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升人民法庭解決糾紛、服務群眾的能力水平,岳陽縣人民法院公田法庭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在多元解紛、矛盾化解、普法宣傳上下功夫,推動“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走深走實。
凝聚各方合力 織密聯動調解網
“畢竟夫妻一場,就算緣分盡了,也應該好聚好散……”肖某訴劉某離婚糾紛一案,公田法庭收案后,聯合毛田鎮司法所、毛田鎮芭蕉村村干部及群眾組織對雙方當事人開展調解工作,在眾人的溫情說理下,二人最終經調解確認離婚。
- 向地方黨委匯報工作 -
召開聯席工作會議
為全面提升訴源治理工作,將矛盾切實化解在基層,公田法庭堅持將非訴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定期向地方黨委匯報工作,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時不斷加強與轄區司法所、綜治中心、村委會等基層單位的協調聯動,通過召開工作聯席會、開展專題法治宣講及業務培訓等活動,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化解的聯調聯動工作機制,推動各類矛盾糾紛有效解決。
延伸司法服務 普法宣傳零距離
“法官,都是因為他們公司,我的蜜蜂才會集體死亡……”
“怎么會和我們公司有關?證據嘞?”
廖某與某公司系相鄰關系,廖某認為某公司生產加工作業時產生的噪聲、濁氣、廢石、廢水、揚塵等導致其飼養的蜜蜂集體死亡,給其造成了極大地經濟損失,遂將某公司訴至法院。公田法庭收案后,為直觀了解案情,查明事實,承辦法官將法庭“搬”到了當事人所在村委會。
- 送法進校園 -
送法進街道
一直以來,公田法庭始終堅持能動司法,主動延伸審判職能,定期開展送法進社區、進校園等活動,將法律知識送到群眾的家門口,并就群眾關心的法律問題進行”一對一”精準答疑解惑,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糾紛的發生。挑選一批與轄區群眾息息相關、具有教育意義的典型案例開展巡回審判活動,讓群眾“零距離”感受司法審判全過程,提升群眾辦事依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識。
踐行“如我在訴” 搭建為民連心橋
“法官,我本來生活就不容易,好不容易賺點血汗錢,他還一直拖欠……”
彭某系殘疾人士,其經人介紹在許某處工作后,兩萬余元的工資卻一直被許某借故拖延長達八年之久。考慮到彭某身體情況,公田法庭工作人員收案后驅車前往彭某家了解案情,并數次向許某釋明法律,最終成功促使雙方達成調解協議。
邁出去的是腳步,帶回來的是民心。公田法庭充分發揮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的“地緣優勢”,相繼在毛田鎮司法所、張谷英鎮劉備洞峽谷風景區、公田鎮港口村村民委員會設立訴源治理法官工作室,聯同群英鄉賢就地處理糾紛,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以“如我在訴”的為民情懷切實減輕群眾訴累。秉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辦”的司法理念,用心用力用情辦好人民群眾關切的“民生小案”,持續提升每一起案件辦理的精度、速度與溫度,努力讓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下一步,公田法庭將繼續深化人民法庭建設,深入踐行能動司法理念,切實將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繪就新時代人民法庭“楓”景畫卷。
供稿|張澤世
編輯|黃湘宜
初審|余翔 陳雄文
審核|易斌 鐘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