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廣東游客盧女士一家乘坐高鐵抵達山西大同,因孩子在列車上將兒童手表裝入干凈的紙質垃圾袋后遺忘,次日通過定位發現手表仍在大同南站被當作垃圾處理。經撥打12345市政服務熱線后,大同兩名環衛工人在高溫下花費4小時,徒手在約8噸垃圾中成功找到遺失手表。
此事雖贏得游客及部分民眾稱贊,但也引發了網友關于“是否值得”和“環衛工人權益”的廣泛討論。
盧女士回憶稱,孩子在列車上玩耍時將手表放入一只干凈的紙質垃圾袋,列車到站后遺落車廂。
出站后她立即報警求助,利用兒童手表的定位功能發現手表位置仍在大同南站,推測已被當作垃圾處理。第二天,她預約去云岡石窟旅游,但因手表未找回感到焦慮,遂撥打12345熱線請求幫助。
隨后,大同環衛部門調派兩名環衛工人在烈日炎炎下,徒手在數噸垃圾中反復尋找。最終,在4小時后,手表被成功尋回。盧女士對環衛工人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謝,并曾試圖以紅包表達謝意,但被對方婉拒。
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肖志剛表示,類似幫助市民尋找失物的舉動并非首次,是環衛工作的一部分
。“做啥是值,做啥不值?這是我們該做的事情。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們肯定去做。”他強調,不應把此事過分拔高或貶低。
然而,這起事件一經報道即引發網絡熱議。部分網友質疑是否有必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尋找一塊兒童手表,有人擔憂環衛工人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勞作是否得到應有的保障和補償。
也有聲音提出,公共服務應綜合考量成本與效益。有人建議此類額外搜索工作可由失主自行承擔費用,或者環衛工人應獲得相應的加班報酬。
公共管理專家指出,公共服務中平衡群眾需求與資源配置是挑戰。雖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基本原則,但任何行動都應考慮合理的成本與效益。若無限制響應所有訴求,可能導致公共資源浪費及工作人員負擔過重。
此次環衛工人為尋找手表所做的額外勞動,既體現了責任心,也暴露了基層工作人員在高溫等惡劣條件下的勞動強度和潛在權益保障問題。相關部門應完善加班報酬機制,確保工作人員的合理權益。
當天匯率
1 美元=7.17人民幣
美國同城分類信息網免費發布平臺!
點擊下方原文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