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農村電動車充電規范化,保障安全共發展
文/楊偉(河南)
在農村地區,隨著電動車的日益普及,私搭亂扯電動車充電的現象屢見不鮮,由此帶來的火災隱患不容忽視。為了確保農村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實現電動車充電的規范化刻不容緩。
必須深刻認識到私拉亂接電線為電動車充電的諸多危害。這不僅會增加火災風險,還可能導致觸電事故,同時也給小區整體用電負荷帶來壓力,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比如,火災風險隨時可能因為電線線路紊亂、電氣線路老化等原因而爆發,其后果不堪設想;觸電風險則源于私拉亂接電線的不規范操作以及電線的老化破損等,對居民尤其是兒童構成巨大威脅。而且私拉亂接電線使用的多是軟線,經風吹雨打,電線絕緣老化破損,容易發生漏電,并且在搭接電線的過程中,也很容易因為操作不規范而引發觸電事故。疏散通道是發生火災后的生命通道,一旦私拉亂接電線導致疏散通道被占用或堵塞,不僅阻礙疏散逃生、延長疏散時間,還會加劇火勢蔓延。此外,常閉式防火門如果長期呈敞開狀態,輕則無法正常回位,重則可能破壞門框、門板,使其失去隔煙阻火的作用,濃煙和火勢從此蔓延,防火門反而成了“奪命門”。
要解決鄉鎮私搭亂扯電動車充電的問題,面臨著諸多治理難點,如居民安全意識不強,為了方便或省錢而忽視安全風險;充電裝置不夠便利,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居民消費習慣未養成,對新的充電模式接受度不高;治理措施的執行難度大,在農村分散的環境下難以有效監管。
然而,也可以通過一系列策略來逐步實現農村電動車充電的規范化。首先要明確職責分工,多方參與治理。各村和有關部門要負起總責,成立專項治理行動領導小組,聯合多部門督導檢查。強化宣傳發動也是關鍵一環,利用各種渠道向居民廣泛宣傳用電安全常識,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
在具體管理措施方面,要科學合理地規劃充電設施,比如在居民集中區域建設充電車棚和配備足夠數量的充電樁,且車棚要具備良好的通風和排水條件,充電樁的位置布局要方便居民使用。這些設施要符合相關安全標準和技術規范,具備過充保護、漏電保護等功能,充電插座應采用防水、防塵設計。同時,居民使用充電設施需進行詳細登記,明確車主信息,而且要明確規定合理的充電時間,比如一般不超過 8 小時,防止長時間過度充電引發危險。還要強化巡查檢查與清理整治,發動各方力量,對違規行為進行日常巡查,對違規私拉亂接充電插座的行為及時規勸和處理,絕不姑息。同時,要注重源頭疏通與設施建設,提升充電設施供給能力,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建設充電車棚和安裝充電樁,在新建、改建項目中同步規劃建設相關設施。
通過技術防范與長效管理,推廣安裝電梯電動自行車阻止系統,防止電動車違規進入電梯。各級各部門要做好宣傳,充分調動群眾監督積極性,鼓勵他們及時舉報火災隱患和違法行為。
應急處置要提前規劃,制定充電設施故障應急預案,確保在突發情況下能及時處理。當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要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有序組織疏散和救援,如安排工作人員引導居民安全撤離,及時聯系消防部門等。責任追究也要嚴格執行,對違反充電管理制度的個人或單位,依據相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若因充電不規范導致安全事故發生,依法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
實現農村電動車充電規范化,有效遏制火災發生需要全體農村居民的共同努力。只有提高安全意識,加強管理和建設,才能為農村創造一個安全、有序的生活環境,讓農村生活更加美好、安寧。讓我們攜手共進,為農村的安全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