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主子好,每周一叨,理性開炮,我是叨主周一叨。(全文3分鐘)
昨天北京新政落地,但不出所料,毫無誠意,打了多少人的臉?!
這就像剛過門的小媳婦等漢子,左等右等,等熬困了眼,人是終于來了,但結果就像“宋江的軍師智多星——無用啊”。
之前我就說過“北京一定讓你失望”的論點,強調北京絕不會像上廣深一樣,洞門大開,政策出盡,以吸引外來客購房。
當時,遭到了一批網友的口誅筆伐,現如今看,打了多少人的臉。
但北京樓市新政的推出,也并非完全沒有意義,至少補足了“北上廣深”四兄弟戰線聯盟的最后一塊拼圖,也將5.17新政的高層救市戰略作了事實性的落地。
這再次說明,在全國上下救市的總計劃里,每個城市都不能“擺爛”,必須給我支愣起來,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于是,“京爺”顯然就是后者。
所以,整體來說,這次北京樓市新政屬于正常的需求調解,是僅針對北京市戶籍家庭的改善性需求的調整,還遠遠達不到救市的標準,所以,大家根本不必恐慌會由此帶來的房價拉升。
為什么我這么篤定呢?
首先,看下供應端,根據5月11日,北京市住建委發布《2024年北京市住房發展年度計劃》的通知,本年度計劃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7萬(間),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8萬套(間),年度計劃供應商品住房約600萬平方米。供給端相對較為充足。
其次,看下需求端,截至6月25日,北京新房成交2512套,二手房成交11071套。看出來沒?二手房成交幾乎是新房的5倍,可以說是國內二手與新房成交差距最大的城市!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北京已完全成為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中的交易邏輯,可以有充份的條件放棄外來人口對樓市的加持和支撐。
而這也就帶出了第三點,從城市定位來講,北京就是要成為最簡單純粹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而經濟中心,干脆就是讓上海領銜,廣、深擔當。
基于此,目前北京市所有政策的制定都必須考慮“京津冀一體化” 的國家戰略,即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而且這對北京來說一項長期工程。
所以,你之前看到的,北京成立通州副中心行政區是為了往外轉移人;百年大計的雄安新區的成立是為了往外轉移人;各種小攤販、小商戶的集中整頓,也是為了往外轉移人。
而以上,也就是北京新政如此溫和地放出,如此不緊不慢地推出的背后邏輯。
所以,一句話總結:北京樓市新政的推出并無深意,也并非其他人鼓吹的樓市即將要拉升,更不會影響全國樓市的市場格局。
不過,說到這,大家也要明白一個道理,當一件商品不急于向大眾銷售的時候,那必然是稀缺產品;當一個市場不需要人隨便進來的時候,那也必然是稀缺市場。
而稀缺,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我是一叨,下次再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