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場上的足球是球場的關鍵,眾所周知一場比賽有90分鐘,期間拿球的一方享有控球權,球要不在我們隊伍腳下,要不就是在對方腳下,另外就是雙方爭搶時你一下我一下來回互換。一定時間內隊伍掌控球權的時間占全部時間的比率叫控球率,雙方的控球率相加一定是等于100%的。在足球比賽中球權是很關鍵的,接下來我們把控球分為對手控球與我方控球。
一、當對手控球時,我們作為防守方想讓對手控球轉化成我方控球,也就是球權轉換有且只有這四種辦法:
1、搶斷攻方持球球員腳下球或者守門員撲住射門球或者攔截對手傳球。
2.攻方把球碰出邊線或者底線。
3.攻方進球后我方中圈開球。
4.攻方球員因為一些其他原因禮節性的歸還球權。
二、當我方控球時,我們要保住控球權。
保持球權的基本動作只有三個:盤帶突破、傳球、無球跑動。足球場上11個人,內馬爾和梅西也只能過5個,一味自私帶球必然會丟球,把球傳給無人看守的隊友更安全也更聰明。同樣球隊整體的跑位也很重要,因為如果沒有出球點,球員在找到出球點之前就只能自己被迫帶球。在無球狀態下跑位讓自己成為出球點,隊友可以給自己傳球,就不用擔心被斷掉。比如下圖中,藍8持球,藍9應該向虛線框內跑,否則傳球就會被紅2斷掉。
但是如果一味的控球不進攻是沒有意義的,如果進攻就要面臨丟失球權的風險。所以球隊必須要有戰術與配合才能保證球隊進攻效率更高。接下來我們著重說一下足球中的搶圈訓練與二過一的配合,如下圖
此時藍色方持球權,紅色方1號需要在他們3個中間搶球,藍色方需要做的是來回傳球保護球權。它本質上是三角形的游戲。現在紅色方1號去逼搶藍色方3號,藍色方3號可以選擇給1號或者4號傳球。這樣即使紅色方1號反應過來,他依然是背對球。
這條傳球路線有兩步:1)1號位拿球時3號位要有人準備接球,4號位什么都不用做;2)3號位傳球時4號位要有人準備接球,1號位什么都不用做。那么,第一步中4號位可以沒有人,第二步中1號位也可以沒有人。
那么,如果只有2個人,3號位的安排保持不變,但1號位和4號位由同一個球員負責,第一步他在1號位,第二步他又跑到4號位的位置去。如下圖,1號傳給3號,球一離腳他就往前跑,3號再傳給1號,這樣球權依然不會丟。實戰中像這種兩個人突破單人防守的配合叫做二過一。
如果防守隊員急忙去逼搶3號,3號一腳出球給跑到新位置的1號,那3號就像一堵能把球反彈回來的墻一樣了。這樣簡潔明快的二過一就叫做踢墻式二過一。這種二過一的方式對球員技術有一定的要求,要求球員最起碼能做到一腳出球。如果球停下來再出球,防守球員就有時間重新上搶或者組織防守隊形,這樣是不利于進攻節奏的。還有反叉式二過一與交叉二過一會有點難懂這里暫時不講。
實際上在實戰中我們面對的往往是多名防守球員,這時候傳統的二過一就不適用了,如下圖,10號拿球,面對的是對方整條防線的4名防守球員。這時候如果10號的傳球技術很好并且9號速度很快的情況下,他就可以直接傳出身后球,傳出讓9號可以直接面對門將的球。像這種傳身后的球我們把它叫做直塞球。
相對應的,因為直塞球的出現,作為防守方就需要思考如何破解直塞球。為了對抗直塞球,可以利用越位規則。紅隊的四名后衛同時前移,讓藍方9號暴露在越位位置上,直塞戰術就打不成了。這種后衛線整體前移迫使前鋒越位的戰術叫造越位。無論是造越位還是直塞球,他們有個共同特點就是比較考驗團隊合作能力,對球員技術的硬要求沒那么大。即使是一名技術粗糙的球員,只要他勤勤勉勉,懂得團隊協作,也能很快掌握這2種戰術。相應的,前鋒通過觀察預判、聰明跑位使對手造越位失敗的行動,叫做反越位。
