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主張緣物寄情,以神取形,在表現客觀物象的同時,融入畫家的主觀感受,使主觀情感和客觀物象性格交融,使畫家在創作時的主觀感受得以充分表達,讓作品產生動人的意境。
王家訓的國畫創作始終保持著探究文化底蘊和生命深處的興趣,他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憑著自己的感悟能力與勤奮,一步一步地形成了自己的筆墨風格與藝術面貌。所以,他的畫總是有鮮活生動的、豐富的形象,和意境、情趣。
在造型方面,王家訓有充足的底蘊和優勢,這得益于早年下的苦功,而在筆墨的運用上,正是積幾十年的錘煉功深。不僅是表現力的嫻熟如意,更難得的是揮寫風格的縱橫恣肆,或厚重,或恬淡,在運筆用墨中達到變化無羈,若不經意的狀態。
數十年筆耕不綴,他的作品用筆有力,收放自如,無論從筆墨技巧還是氣韻的把握都做到了“真放本精微”,他“用筆”從形體本質結構去把握、概括、提煉出整個形骸,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達到“應物象形”,灑脫而精湛,形象鮮活。
他筆下的“象”是對象精神本質上的“象”,是他的思想情感“過濾”了的客觀物象,而不是對現實的再現與描摹。他根據形式美感的需要,進行適度的夸張和變形,同時移入個人的情感、意趣和個性,加強了畫面的寫意性、抒情性、表現性和藝術性。
不拘泥于客觀物象本身而巧妙地傳達出內心的精神情感,是王家訓外師造化、體驗生命和對社會生活的感悟的升華。
同時對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了解,并精心研習,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哲理和思想深度。他的國畫作品不論是寫物傳真、還是托物寄情、抑或抒寫意蘊,其中的思想感情、審美修養、對客觀事物的見解,都隨著筆墨的運行一一展現了出來。
靜無所寂
悟者自得
各于其好
醉意頗高 興致未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