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率抬升趨勢明顯。
手工勞動/獸妹
手工編輯 /角叔
出品/獨角獸觀察
上市信貸機構一季報顯示,企業逾期率抬升趨勢明顯,還不上錢的人在增多。
根據財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小贏科技逾期91—180天的未償貸款的拖欠率達到4.37%,同比增加1.97個百分點;陸金所控股90天+逾期率達到4.40%,同比增加1.1個百分點;嘉銀科技91—180天的逾期率為1.63%,較上一年末的1.48%上漲0.15個百分點。
截至報告期末,信也科技、小贏科技、樂信、奇富科技以及陸金所控股的90天+逾期率,同比與環比均有所增加。整體而言,金融科技公司信貸業務資產質量下行,貸款總額增速放緩。
時下,宏觀經濟環境、用戶還款意愿以及公司抗風險能力等層層考驗金融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從指標來看,金融科技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續承壓:信也科技、奇富科技以及陸金所控股凈資產收益率連續3年下降;小贏科技與樂信則波動式下降。
在信貸從業者看來,保持盈利能力已成為2024年信貸業務發展關鍵詞。
01
逾期率上升幅度明顯
截至2024年3月31日,信也科技、小贏科技、樂信、奇富科技以及陸金所控股90天+逾期率同比與環比均有所增長。
▲金融科技公司90天+逾期率情況
較2023年同期90天+逾期率,小贏科技增加幅度最大,其較截至2023年3月末的2.40%上漲1.97個百分點;奇富科技增加0.82個百分點;信也科技增加0.73個百分點。
而較去年末增加幅度最大的仍是小贏科技,上漲1.25個百分點;奇富科技上漲1個百分點;信也科技上漲0.52個百分點。
信貸業務不良抬升與市場環境、公司抗風險能力以及用戶還款意愿等方面相關。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受宏觀經濟、消費需求下降等方面沖擊,金融領域逐漸顯現周期性問題、結構性問題等,不良資產有所增加,由于用戶工作、收入等情況產生變化,信用卡、信貸等逾期率均有所上升。目前,信貸資產質量存在系統性波動,在未來一到兩年或會延續不良率抬升的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金融科技公司資產質量有下行的跡象。如2024年第一季度,信也科技的平均貸款規模為10121元,繼2023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長18%后繼續上漲,較2023年同期為7908元上漲27.98%;而其平均貸款期限卻縮短,2024年第一季度為8.2個月,較2023年同期為8.5個月減少0.3個月。
顯然,金融科技公司已經意識到資產質量承壓。
小贏科技相關負責人在2024年一季度財報中表示,“在密切監測資產質量的基礎上,主動、動態地調整貸款量再次證明,這對確保我們的盈利能力是有效的。”2024年一季度,小贏科技促成和發放的貸款總額215.05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240.88億元下降10.72%。
但回溯近幾年,小贏科技放貸規模增速持續下降。2021年—2023年,小贏科技發放的貸款總額為518.59億元、736.55億元、1055.57億元;同比增長74.7%、42.0%、43.3%。
奇富科技首席執行官兼董事吳海生表示:“第一季度宏觀環境依然充滿挑戰,我們繼續秉持審慎的經營策略,聚焦有質量的增長以及盈利的提升。憑借有力的團隊執行,再次取得了穩健的業績表現。”2024年一季度,其貸款總額為992.37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1094.56億元下降9.3%
金融科技公司盈利能力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信也科技以及陸金所控股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已連續3年下降:信也科技凈資產收益率26.38%、19.68%、17.92%;陸金所控股凈資產收益率19.25%、9.34%、0.96%。
同期,小贏科技凈資產收益率波動式下降,凈資產收益率23.41%、18.60%、22.39%。
