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自媒體觀察團|出品
2023年開始,AI大模型進入“井噴期”,一場關于“中國大模型之城”的討論悄然走熱。
2023年5月,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相關研究機構編寫的《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正式發布,其中特別盤點了國內集中涌現大模型應用的重要城市,“京滬粵浙”等地紛紛上榜第一梯隊。
當然,除京粵浙滬四地,一些不可忽視的大模型也星羅棋布在各省各地,比如科大訊飛的“訊飛星火”在合肥、長虹的“長虹智腦”在四川、哈工大的“本草”在哈爾濱……
還有,一個關注度不高、卻有深厚技術積淀的“AI與大模型之城”——天津。
整體來看,2023年天津市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元,AI正加速賦能天津的新質生產力發展;具體而言,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的“天河天元”、360集團的“360智腦”等大模型應用紛紛“結緣”天津。
尤其今年6月20日-23日在天津舉辦的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阿里云通義大模型、科大訊飛星火大模型、浪潮海若大模型等40家知名大模型企業將集體亮相,展開一場大模型的集體競技。
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
不止于大模型應用,近年來,天津的半導體、超算等AI相關產業環節正蓬勃發展,并且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貫穿上下游的人工智能產業鏈。
天津,正在成為一座冉冉升起的“中國大模型之城”。
垂類大模型加速在津落地
天津,作為國內唯一擁有雙先導區(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的“智能之城”,也吸引一批AI大模型企業在當地生根發芽、共謀智能產業新事業。
2009年5月,天津超算中心獲批建立,這也是科技部批準成立的首家國家級超級計算中心;而在位于濱海新區的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機房里,140個黑色計算機柜整齊排列、密密麻麻的指示燈不間斷閃爍,這正是我國自主研制的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也是國際TOP500最快超級計算機榜單中運行時間最長的超級計算機。
基于強大的超算基礎,國家超算天津中心也成為大模型產業中涌現的重要代表。
2023年5月,國家超算天津中心在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上發布“天河天元大模型”,其立足國產超級算力和智能算力,訓練數據集總token數達到350B,是自主訓練打造的中文語言大模型。
最關鍵的,天河天元可以作為大模型底座,面向公安、醫療、政務、港口等垂直行業打造專業模型應用。
在今年的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就將首次展示其在中醫針灸和環保治理領域的垂直行業模型—“天河靈樞”和“天河清云”。
其中,天河靈樞是由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聯合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及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大學、信創海河實驗室等團隊合作研發的中醫針灸專業大模型,他的命名靈感來源于中國傳統醫學著作《靈樞》。
據了解,“天河靈樞大模型”學習了上百本中醫經典,經過上萬篇循證證據訓練,具備深厚的中醫理論知識;比如用戶尋求針灸治療建議時,天河靈樞能迅速分析用戶的病情,提出包括針刺、艾灸等多種針灸治療方法的個性化建議。
在未來,天河天元有望面向更多實際應用場景,打造更多更具實用價值的專業垂類模型。
不可忽視的是,因為國家超算天津中心的存在,天津可謂全國超算重鎮,帶動國內8000多個研究機構、企業和政府部門,依托天河超算進行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
憑借“硬實力”的技術底座,天津集中吸引一批大模型企業帶動本地智能產業的發展。
會場中的“訊飛星火人之大模型”展區
去年6月,360集團發布企業級AI大模型戰略,宣布成立GPT產業聯盟,通過其自研通用大模型“360智腦”與多家生態伙伴開展合作,而不到10天后,360集團與天津濱海高新區聯合主辦“天津GPT產業發展計劃啟動大會”,這也是360的GPT產業聯盟成立后首次城市級落地。
作為天津GPT產業計劃的首批落地合作,360集團在會上同云賬戶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推進天津GPT產業就業形態實現安全穩定發展。
