋下數不勝數的地雷,稍有不慎就會失去生命,戰士們很多都是因為踩到地雷而犧牲,大家在偵查過程中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敢有半分疏忽,一旦踩到地雷后果不堪設想,1985年—1987年的戰斗中,我軍就犧牲了將近600名戰士。
圖片來自網絡
1984年7月之后,越軍先后有八個團前來支援,試圖重新攻占老山,此時我軍也從不同地區抽調部隊支援前線,趙維軍是蘭州軍區的一名戰士,接到上前線的任務之后,他和戰友一起從蘭州趕往老山增援。
趙維軍當時只有19歲,老山戰役中,很多都是和他歲數相仿的年輕人,祖國一聲號令他們義無反顧奔向戰場,面對戰爭他們沒有退縮,趙維軍表現的異常勇敢,在沖鋒陷陣中實現了作為軍人的職責,也契合了他入伍的初衷。
圖片來自網絡
二、俯身一吻,盡顯戰友之情
1966年8月,趙維軍出生在甘肅一個農民家庭,全家人以種地為生,他的家庭貧寒,因此趙維軍沒讀幾年書就輟學在家,開始幫家里做農活。
爺爺作為戰爭的親歷者,趙維軍最喜歡聽爺爺講那個年代發生過的事情,他聽過很多軍人保家衛國的故事,因此在他的心中萌生出一個軍人夢,他期待有朝一日自己也有機會走進軍營,為祖國做貢獻。
圖片來自網絡
1985年1月,趙維軍應征入伍,第二年還未滿19歲的趙維軍,就來到文山州進行戰前集訓,隨后他和戰友們奔赴前線,以前只聽長輩講述過戰爭的殘酷,親身經歷之后他才有了真切體會,他心中始終裝著對祖國深沉的愛,希望這場戰爭能盡快結束,人民重新回到安定的生活,為此趙維軍和戰友們在戰場上表現出一個軍人的血性本色。
他們不僅要和敵人展開搏斗,還要面臨老山地區惡劣的環境,山上潮濕陰暗、茂林密布,這樣的環境中,到處都是蛇鼠出沒,一不留神還會被毒蛇咬傷,戰地醫療條件有效,所以大家都格外小心,除了環境的影響,他們的食物和飲水也不能得到保障,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仍然充滿斗志的沖鋒陷陣。
圖片來自網絡
趙維軍的任務是在老山毛松嶺執行防守,因為表現出色,他在毛松嶺爭奪戰之前就已經被提拔為副班長,看著戰友們一個個倒下,趙維軍他們早已忘記了什么是害怕,大家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沖鋒陷陣、盡可能多的消滅敵人。
1986年7月的一天,趙維軍和幾名戰士偵查敵軍指揮所的位置,沒多久就確定了他們的方位,在返回的途中他們必須要穿越敵軍的雷區,趙維軍擔心戰友們的安危,自己首當其沖走在最前面,還下達命令如果他出事,其他人就從他的身體上踏過去,一定要把偵查情報及時送回。
圖片來自網絡
大家都小心翼翼的躲避地雷,趙維軍為了掩護戰友還是不幸被炸傷,劇痛讓趙維軍陷入昏迷,戰友們立即背著他前往戰地醫院,與其說是戰地醫院,其實就是幾個帳篷組成的臨時救治點,不僅藥品短缺,就連醫護也沒有幾位,手術床都是用餐桌搭起來的。
趙維軍此時已陷入昏迷,他的雙腿被地雷炸的血肉模糊,必須馬上實施手術,張茹就是參與救治的護士之一,醫生為趙維軍做了檢查,由于他的雙腿傷勢過重,要進行截肢手術,好在經過醫護人員的全力搶救,趙維軍才算保住了生命,可是隨之而來的卻是另一個難題。
圖片來自網絡
手術之后趙維軍逐漸清醒過來,只覺得全身都劇痛無比,他感知到雙腿沒保住,即便如此他仍然表現的十分堅強,還感謝醫護人員將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照顧趙維軍的張茹,擔心他情緒低落總是和他聊天。
張茹得知趙維軍還不到20歲,而自己比他年長3歲,此后趙維軍總是很有禮貌的叫張茹姐姐,他的情況慢慢好轉,大家都認為康復只是時間問題,誰也沒想到趙維軍的傷勢會惡化。
圖片來自網絡
手術雖然順利完成,可是戰地醫院醫療條件有限,趙維軍在術后出現傷口感染,導致高燒不退,本來他已經清醒過來,又再次陷入昏迷,上級聽聞趙維軍的情況危急,隨后派出直升機,想把他送到條件更好的醫院進行救治,可是那段時間天氣條件惡劣,雨勢有增無減,飛機若是強行降落,很有可能機毀人亡,直升機只能暫停救治任務。