2024年,陸金所控股、樂信、信也科技的凈資產收益率進一步下降。一季度,陸金所控股凈資產收益率為-0.36%,同比下降0.58個百分點;樂信凈資產收益率為2.05%,同比下降1.66個百分點;信也科技凈資產收益率為3.85%,同比下降1.73個百分點。
02
凈利潤分化陸金所墊底
2024年一季度,6家上市金融科技公司凈利潤分化較為明顯。
小贏科技、樂信、信也科技、嘉銀科技分別實現利潤分別為3.63億元、2.02億元、5.32億元、2.731億元,不及奇富科技同期實現凈利潤一半,其在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11.6億元;
表現最差的是陸金所控股,凈利潤為-8.3億元,同比下降213.3%。另外,信也科技同比下降22.88%;嘉銀科技同比下滑2.40%。
▲2024年一季度上市金融科技公司業績
同時,部分金融科技公司營收增速呈放緩趨勢。如信也科技2019年—2023年營收分別為59.63億元、75.63億元、94.7億元、111.3億元、125.5億元;盡管收入持續上漲,但增速卻持續放緩:31.23%、26.84%、25.22%、17.57%、12.69%,2024年一季度,信也科技增速為3.75%。
實際上,信也科技在國際市場取得成績較為亮眼。信也科技首席執行官李鐵錚表示,2024年一季度,信也科技在中國和國際市場上繼續展現出充分的活力。其在2023年國際業務實現收入21億元,較2022財年增長85.9%,占總收入的17.0%。
從2023年的單季成績來看,信也科技國際業務收入增速卻有所放緩。2023年一至四季度,其國際業務收入為4.477億元、5.025億元、5.848億元、6.021億元,分別較2022年同期增長165.8%、112.1%、67.3%、52.5%;進入2024年,該收入同比增速進一步下降:一季度,實現國際業務收入為5.95億元,同比增長32.9%。
有從業者認為,監管紅利是金融科技公司出海的關鍵因素之一,但其存在不可持續性,當業務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或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監管成本。
截至2024年3月31日,信也科技在中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累計注冊用戶已超過1.855億人。金融科技在印尼等國家發展面臨著合規成本高、互聯網普及度弱、網絡欺詐事件頻發等挑戰。
2023年8月30日,印度尼西亞通信和信息部已發布針對《個人數據保護法》的部門實施條例草案,正在征求公眾意見。《2024年印度尼西亞金融科技報告》也提及,數據合規、反洗錢合規是未來12個月的印度尼西亞金融科技發展趨勢之一。
盡管信也科技國際業務發展迅猛,但目前該業務線收入仍不及國內業務。報告期內,信也科技國際收入僅占18.8%。
國內業務方面,信也科技同期中國市場交易量為461億元,同比增長10.3%;2021年—2023年,其中國市場的交易量與未償貸款余額增速均大幅放緩:其中,中國市場交易量增速為198.5%、28.1%、8.9%;中國市場未償貸款余額增速為108.6%、27.6%、3.6%。
同時,國內信貸業務消費者權益保護愈發全面,部分信貸產品的“舊疾”被再次掀開,如貸款產品的會員制、誘導貸款等。
多位用戶在投訴平臺表示,信也科技旗下“Koo錢包”或存在“誘導貸款”“強制貸款”等問題。
其中一位用戶稱,2023年8月,有業務人員向其介紹芝麻信用分640可申請“Koo錢包”額度,該額度與花唄相似,隨借隨取,一個月內還款免息,但申請過后銀行卡隨即分兩次到賬168000元,并且無法撤回。他表示,當時他并不需要這筆貸款,這是“用他們自己的話術強行騙人家貸款”。據悉,“Koo錢包”是信也科技旗下的小微金融科技品牌,資金來源包括百信銀行等。
另外,有用戶表示,小贏卡貸不僅收取會員費,利率還達到35.8%。據一位用戶提供的小贏卡貸貸款界面顯示,其綜合年化成本為23.94%—35.99%。
5月9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非銀機構監管司黨支部發表《嚴控風險 發揮特色功能 推動非銀機構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一文提及,支持消費金融公司走符合自身資源稟賦的特色化可持續發展道路,有效降低各項經營成本,持續壓降貸款利費水平,為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貢獻力量。同時,加大對消費金融公司規范經營的監管力度,提升消費者保護工作水平。(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