除360外,今年3月,大模型企業“蜜度文修”正式發布智能校對大模型文修2.0,發布地點正是選擇在天津,而在現場,蜜度文修相關負責人還演示了文修2.0在圖書出版、公文校對與排版、媒體稿件審校等場景的應用案例。
據了解,文修以大模型為技術底座,實現語言規律的學習和行業知識的復用,將出版行業的隱性知識轉化為可復用的顯性知識,進而依據出版領域的行業規范、標準和業務知識,形成文字標點差錯、知識性差錯、內容導向風險識別三大審核與校對類型。
過去,出版社如果采用傳統的校對方式,一本20萬字的書稿,可能需要數天才能校對完成;今天,使用文修大模型,整個校對過程僅需90秒即可完成,為大幅縮短出版周期提供良好基礎。
今年的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蜜度還將發布其在智能校對領域的最新突破——文修智能校對大模型3.0。
不僅如此,文生視頻企業“生數科技”還將在大會現場展示中國首個國產自研視頻大模型Vidu。同時,智譜華章、面壁智能、清鵬智能、象信智能、晴數智慧、它思科技等新勢力企業,中科聞歌、汲智科技、菲特等天津本土大模型代表性企業都將悉數登場。
作為一年一度的智能產生盛會,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將是對天津乃至國內重要大模型應用及人工智能產業新進展的集中展示,致力于用AI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當然,各類大模型應用能天津密集落地并快速成長,這得益于當地AI新基建的迅猛發展。
AI基建大底座越來越穩
從半導體、軟件產業到網絡信息基建等人工智能全產業鏈上的各環節,天津都有全力布局,并且對AI基建大底座的深耕十分深厚。
比如半導體與操作系統領域,國內六大自主CPU芯片品牌中,天津擁有基于ARM架構的飛騰CPU和基于X86架構的海光CPU兩大主流品牌,已適配全部主流操作系統;全國四大數據庫中,天津擁有南大通用、神舟通用兩大品牌;在信息安全領域,360集團總部落戶天津,致力于打造“城市安全大腦”。
在關鍵的算力領域,目前天津全市已投產數據中心34個,算力總規模達到5300P(1P約等于每秒1000萬億次計算速度),其中國家超算天津中心的百億億次超算“天河三號”完成規模部署,為我國大飛機、航天器等重點研發任務作出突出貢獻,也是人工智能及大模型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另外,截至2023年底,天津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7.3萬個,城市家庭千兆光網覆蓋率、500Mbps(兆比特每秒)及以上用戶占比等關鍵指標長期保持全國第一,入選全國首批“千兆城市”。這也為大模型及AI智能應用在全場景的落地提供堅實基礎。
現階段,天津已打造出“CPU—操作系統—數據庫—整機服務器—外設終端—超級計算—信息安全”產業鏈條,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完整產業布局,正在吸引更多優質技術型企業向天津聚集,有梯次地實現AI賦能各行各業的智能新局面。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我們要在強化人工智能賦能能力、強化新型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強化集成服務能力、強化軟件產業發展能力上夯實基礎,以數實融合全面賦能產業煥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尹繼輝表示。
在實業領域,因為有了人工智能,工藝排布達到最佳狀態,聯想天津創新產業園下線一臺筆記本電腦僅需9秒;因為有了人工智能,被5G、大數據、數字孿生技術武裝的天津港插上“智慧翅膀”,綜合效能提升40%以上,成為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因為有了人工智能,天津市金橋焊材集團數字化車間所需員工減少70%以上,生產效率提升4倍。
還有天津港,今年智能產業博覽會上,天津港集團的智能展區將展出基于大模型打造的天津港數字人“天天”,能夠回答通識性問題和港口生產問題,還可以互動交流。
不僅是產業端,在天津老百姓可觸達、可感知的各類消費級場景中,大模型應用正加速落地。
過去,在醫院生成B超報告的環節中,需要醫生口述給錄入人員,再由后者逐字逐句速記打出來。如今,參加本屆博覽會的它思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與環湖醫院合作開發了智能語音病歷系統,只要醫生直接口說,報告就會自動生成,大大提升效率。
未來,大模型技術和產品還將應用于更豐富的實用場景中。
隨著本屆智能產業博覽會的召開,未來更多人工智能技術還將賦能天津本地產業,為企業降本增效、行業智能化發展提供“新解法”。同時更多垂類的消費級大模型應用將快速落地,在醫院、學校等公共場所等各類場景中造福百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