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凱莉小酒館
生于川菜大IP的川味小餐館
7年前,當自貢人程玉平在烏魯木齊路的老破小「一丈紅」一邊做定制川菜私宴,一邊做自貢江湖菜的時候,他和彼時還在定西路的鄧華東是堂堂大上海僅有做川菜筵席的人。姑且不論程玉平的菜式與鄧師傅相比是否能稱作“筵席”,但在成千家無辣不歡,缺少變化的川菜同行的襯托下,程玉平至少是這個城市川菜多樣性重要代表。
平川板鴨
「一丈紅」閉店后,程玉平輾轉到陜西南路繼續做定制私宴,也正式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店鋪。這個僅有兩桌的私房菜一度成為上海最難預約的川菜館,排隊時間以月計,其間,程玉平與新的投資人合作,搬到武夷路開業「平川」,延續定制川菜的工作。
臘味拼盤
眾所周知,在西餐小酒館市場過剩后,小酒館的風潮向中餐領域浸潤,在此風氣下,程玉平大IP下沉,在「平川」樓下開業川味小酒館「一馬。凱莉」。
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寫過,中餐bistro與西餐bstro相比成功率低,最容易犯的錯誤有:
1)廚房團隊并不具有合格的中餐功底,菜式設計奇怪,僅引入部分中國菜元素,其菜式本質仍是西餐,牽強附會、調味不佳,客單價卻較高甚至部分達到商務招待中餐館人均水平,真是來割韭菜的。
2)廚房團隊能做一手好中餐,但在投資人提高客單價的要求下,不恰當地加入貴價食材(生蠔、魚子醬、西式火腿等等),并對菜式進行西餐化改造,降低菜量,結果四不像,客單價卻比相同菜式水平中餐起碼貴一倍,刀也是蠻快的。
3)廚房團隊具有相當中餐功底,但菜式、裝盤、份量等與一般社會餐飲(如商場里的連鎖中餐飯店)無區別,氛圍營造不佳、沒有經過琢磨的酒單,最終成為街邊飯店,且因為店規模小而難以復制、轉型,餐廳定位和利潤點與投資人起初想法相差甚遠。
大刀耳片
而「一馬。凱莉」較好地解決了以上問題,首先,他是一家中餐餐館,即使店里有日式燒鳥,也系投資人同時深耕日料領域有此資源。其次,他的團隊川菜功底尤為扎實。最后,他的價格便宜,人均低于西餐bistro,開業期間甚至在點評APP有68折券購買,酒單也頗為友好。
店里主要菜式如下,至于性價比,這還不超值,那什么叫值得呢?
土豆櫻花蝦
泉水雞煲
魚香茄餅
叉燒兔腿
米酒蛤蜊
燒魚雜
梅汁排骨
米椒竹蟶
魚香班指(脆皮肥腸)
油燜黃魚
?? 13052179707
以上微信同步
地址
武夷路84號
陶香煲仔飯(江寧路店)
“鄉下”網紅進城記
作為在一個老南市的小破小出生長大的人,我一直認為我從小玩到大的地方是全上海最有煙火氣、小館子水平最高之處。但自2010年世博會拆遷開始,伴隨著新天地豪宅區南下,南濱江開發,社區整片整片的拆除,老南市的煙火氣漸漸消散。我們送別了阿婆豆漿,一些小餐館關的關、搬的搬,就連菜場也難逃為豪宅讓路而“改建”的命運,我不得不承認,如今老南市的煙火氣與城郊新開發的城區相比,不過一樣飄渺稀疏了。
而位于斜土東路的「陶香煲仔飯」扭轉了老南市,尤其是陸家浜路以南小餐館式微的局面,這家開在拳擊館里的小餐廳主打煲仔飯,在短短一年之間成為全市級的網紅,雖然來此吃一碗飯等待時間以小時計,但不妨礙他的出圈。
而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陶香忽然開入靜安區,在這個沒經過大拆大建的市中心覓得一地低調開業分店,不過,說是分店也是高看一眼,他居然開在一家放題韓式烤肉店里,為“店中店”,看來,在這個一切都提倡共享的時代,小本經營到此也是讓人跌掉眼鏡。
不過,小店的出品確實OK,可以說,在單品上已獨步滬上,當然,即使如此,是否值得花一小時吃一份煲仔飯見仁見智,只是,如果真的來了,一定要把這些飯包括鍋巴都夯了。
地址
北京西路1060號食博匯2樓(肉多坊韓式料理店內)
上海人傳統家常菜面館
魏老板的影子揮之不去
魏逸是不是真“面王”可以商榷,但他的每家店都能引起軒然大波引起討論也說明他是真有流量。他2023年初春開在徽寧路,在我眼里是“河南拉面”和“清真永豐”結合體的「逸桂齋」不過一年就閉門謝客,如今再開業時轉眼成了「上海人傳統家常菜面館」,這像極了「逸桂齋」的喀麥隆配色,“是不是「逸桂齋」換殼上市?”周邊面癡不明所以。
小店內飾可真是粗糙,連「逸桂齋」的裝飾都沒卸下,裝修也沒動便開業。不過,沒有見到魏老板系列店的熟面孔,早聽說這個門面是魏老板自己買下的,如今到底是做房東租給別人自己做個技術指導,抑或藏在幕后作實控人,可能性都有,但卻又干一般食客何事兒?
店如其名,主打上海人家常澆頭面,澆頭非現炒。要說品質,至少領先同品類的網紅「小石橋搪瓷面館」幾條馬路,尤其是拌面的面條口感讓我感到有「老地方面館」的神韻,且小店的定價遠遠低于魏老板系列面館,作為一家社區面館真心頗為不錯。
我知道必會有人執拗的去考證魏老板在其中占多少股份,我也知道必會有人因小店和魏老板可能存在的關系,對小店刮目相看或者踩在腳下,但不過吃一碗面何必上綱上線,小破店來去自由,這世界并非只有左右,小小街坊店,就由他去吧。
地址
黃浦區徽寧路706號
品味軒
南匯地區餐廳熟悉度4級考題
同樣是郊區,原南匯區土菜館的名聲大概是遠勝于奉賢、金山、松江、青浦同類小店的,之所以如此,蓋因南匯農業發達,地理位置優越。當我們談到前后出圈的本地土菜館,「書院人家」已是古早,「香噴噴歡樂農莊」和「阿新海鮮工坊」也被指摘“過于商業化”,做剝皮魚飯和黑魚飯的單店則困于惠南、新場,而一家本來僅在惠南地區本地人中流行,且并不新的小飯館「品味軒」一直被同好提到。
和同類土菜館一樣,「品味軒」明檔點菜。如果按照所有南匯土菜館靠白斬雞一判勝負的慣例,則「品味軒」的白斬雞可謂美味異常,肉質和雞味兼得,尤其推薦中午來吃,那時雞剛煮好,別提多美味了。
小店的第二招牌為白米蝦,雖然qiang的有點咸,但用來下酒確是極好的。
除了時令小海鮮之外,小店更有以下所見即所得的菜式,有的已不是野味范疇可以正大光明銷售,有的,嗯,大概只是地方特色,放在市中心,大概是很難見到的。
在享用一番土菜口味濃油赤醬后,一定要叫一份下單才開始做的豬油菜飯,鍋巴必須要,當你和老板娘說我要一份“咸酸飯”的時候,她一定會把你當作惠南自己人了。
?? 15801855150
以上微信同步
地址
浦東新區南園路29號
附上上次做的知乎Live的鏈接
《如何在日本體驗米其林餐廳》
依舊可以進入聽我的演講內容
https://www.zhihu.com/lives/76155128042124083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