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金鳳區閱海萬家F3小區1樓業主
周女士
因物業新裝的一處監控設備
陷入困擾
她認為該設備
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
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周女士向記者講述,5月13日晚她回臥室休息時,察覺到一股異常強光。
次日,周女士發現,自家窗外綠化帶新裝了一處監控設備,其拍攝角度令她難以接受。
“這個監控高度和輻射面,將我的廚房、臥室、衛生間完全籠罩。臥室窗戶正對著監控。晚上監控燈光時不時就亮好一陣,根本遮不住,無法正常休息。衛生間淋浴區也被監控直視,我感覺洗澡時,隱私全無,心理上感覺崩潰。”
周女士無奈地說道。
“發現問題后,我立即聯系物業反映監控攝像頭設置不合理的情況,然而物業工作人員稱安裝監控是為了‘保護’我。”
這一解釋,無法讓周女士信服。
周女士前往監控室查看,發現兩個鏡頭的監控畫面中清晰呈現出自己家多處生活場景,當她試圖拍照留存證據時,遭到監控室工作人員拒絕。
“我要求物業必須拆除該監控。”周女士表示,自己整日處于監視之下,無法正常生活,監控的強光還造成了光污染,侵犯了自己的健康權和隱私權。
現場,北京市恒圣(銀川)律師事務所律師齊圣楠查看了周女士家與監控設備設置的相關情況后,對周女士的訴求,做出了法律解讀。
“周女士作為小區業主,向物業公司繳納物業費用并簽訂了物業服務合同,雙方建立了物業服務合同關系。”維權律師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物業公司有權在小區內設置監控視頻以保證小區內財產和人身安全。“就此次事件而言,如果監控視頻確實拍攝到周女士的居住環境及生活畫面,物業公司就涉嫌侵害了她的隱私權,周女士有權要求物業公司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或對監控視頻的位置進行調整或清除。”
經記者聯系,該小區物業項目經理秦先生來到了現場。
針對周女士對于監控的質疑,秦先生解釋道:“此處設置監控并非用于‘監視’業主,而是因為周圍多棵十多年樹齡的香花槐樹此前遭到惡意破壞,為保護全體業主的公共利益才采取此措施。”
維權律師現場詢問后發現,該監控為臨時加裝,未向金鳳區公安分局報備。
“根據《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公共區域加裝視頻監控必須向當地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報備,否則業主可進行投訴舉報,要求拆除或改正,從程序上講,此次監控安裝不符合規定。”
隨后,記者、維權律師、周女士與物業相關工作人員一同來到小區監控室查看錄制畫面,發現周女士的居住情況,包括衛生間、廚房等畫面均在監控范圍內,站在臥室時人影也清晰可見。
維權律師認為:“該攝像頭如果長期設置在此處,確實侵犯了周女士的隱私權。周女士有權要求拆除攝像頭,并可要求相應的精神損失賠償。”
“如果確實影響到業主生活,會立即對攝像頭進行整改,調整位置和方向,保障業主生活舒適性和隱私保護性,同時前往公安機關報備,完備流程。”物業項目經理秦先生承諾,“在此期間暫時關閉攝像頭,待手續辦完、調整好角度后再投入使用 。”
維權律師也提醒周女士,作為1樓住戶,可在窗戶貼防窺膜,或加裝防偷窺窗簾,保護自身隱私。
“根據《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個人不允許在公共場所加裝監控設施,物業公司作為小區管理者雖可加裝,但必須到公安部門備案。在設置小區公共區域視頻監控時,物業應當合理調整拍攝區域,避免侵犯業主隱私,也可將畫面進行公示,同時要做好日常管理和檢查,調試畫面角度,合理確定采集范圍,設置顯著提示標志,并做好視頻資料存儲管理,防止泄露。”
維權律師說道。
記者:劉懿薰 郭振
編輯:王瑜婧
審核:申亮
監制:孫磊
近日熱點短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