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我盯著這臺機器
上面主要有4個數據。
我的花了10塊錢掃碼的折疊床,
正對著這個機子,
每隔15分鐘,
我看一次它們。
再上一次這么反復盯著同一批數據,
看了又看,是在2009年10月的金沙江路,
某個廁所會漏屎水的小區14樓,
同一批數據,我不斷變換著算法,
然后運算,
讓它生成一堆新的數字。
就這樣調整來調整去,
我寫出了,我人生中第一篇英文的論文。
然后沒多久,我厭煩了這個充滿數字的,
一眼到頭的工作和生活。
我跟自己說,我想逃離這個不斷鞭笞數據和為了得到星星而不斷旋轉(線性代數的概念)的世界。
我花29塊錢,在虹橋火車站,
搭上了隨便一趟動車,
去了一趟蘇州。
我不知道去蘇州干什么,
但是它是一種最廉價的,
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的逃離。
蘇州的天已經有一絲秋涼,
我在去平江路的公交車上,
接到了來自佛山的電話。
“嘉嘉啊,(我是)婆婆啊~你最近點啊?”
“婆婆,我去左蘇州啊。”
“你幾好啊嘛,婆婆雖然好少同你打電話,但系成日會掛住你噶。”
一瞬間,不聽話的眼淚徑直地垂直地落下。
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沒有心有靈犀,但是我知道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會無條件地愛你,疼你,接納你的一切。
那是一個無論流浪到世界各地,都能回得去的地方。
那就是,我的婆婆(popo,第二個字要用第一聲讀,才是自己家的親婆婆)。
而如今,儀器的另一頭,那一堆連著她的管子們,正在用數據的方式,告知我:距離那個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永遠離開你,還有多少公里。
那一晚,我在快速運算著每個數據的平均數,標準差,以及是否有數據成為outlier。
這是12年來,再一次盯著一臺生成數據的儀器,看到某些區間內的數字,出現的時候,讓我充滿了安全感。
嘉嘉
寫于2024年1月19日,西雙版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