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中產很難的話題頻頻上熱門,用網上比較流行的說法,破產只在一念之間。
而且還列出了中產家庭返貧的三件套:貸款買房 、老婆全職 、孩子上國際學校。
其實在地產人的眼里,能讓中產家庭返貧的不是前面說的三件套,而是三者疊加在一起:買學區房“雞娃”。
從我的角度來看,所謂的“學區房”,它的房價必然是讓正常家庭仰望的,哪怕是中產想要投身其中,也是需要背負巨額的房貸。
我們看看南京比較牛逼的學區:“拉小+29中”。
在2023年1月17日成交過一套它的學區房——怡景花園的二手房,價格欄顯示“暫無價格”。
這些“暫無價格”,實際上是成交價超過10萬/㎡。在此之前的幾年,這類學區房價正值巔峰,比2023年的價格不知道貴了多少。
到了2024年以后,南京的學區房價出現了大跳水。
2024年1月26日,成交了怡景花園一套68.17㎡二手房,成交價338.8萬,成交單價僅4.97萬/㎡。
學區房和高峰時期相比,房價已經是攔腰斬了。
想一想,如果我當年為了小孩上學首付五成買了這個學區房,房價攔腰砍之后,首付款已然跌沒了,學區房也從資產變成純純的負債。
而且買了學區房的“雞娃”家庭,不代表就能簡單的把娃安心的交給學校,自己當甩手掌柜。往往是老婆全職帶娃,參加各種的興趣班和補習班。
想要讓娃能學的好,相比金錢上的付出,家長在時間、精力、耐心的付出是沒有上限的。
相信有人會說相比上國際學校,買學區房肯定沒有高額的學費支出。
以南京的國際學校為例,基本上每學期3萬左右的費用,一年保底6萬。但上了國際學校的家庭一般很少有出來報興趣班的,因為國際學校一般會開設各種各樣特色課程,如高爾夫、擊劍、馬術、戲劇、曲棍球、冰球、游泳、攀巖......
但只是買了學區房的中產家庭,往往在學校之外還要給娃報很多的課外班。
譬如說,大家都知道課外培訓貴,但是你們知道,究竟有多貴嗎?
小學階段的課外輔導,1小時,800!
一節跆拳道課,一雙阿迪!
一節鋼琴課,一晚度假酒店!
一節數競課,一套海藍X謎!
所以我前面說買中產學區房“雞娃”,其實才是返貧的大殺器。
國外的經濟學家做過研究,經濟不平等程度越高的社會,越會“雞娃”,“雞娃”帶來的經濟回報更高。
中國的“雞娃指數”要高于國際水平,在中國收入高的地方,教育回報比較高。
曾經享受過教育紅利的中產們,也因此會對“雞娃”產生執念,學區房成了一項躲不開的投入。
但是,學區房還有未來嗎?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當下的應試教育,不是一個培訓機制,而是一個篩選機制!
以前是,只要你努力,成功的人生路徑可以復制。
可以一路從小鎮青年,考入名牌大學,畢業到大公司拿高薪,買房結婚留在大城市成為中產。
現在就算你考上了一個不錯的學校,也不一定能找到像樣的工作。說白了,沒有資源,好的就業機會的就那么多,大家爭來爭去最后只剩下內卷。
同時學歷的含金量也開始褪色,甚至有人把它比作孔乙己脫不下的長衫。
所有當教育開始走向內卷,中產有時候也很無力。
哪怕是清華大學的老師,也不得不承認自家孩子就是一個普通人乃至學渣的事實。
吐槽歸吐槽、埋怨歸埋怨,但在看清現實、面對現實之后,只能去接受現狀,我們還需要面對,學區房還有未來嗎?
買了高價學區房,未來下一代也順利考上了名牌大學,最后花了幾百萬,大學畢業后干的是不需要學歷門檻的工作,月薪拿幾千塊。
這讓你給下一代從小到大的教育投入,已然從資產變成了負債!
既然說,當下從小鎮做題家躍升到城市中產的老路走不通,何不開辟新賽道。
最近“中專女生姜萍爆冷拿下數學競賽全球12名”沖上微博熱搜第一,除了正常的獵奇之外,大家也想從中專女生姜萍的經歷里,找到培養自家孩子的新路徑。
姜萍的專業是服裝設計,對數學卻十分著迷,她花了兩年業余時間,自學偏微分方程。最終在強手如林的數學競賽中,她脫穎而出,拿到全球排名12的好成績。
想來姜萍是沒有享受過學區房帶來的福利,不然也沒理由放棄好的高中上中專吧。人生的賽道不止一條,是興趣讓姜萍找到了新賽道。
最后希望中產們,不要亂投資,哪怕是投資下一代的教育。不想作死,就和學區房、“雞娃”離得越遠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