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文章右上角的耳麥標志“Ω”,可以選擇黃圣依、金晨等聲音進行朗讀哦)
文/客多(代表作有《曾國藩心學》《曾國藩為官絕學:升遷有道》《曾國藩馭人術:用最簡單的方法駕馭人心》等等)
在與太平軍的戰爭中,曾國藩能占據上風,取得勝利,很大程度上,與曾國藩善于駕馭形形色色的人關。
即使是太平軍的一些將領,曾國藩也能從一些細節上,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將他們玩弄于股掌之間。
懂得曾國藩的馭人術,即使面對強勢的人,也能從容應對,任何強勢的人,都有弱點,找到他們身上的弱點,加以利用,就能讓自己成為贏家。
我們通過一則案例,詳細講解曾國藩的馭人術:
一、曾國藩攻打安慶時,遇到曾經打敗過自己的太平軍將領。
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初,曾國藩帶領湘軍,在圍攻安慶的關鍵時期,太平天國從金陵派來援軍,統帥為章王林紹璋、干王洪仁玕。
對于林紹璋,曾國藩并不陌生。
曾國藩曾經是林紹璋的手下敗將,不過,即使如此,曾國藩也認為,林紹璋不足為患。
曾國藩能如此自信,就是對林紹璋的了解。
曾國藩是一個帥才,但不是沖鋒陷陣的將軍,在他親自帶兵作戰的戰役中,幾乎都是以慘敗而告終。
靖港之戰,曾國藩被太平軍打到要跳水自盡,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靖港之戰中,太平軍的統帥,就是林紹璋。
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四月,太平軍開始第一次西征,林紹璋帶領太平軍精銳直奔長沙。
此時,曾國藩的湘軍已經練成,水陸兩軍一共一萬七千余人,駐扎在長沙城內。
林紹璋不敢貿然攻打長沙,而是攻下靖港,留下重兵駐守后,他則親自帶著兩萬人馬,繞過長沙,直取湘潭,欲對長沙進行南北合圍。
曾國藩由于情報有誤,認為駐扎在靖港的太平軍只有少許,首次出征的曾國藩求勝心切,親自帶著湘軍水師和部分陸軍,前往攻打靖港。
讓曾國藩沒有想到的是,駐扎在靖港的太平軍人數眾多,加上天氣不利,狂風把湘軍戰船直接吹到太平軍的陣地前,被動挨打,敗得十分慘烈。
悲憤交加的曾國藩,欲跳水自盡,以此向朝廷表明自己的忠誠,幸好被手下救起。
雖然在湘潭大捷中,林紹璋被另外一支湘軍擊敗,但對曾國藩來說,他是林紹璋的手下敗將。
時隔7年后,曾國藩沒想到,他能在攻打安慶的過程中,再次與林紹璋相遇。
曾國藩聽說是林紹璋來增援安慶后,不僅不恐懼,還十分高興,甚至認為太平軍無人可用了,竟然派無能的林紹璋來增援。
曾國藩作為林紹璋的手下敗將,他為何看不起林紹璋?
這就是曾國藩獨特的馭人本領!
二、強勢的人,都有弱點,找到他的弱點,讓自己成為贏家。
林紹璋來勢洶洶,欲再次置曾國藩于死地。從表象來看,林紹璋有這個資本。
一是在兵力上,林紹璋從金陵帶來幾萬大軍,遠遠超過曾國藩的湘軍。
二是林紹璋根本沒有把曾國藩放在眼里,始終認為曾國藩沒有任何軍事能力,
曾國藩是如何發現林紹璋弱點的呢?
我們來看看曾國藩對林紹璋的評價:
此賊資格老而好擺架子,不足懼也。
在曾國藩看來,林紹璋能得到太平天國的重用,并不是他軍事能力出眾,而是他資格老罷了。
曾國藩并不認可林紹璋的軍事能力。
在靖港之戰中,如果太平軍能乘勝追擊,不僅可以把曾國藩所帶的湘軍殲滅,在長沙城兵力空虛的情況下,即使不能攻下長沙,也能牽制由塔齊布帶領的另外一支湘軍。
此時的湘軍,是首次與太平軍作戰,或多或少都有一點怯戰心理,加上靖港之戰中失利后,更是士氣全無。
可惜的是,林紹璋帶領的太平軍,并沒有利用靖港之戰中所取得的優勢,徹底打敗曾國藩。
曾國藩從中得出結論,認為林紹璋是一個無能之人,事實也如此,林紹璋在安慶毫無作為后,才迫使洪秀全派出陳玉成,但也未能扭轉戰局。
曾國藩與太平軍作戰,很多時候,他能直面數倍于自己的太平軍,毫無退縮,主要原因,就是他能發現敵人主帥的弱點,并加以利用的結果。
這也是曾國藩的厲害之處。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年譜》《清史稿》《曾國藩傳》《曾國藩大傳》等。(圖片為配圖,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