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蘑菇心理 第3158天 】
村上春樹說過一句話:
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實。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我莫名地覺得很有道理,但又說不出是什么道理。
最近幾年,對這句話的感受越來越深了。
比如,以前和人聊天時,不喜歡寒暄,不喜歡閑聊,喜歡聚焦在一些有價值,有意義的話題討論上。
能不能學到東西,有沒有收獲,是年輕時的自己更看重的東西。
但是現在,對這些深刻的東西越來越沒有熱情了,反而那些聽起來很沒有營養,有一搭沒一搭的話,讓我感覺更舒服一些。
這些依然沒有價值,依然沒有意義,不能讓人成長,但是,能讓自己在這幾分鐘的時間里放松一些。
這或許也是一種意義。
對很多人來說,他們是不會放松的。
在小說《挪威的森林》里,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物:“敢死隊”。
“敢死隊”是別人給他起的外號,他其實是一個很單純,單純到純粹的人。
比如只喜歡研究地圖,人生目標就是進國土地理院。他每天只關心海岸線的變化,新鐵路的竣工這些“重要”的事,對其他一概不理會。他每天生活得很規律,到點就起床,然后做體操,然后去上課。
可以說,“敢死隊”是整部小說里活得最認真的一個人,但也是被大家當玩笑來討論最多的一個人。
原因就在于,他的人生太干巴了。一切都必須是對的,一切都必須是符合某種目標和秩序的。
這樣的人生就像冬天的樹木一樣,沒有了枝枝蔓蔓,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干,固然清晰,有條理,但也缺少了生動和靈性。
表現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這個人有點直,有點僵硬。
總之,無法放松。
無法放松意味著什么呢?
意味著你不敢享受生活。
很多人不敢享受生活,他們與生活是對立的,總是在和生活較勁,覺得自己需要去征服它。征服的最好方式,就是憑自己的頭腦,憑自己的聰明和智慧。
很多人執著于透過事情的表象看本質,研究世界背后的運轉規則,洞察人性,就是想讓自己深刻一點,再深刻一點。
這樣的話,才能駕馭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摁在地上摩擦。
這是一種《甄嬛傳》式的生活模式。
生活就是一部宮斗劇,你得足夠聰明才能一路闖關打怪,然后活到最后。
這樣的人確實很厲害,事業上通常很成功,或者很有成就,但回歸到人本身,這樣的生活快樂嗎?
未必。
《甄嬛傳》里,甄嬛贏了,但贏了的甄嬛不快樂;《步步驚心》里,四阿哥贏了,但贏了的四阿哥也不快樂。
所以,成功和贏是一回事,能不能從這種成功和贏之中感受到快樂則是另一回事。
有一些快樂是通過成功獲得的,這毋庸置疑。
但成功更大的價值,是給人一種安全感。比如我可以決定我的人生,掌握我的命運。
這種感覺很重要,它可以避免讓你一有風吹草動就陷入恐慌。換句話說,一個人聰明一點,成功一點,活得就更有底氣一點。
但快樂是另一種邏輯,它更膚淺一點。
小孩子是最天真,也最無知的,什么都不懂,什么不會,但相對于成熟睿智的大人,顯然小孩子更快樂一點。
小孩子的快樂源泉也很簡單:
有人和自己玩,開心;
看螞蟻吃蟲子,開心;
有糖吃,開心;
有了新玩具,開心;
看動畫片,開心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人在小的時候,不是用頭腦去生活的,而是用感受去生活的。
感受打開了,人最容易體驗到快樂。
我們去游樂場,我們去海邊,我們去旅游,都是為了暫時性的放下讓自己一直緊繃的頭腦,激活因忙碌的生活中被習慣性凍結的感受。
所以,快樂一直是一件很簡單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到很膚淺。
忘掉深刻,用心去體驗生活中那些膚淺的事情即可。
可樂膚淺,奶茶膚淺,爆米花膚淺,但真的讓人快樂。
文 | 吳大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