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孝字天下安,那么,受益最大的一定是整個環宇:人類與自然。誰是最先受益者?按量子糾纏理論,孝善意念一生發,發岀者最先受益,對吧?其次,善念的受眾及宇宙都會收到,就都是受益者,對吧?那么,意誠、心正、身修者也是受益最先者和最大者。
本世紀初,按捺不住的炎黃子孫風起云涌,席卷神州大地的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風驟然興起。公益講座最先從“孝”起步,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做好人。這是修身。孝善逐步深入,致良知、致中和,心性始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關注精神品質的成長,效法天地,博大胸襟自強不息;……所以說,學習“流派”紛呈,各修其道,從身修到心修,從人和、家和、民族和到社會和。
社會經濟建設蓬勃發展,物質生活的滿足富裕,青少年、中青年的“富貴病”花樣百岀,成長的扭曲一一價值觀、幸福觀的錯位,學生問題、家庭問題、家庭離異、留守兒童,讓和諧動蕩不安……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但,心理治療不能治心,只能治行為表象問題。
由此可見,一方面修身,為善事做好人,行善大義;另一方面心有雜念,欠純欠凈,神難安,怨難消,心不穩,情不寧一一貪嗔癡慢疑一時難離。從境界上說,“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后知后覺還是高明,當知當覺實難把控;先知先覺(天人合一)望而卻步,無善無惡就無功利之心,確實難修。天人合一境界即為圣人,即使真修,也可能終身難禁,但是,人不能望洋興嘆裹足不前。“北山愚公者,面山而居,年且九十”,與家人謀移走太行、王屋二山,力排眾議,以“子子孫孫無窮盡”之哲理,挖山不止,宏偉目標終于實現。可見精神是壓倒一切的力量。提升心性也是搬山,有道理吧!
心性提升價值支撐,會動力無窮。何謂心性?是泛指性情與性格。也可以這樣理解 ,心代表思想認識,性指境界。我們討論重在性情與性格的修練。那么,心性提升的標準是什么?可理解為性情平穩,性格隨和寬容,不急不躁,不慍不火,想得通,理得順;理性調控,把握分寸。意義在于社會關系、團體關系和諧共生;價值在于外順而內和,體內臟腑調和、經絡順暢,疾病不生、延年益壽,推及幸福無比。所以說,心性提升于己與人與社會都是意義深遠且重大。
修性之難,難在不能持恒,并不是難于上青天。首先,深度認識,內生動力,事見其效,日有所長,持恒由量變到質變。其次,事事即時止“損”,隨時調整心態,防患于未然,或雖起即落,當知當覺。再次,事后總結認同,自勉自勵;日有反思,省察心性之狀,認知提升,成果增力,良性發展。第四,目標導引,動力源源不斷,以持續提升。還有,修性養心不可能一勞永逸,一蹴而就;允許反復,起起落落很正常,螺旋式上升,信心持久不衰,作好“長久之戰”的心理準備。總之,有長期永恒的打算,允許起伏跌宕,但不氣餒不廢止。
心凈來自于“現場感”中。現場感是及時止損的科學良方。何謂現場感?即心完全在當下。心集中指向聚焦當下的關鍵點,專注認真、全神貫注,而無分心走神;一心一意,而無心猿意馬、心不在焉。聚力凝神,集中發力,事事無“恙”而馬到功成。另外,現場感不僅僅能提升心性,還能提升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安全順利的保證。從實而論,認真磨煉心性,時時把握住現場感,意義重大。
“繡花精神”抽絲剝繭終會風和日麗。從諸葛亮三氣周瑜,到中風腫瘤;從心肌梗死到多種癌變,無不是負性情緒累及瘀堵而不治之癥……反過來說,波瀾不驚,風平浪靜,心平氣和,無疾而終……兩相對照,誰不心知肚明?誰還會一意孤行與自己的幸福過不去呢?何況從和諧共生角度看,與人、與國、與人類、與整個寰宇,天人合一,其樂融融,大同世界,就在于人人心性提升之“毛毛雨”了!
幸福向我們招手,我們可不會手“拜拜”呀!(河南安陽王瑞喜 2024年6月8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