回到初始情況來,10號還有另外一種成功率更高的選擇就是傳球給7號讓他和紅4進行一對一。10號給7號的這腳傳球叫做分球。可是7號接球后,即使他能成功在一對一中突破4號,射門角度也很小了,即使他已經越過了整條防線,進球的把握也不大。
因此,9號和10號這時也要參與到進攻中,他們要繼續進行無球跑動,他們正確的做法是跑到球門跟前,接7號的傳球完成破門。7號的傳球路線是從邊路到中路的,在進攻中這樣向中間的傳球叫傳中。一般傳中分為2種:低平球傳中或高球傳中。
從邊路帶球接近底線,再送出遠離底線的傳中,這是兩個步驟。第一步叫做下底,第二步叫做倒三角傳球。10號和9號上前接球準備射門的行為叫做包抄。7號和9號在右側,10號一個人在左側。在7號眼里,9號和10號連成一條線,9號在前,10號在后。因此,9號包抄的地方叫前點,10號包抄的地方叫后點。
另外,當我們通過戰術配合取得領先后,此時保持球權的主要作用就是防守了,想象一下,此時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盡,我們如果能控制住球,減少冒險傳球,那么他們也沒有足夠的體力來進行逼搶。此時我們可以把球傳到后場,采用拖延時間的戰術,要么傳球、要么把球停在腳下、要么背身護球,總之不能讓對手拿到球。此時保持球權就成了一種防守方式。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協防和補位。所謂協防,就是當進攻球員拿球時,一名防守球員上搶,此時進攻球員會向一個方向進行突破,另一名防守球員協助第一名防守球員進行攔截。如圖,紅2在防守時可以故意離紅1遠一點,先讓紅1單獨防守藍1;藍1一旦成功過人,紅2再上前防守,因此藍1要連過兩人才能完成突破。像這樣協助隊友完成防守的叫做協防。紅1這時候也不能閑著,他要繞回到本方禁區,封堵藍1成功過人后的射門或倒三角傳球。紅1被過后跑到紅2原來的防守區域防守,像這種填補協防隊友遺留下的空間的行動叫做補位。協防與補位是局部防守戰術中比較常見的2種。
三、防守中的人盯人與進攻中的交叉跑位
接下來我們要講的是人盯人戰術。如下圖,現在3名后衛防守3名前鋒,藍1盯防紅1、藍二盯防紅2、藍三盯防紅3,一個后衛負責盯防一個前鋒。盯防就是邊盯邊防,要么跟著他跑,要么從他腳下搶球。這種戰術叫做人盯人戰術。這樣進攻方只能橫向盤帶,無法突破到距離球門更近的位置。而紅方的另外2名球員也無所事事,導致效率低下。
當然人盯人戰術也是有弱點的,從攻方的角度來看,這次進攻無功而返紅2要承擔很大的責任,因為他占據了中間最廣闊的區域,并且沒有靈活的跑動。正確的做法是攻方2號應該離開中間區域,帶走防守球員。假設紅2這么做了,藍2被帶走,中路出現了大片開闊地帶!紅3只要突然加速沖到虛線框里,紅1就可以給他傳球直面門將了。因為球員需要反應時間,只要沖得夠快,就能甩開對手若干個人的距離。一個人大小的間距叫做一個身位,因此也可以說,只要爆發力夠強,就可以甩開對手幾個身位。
那我們會發現兩件事:1)紅2和紅3的跑動方向是相反的,這種反向跑動是為了帶走防守球員創造進攻空間;2)攻方從平行站位變成了三角站位——也就是從線變成了三角形。如果看過第一章的朋友,就會理解進攻中三角形站位有多重要了。兩名球員通過反向跑動,帶走對手、創造空間的行動叫做交叉跑位。交叉跑位利用了人盯人的弱點——防守方太容易被帶走了,難以防守進攻球員之間的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