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海局勢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中國海警局發言人甘羽在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菲律賓方面違反承諾,派出船只非法闖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企圖向非法“坐灘”的軍艦運送物資。對此,中國海警依法采取了一系列管制措施,包括警告攔阻、登臨檢查和強制驅離等。
甘羽并未透露此次中菲海上交鋒的具體細節。菲律賓媒體隨后披露了更多信息,從五個方面揭示了中國海警的反制行動:首先,中國海警將菲方一艘用于指揮的“主力船”直接拖走;其次,戳穿了菲方一艘硬式橡皮艇,使其失去動力;第三,扣押了菲方四艘充氣艇;第四,登上了載有菲律賓軍人的橡皮艇和鋼式登陸艇,繳獲了至少8件武器;第五,一名菲律賓海軍人員在對峙中受傷,失去了一根手指,另有7人受傷。
最終,涉及輪調和補給任務的6艘菲律賓船只,沒有一艘成功抵達仁愛礁。從這些細節中不難看出,中國海警此次行動堅決且果斷,這在以往的報道中實屬罕見。這也反映出中菲仁愛礁對抗正逐步升級。
那么,菲律賓方面對此次事件有何說法呢?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在第一時間試圖撇清關系,宣稱沒有參與此次補給行動。然而,事實上,菲律賓海警就在事發海域附近執行支持任務。菲方的通報中也只是不痛不癢地指責中國破壞了菲律賓對仁愛礁破船進行的“例行輪換和補給”的任務。
菲律賓方面為何選擇“低調處理”此次事件?原因有三:首先,菲方派軍艦在仁愛礁“坐灘”本身就是非法行為,其內心本就心虛;其次,中國海警的強硬回擊讓菲律賓感受到了中方“不再克制”后,菲方所要面臨的后果;第三,外部勢力的表態讓馬科斯政府大失所望,并對后續行動心存忌憚。
美國在此次事件中的態度也值得關注。美國只是口頭上指責中國、聲稱支持菲律賓,但沒有任何實際動作。幾天前,美海軍還將在南海逗留40多天的“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駛離了南海。美方的這些舉動讓菲方陷入深深的懷疑,即美國是否真心會替菲律賓“撐腰”。
事實上,中國方面已經給過馬科斯政府很多次機會,提醒勸說菲方盡快拖走“坐灘”破船。然而,菲方始終裝聾作啞,甚至在大張旗鼓地炒作渲染所謂“南海仲裁結果”,屢次違反相關承諾,否認“君子協議”和“新模式”協議。中國國防部長董軍此前在“香會”上就曾明確強調,“中國對侵權挑釁行徑保持了足夠的克制,但這也是有限的”。
在此背景下,中國海警此次的強硬回擊,無疑是對馬科斯政府的一次警示。中方希望通過實際行動,讓馬科斯政府認識到其行為的后果,從而促使其改變錯誤做法,遵守相關承諾,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然而,留給菲律賓的時間已經不多了。馬科斯政府應當認清形勢,停止挑釁行為,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與中方一道,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爭端,共同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只有這樣,中菲關系才能重回正軌,實現互利共贏。
此次中菲仁愛礁對峙升級事件,再次凸顯了南海地區的復雜性和敏感性。各方應本著和平、合作、共贏的原則,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爭端,共同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同時,外部勢力也應尊重地區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避免干涉地區事務,為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