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考!明日即將迎來這一場盛大的考驗。參與高考,宛如經(jīng)歷一場煉獄的洗禮,它不僅是知識的角逐,更是成長的蛻變,讓人在磨礪中逐漸成熟,讓人在思考中逐漸領(lǐng)悟。
今日,我有幸讀到了一篇題為《閑話“考”》的佳作,這篇文章對考試的剖析可謂入木三分,字字珠璣,讓我對考試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現(xiàn)將此文轉(zhuǎn)載于此,與廣大讀者共同分享這份智慧的饕餮盛宴。
閑話“考”
文/山里娃
中國人擅長于考,一生都在考,中考、高考、考研、考編、考評……一生也都在“卷”,最終的結(jié)果是“烤焦了”,“烤抑郁了”,卷累了、卷不動了,只能悻悻然地躺下來、躺平了,在心有不甘中度過余生。
當前,最殘酷的考莫過于中考。中考是中國孩子的第一個分水嶺。在孩子們還未成年,尚不具備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時候,就不得不面對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選擇——中考,普職分流,上普高?還是上職高?(據(jù)說是專家們挖空心思想出來的與國際接軌的設(shè)計)。
明晃晃的“ 小眼鏡”是當前中小學(xué)的普遍現(xiàn)象
第二個分水嶺是高考。經(jīng)過中考殘酷拼殺出來的50%的孩子,進入了普通高中,三年后又不得不面對人生的第二次重大選擇——高考。1290多萬的考生,千軍萬馬的大考中
能夠通過“獨木橋”順利上岸進入全日制本科院校只有40%。(2023 年全國高考錄取率大約是90%,但其中全日制本科錄取率僅為40%左右,其余相當一部分進入了大專、民辦等各類院校,少部分落榜學(xué)生進入了高考復(fù)讀班,重走“獨木橋”。)
白發(fā)蒼蒼的中學(xué)生在課堂里并不鮮見
我常常在想,我們應(yīng)該把怎樣的接力棒交給我們的孩子, 把怎樣的一個世界交給下一代,把怎樣的人生哲學(xué)和價值追 求教給接班人,畢竟這個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不是靠一代人就 能夠完成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最根本、最持久的復(fù)興 是人的自信、強大和復(fù)興,是一代代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奮 力書寫的少年中國、青春中國。教育是真正的百年大計。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很難相信這些明晃
晃的“小眼鏡”,白發(fā)蒼蒼的中學(xué)生,有足夠的體力、耐力、能力、心力去接好接力棒、當好接班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fù)興貢獻他們這一代人應(yīng)有的力量。
人生并不是一個競技場,人生是一場“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是一場遠比馬拉松更漫長的旅程。在這個 過程中,有風有雨,有陰有晴,有花有樹,我們該做的就是 慢慢走,細細看,靜靜愛,深深體會,淡淡釋懷。我們已經(jīng) 奔跑太久了,把“考”看得太重了,卷得太累了,忘記了生 命本來的模樣。花有花期,樹有樹齡,讓花成花,讓樹成樹,讓孩子成為孩子,讓孩子像個孩子……這是我們應(yīng)該思考的,更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