張茹看著眼前這位年輕的戰士,并沒有因為得不到救治,表現出沮喪和恐懼,他堅定的眼神反而讓張茹內心五味雜陳,同時也被他強大的意志力折服,趙維軍因為高燒時而清醒時而昏迷,他清醒的時候,張茹去就和他聊天,趙維軍此時才得知他受傷以來,一直都是張茹細心照顧。
圖片來自網絡
張茹告訴趙維軍他的爺爺是一位紅軍戰士,父母都從事科研工作,她從小就受到紅色思想的熏陶,有濃厚的家國情懷,1983年入伍以后便成為了一名戰地護士,得知老山前線需要護士,她毫不猶豫地就報了名,戰爭充滿太多危險和未知,可是張茹覺得為了國家尊嚴,她一定來前線。
張茹救治傷員的時候時常會有無力感,她見了太多生離死別,雖然從情感上無法接受,可是戰爭就是這樣殘酷,為了最后的勝利一定會有人犧牲,面對犧牲,軍人總是義無反顧,戰士們的英勇深深感染了張茹,她全心為戰士們治傷,盡量減緩他們的痛苦,趙維軍了解到張茹入伍的初衷,覺得和自己還有幾分相似。
圖片來自網絡
趙維軍的生命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在一點一點流逝,趙維軍詢問醫護人員西北在哪個方向,大家一時間都有些摸不著頭腦,趙維軍說自己想家了,他沒給父母和親人丟臉,這時候大家才恍然大悟,趙維軍是蘭州人,而蘭州就在祖國的西北方,隨后大家合力抬著趙維軍朝向西北。
1986年7月24日,在彌留之際趙維軍對張茹說,他還從來沒有體會過愛情的滋味,他希望臨終前張茹能給他一個擁抱,聽到趙維軍的話,張茹眼含熱淚,不忍再看趙維軍,她沒有猶豫的俯下身去,給了趙維軍一個溫暖的擁抱,隨后還在他額頭落下一吻。
記者拍攝的《死吻》
一位戰地記者目睹了感人的一幕,隨后各個報紙都刊登了一位女衛生員俯身親吻戰士的照片,他將這張照片命名為《死吻》,雖然照片是他后來重新補拍的,可是背后的故事令人動容,照片的主人公趙維軍和張茹不是戀人,但是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他們之間流露出的不舍和悲痛讓大家聞之落淚。
雖然趙維軍離開了,可是張茹永遠也不會忘記曾經有一個高尚的靈魂,為了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做出了犧牲,在前線張茹見了太多這樣壯烈的事跡,對她也是很大的鼓勵,她一直在前線救治傷員,直到1993年戰爭完全結束,她才從前線撤下來,她心里沒有一刻忘記過那些為國捐軀的戰士,張茹始終認為他們一定會“再見”。
張茹
三、昔日戰友“久別重逢”
2015年張茹來到蘭州市榆中縣,她此行的目的就是來興隆山烈士陵園,看望29年“未見”的趙維軍,這些年來張茹無時無刻不想著前來祭奠趙維軍,曾經的戰友如今早已陰陽相隔,張茹看到趙維軍的墓碑,緩緩俯下身去,就像當初在戰場上那樣,“姐姐來看你了”一句話讓在場的人都潸然淚下。
張茹和其他參加過老山戰役的戰友們,一起為趙維軍擺上祭品,傾訴著這些年對他的思念,他和趙維軍說了很多發自肺腑的話,雖然內心有悲痛,可是能和昔日戰友“久別重逢”她心里也有激動和欣慰,祭奠了趙維軍,她馬不停蹄來到烈士家中看望他的家人。
張茹和戰友祭奠趙維軍
張茹和一些戰友取得聯系之后,就到全國各地看望犧牲戰友的家屬,從2011年開始他們的足跡遍布9個省,看望了43位烈士的家人,為他們送上慰問,受到張茹等人的影響,也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關愛烈士家屬的活動中來。
如今趙維軍已經犧牲37年,可是他的精神值得被所有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銘記,是英烈驅散戰爭的硝煙,我們才得以生活在和平的陽光下,向所有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張茹和戰友們看望烈士家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