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名為“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的場合,某媒體大咖也是論壇發起人的一席發言,不出意料把自己送上了熱搜。
筆者不在現場,未得親聆高論,但據網上露出的消息,該大咖在發言中“內涵”了某自主品牌,雖未提及名字,但都聽得出來話有所指。
懟人還不帶臟字,這就叫語音藝術,顯出了高知的功力,如果是不明就里的吃瓜群眾,少不了一鍵三連點贊伺候;而了解個中曲直的圈內人,則看懂了背后的玄機——當年因報道失實與對方對簿公堂,最后敗訴雖未蝕財卻折了面子,敢情車企當年的高抬貴手,并沒有換來大咖的一笑泯恩仇!
作為一個媒體人,保持客觀、中立原是從業基操,一旦被情緒裹挾,再卷入一些利益紛爭,說話做事就難言公允。好比這次在公開場合的含沙射影,再大義凜然,都難逃挾私泄憤的嫌疑。
據說,同樣由他一手操辦的某項汽車大獎,不知何故,多年來和被他“內涵”的品牌始終絕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評選自有其評選的標準,咱不能因為心儀的品牌或車型未能獲獎,而質疑其含金量,這不符合疑罪從無的精神。哪怕近幾年,該品牌已成為全球新能源銷冠,旗下車型更是長期霸榜各細分市場銷量榜單,人家照樣不給你頒獎。好在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用腳投票的消費者,已經通過真金白銀的購買行為證明:當賣獎鬻爵成為一門營生,這獎拿不拿也無所謂!
軒轅,是上古傳說黃帝的名號,也指車辀,《戰國策·趙策二》有語:前有軒轅,后有長庭……這么正能量的一個名字,用作獎項名稱,當如洪鐘大呂正大莊嚴,如果淪為牟利的道具,以收益多寡論親疏,不免埋汰了盛名。
聽說還有軒轅大學,盡管被定性為“野雞大學”,如能不忘初心,為行業交流提供平臺也算功德一樁,如是拉山頭,搞圈子,順便創收斂點財,拜托改名叫俱樂部才更貼切。
古語云“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道即底線、即規矩,汽車媒體作為汽車產業生態的一環,當守住底線有所為有所不為,尤其是在中國汽車產業由大到強的攻堅時刻,少做那些親痛仇快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