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zenyup
光陰似箭!
朱令2023年12月22日去世,如今已過半年。
“那邊沒有傷痛!”——這,或許是朱爸朱媽略有所慰的一點。
其實一直以來,很想寫寫朱媽媽,但是,每每提筆,卻總是淚眼朦朧,無法成文。
我不知道,今天寫下這幾句話,會不會也使朱媽媽傷心難過,但是,我很想把我的感受分享給大家。
對不起了,朱媽媽!
一位記者曾很痛苦地對我說,為什么朱媽媽的情緒總是那么冷,使他無法捕捉到一個受害者家屬應有的激動和憤怒。
她在講述女兒的不幸遭遇時,一點激動的情緒都沒有,好像是在講述一件完全與己無關的事,好像是在講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一點悲劇性都沒有,他很擔心片子拍出來不感染人。
我說,哀莫大于心死。
去年朱令病危期間,朱爸爸曾說:
活到50歲算是不錯了,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而朱媽媽也表示:
希望朱令少受痛苦,不會對她做傷害性治療。
當時有網友說,再怎么樣也得千方百計搶救啊!要讓朱令看到兇手伏法的那一天!
愿望無疑是好的,但是……
我與朱媽媽接觸得越多,就越體味到,其實,她冷的表情下,是一顆多么柔軟多么強烈的愛心。
只是,在那艱澀的環境下,在那痛苦的重壓下,要呼吸,要生存,要掙扎,她怎么能以柔軟抵抗堅硬,以溫暖抵御酷寒呢?
還記得多年前的一天,我和朱媽媽去一個單位,碰了一鼻子灰。失望而歸的路上,我很傷心,反倒是朱媽媽不斷寬慰我,說著很多解釋的話,讓我釋懷。
那天天氣非常炎熱,回到朱家,進了門,朱爸爸在喂令令喝酸奶,看到我們回來,就立即給我們切了西瓜,我渴極了,也特別熱,于是拿起西瓜就吃。卻看到朱媽媽已經接過小勺子,在喂著令令,連一口水都沒有來得及喝。
其實,這樣的情形很多很多,很多很多,每一個生活的細節,都使人動容,我感受到她博大的母愛,慈祥溫暖,充滿力量。
一天夜里,我開車送朱媽媽回家。我說到現在很多年輕人選擇丁克家庭,不要孩子。
她忽然說,“如果有下輩子,我也不要孩子。”
黑暗中,我的大腦突然堵塞,久久無語。
我忙亂地搜索著適當的詞匯,想打破那寒冷的寂靜,可是卻找不到適當的詞匯。
也是一天夜里,記者給朱媽媽打電話,告知節目播完臺里的反應。朱媽媽突然泣不成聲。
那是她這些年來第一次!第一次!
誰說她冷?!只是痛太深……
我不敢再打電話過去安慰她,我不知道該說什么。我擔心自己也會在電話里哭,絕望和痛苦的情緒頓時淹沒了我。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能為他們再做些什么。
難道,僅有真相就夠了嗎?難道,僅把事實找出來就夠了嗎?
我們面對的,不是醫療問題,不是刑事案的問題,不是制度的問題,不是時間的問題,不是哲學問題,也不是心理問題,我覺得,我們面對的是人性的問題。
(插畫:傅淳強)
其實,只要一點點善良就夠了,就足以使很多真相浮出水面。
其實,只要一點點誠實就夠了,就足以使很多塵霾消散,使很多障礙消除。
其實,只要一點點勇氣就夠了,就足以使很多往事還原,使很多問題有解。
其實,只要一點點善惡是非觀就夠了,就足以使有罪的受到懲罰,使公道得以償還。
其實,只要一點點坦蕩和大氣就夠了,就足以使歷史清晰,使未來光明,使我們可以早點休息。
但是,僅這一點點都……
那無邊的沉默,那閃爍的言辭,那冰冷的推拒,那尷尬的笑容,那狡猾的托詞,那牽強的解釋,那含混的說法,那無恥的狡辯,那囂張的要挾,那公然的交易,那卑鄙的袒護……
所以,朱媽媽一次次收拾起她的淚水和痛苦,面對這冷暖人間。
所以,朱媽媽在朱令去世后說“令令走的時候沒有閉眼”,飽含著多少悲傷與不甘!
如今,最高檢和北京檢已受理朱爸爸、朱媽媽的《偵查監督申請》,二老看到了新的希望,充滿了由衷的期盼:
令令,你放心吧,爸媽雖年事已高,但仍然沒有放棄努力,而且還有許多人一直在幫助和支持,你等著!
是啊,這世界那么多人,在期盼著二老的期盼,努力著二老的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