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史密森尼協(xié)會真不愧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體系,收藏的稀世珍寶看的人眼花繚亂。
之前,J先生給小伙伴介紹了藏在史密森尼博物館的世界上最大、最優(yōu)質的寶石級紅寶石——卡門.露西亞紅寶石、263克拉的拿破侖鉆石項鏈、詛咒纏身的“希望藍鉆”等一系列擁有傳奇色彩的珍寶。
(相關閱讀:140000000件藏品中脫穎而出,紅寶石中傳奇王者:卡門露西婭紅寶
生孩子獎勵263克拉鉆石項鏈?這個法蘭西第一帝國的“霸總”真壕
藍鉆中的傳奇王者!4次被拍賣,多次被盜竊 ,如今和主人一起消失)
如果你以為這些就足以鎮(zhèn)住場子了?
那你可真是太小看史密森尼博物館的實力了!
今天,我們的“博物館中的傳世珍寶”系列,要給小伙伴們介紹的同樣是藏于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枚重達67.89克拉的維多利亞-德蘭士瓦鉆石。
它雖然呈棕色調,在一眾色彩繽紛的彩寶中并不是很顯眼,但它卻是寶石界最早的“大明星”,因頻繁展覽和登上好萊塢電影,讓自己的身價翻了數十倍,并在珍寶云集的史密森尼博物館中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
棕色鉆石中的傳奇:德蘭士瓦鉆石
說起世界上最早的鉆石供應地和開展鉆石貿易的國家,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印度。
像J先生之前給小伙伴們介紹的攝政王鉆石、奧爾洛夫鉆石、德累斯頓鉆石、桑西鉆石等世界名鉆,皆出自印度的戈爾康達鉆石礦區(qū)。
(相關閱讀:全球最頂級的鉆石之一,沾滿血腥與詛咒,拿破侖卻對它愛不釋手
德累斯頓綠鉆:綠鉆中傳奇王者!驚天大劫案中逃過一劫的幸運傳奇)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枚維多利亞-德蘭士瓦鉆石,并非產自印度的戈爾康達,而是和世界之最:重達3106克拉的庫里南鉆石原石一樣,皆出自南非德蘭士瓦的Premier Diamond Mine(第一鉆石礦)。
南非Premier Diamond Mine(第一鉆石礦)
關于Premier Diamond Mine(第一鉆石礦)的建礦歷史,J先生在文章3106克拉!世界第一大巨鉆!被一分為九的庫里南,件件是傳世珍寶中曾經介紹過,礦主托馬斯·庫里南眼光獨到,在南非德蘭士瓦的首都比勒陀利亞市外小鎮(zhèn)上的一個不起眼的農場上,發(fā)現了這個出產高品質、大顆粒的稀有鉆礦,并將其打造成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鉆石礦區(qū)。
礦主托馬斯·庫里南
1951年,一枚重達240克拉的棕鉆原石,在Premier Diamond Mine(第一鉆石礦)被開采出來,為了紀念它的開采地,這枚鉆石最初被命名為“德蘭士瓦鉆石”。
最初,這顆香檳色的鉆石被切割成75克拉的梨形鉆石,損失了165克拉,但由于這顆鉆石的底部稍深,因此,亮度并不如預期那樣明亮。
為了能夠完美展現這枚棕鉆的火彩,這枚鉆石進行了二次切割,重量再次損失了7.11克拉,只剩下67.89克拉,擁有116個刻面,鉆石的亭部變得更淺,亮度較第一次切割大幅提升。
看到這兒,可能會有小伙伴感到疑惑:棕色鉆石在彩鉆中最不起眼了,即使克拉數再大,火彩再好,似乎也達不到常駐史密森尼博物館的級別吧?!
的確!
棕色鉆石,由于曝光在氮中的時間不同,顏色會呈現出淺棕到深棕等不同的色調,可以說是彩鉆家族中最低調的存在。
Scarlett johnson 訂婚戒指
早期的棕色鉆石,由于產量相對較大,主要被應用于工業(yè)領域,價值非常小。
后來,棕色鉆石在有心之人的運作下,開始頻繁的在博覽會亮相、博物館展覽,就連許多珠寶大牌的高定系列中也有棕色鉆石的身影。
臺灣珠寶設計師Anna Hu 棕色鉆石項鏈
就這樣,憑借著巧妙的營銷,棕色鉆石的身價一步步被抬高。
而這枚“德蘭士瓦鉆石”之所以能夠“闖進”史密森尼博物館,除了大環(huán)境的變化,與它本身杰出的屬性也密不可分。
1997年,美國寶石學院(GIA)對這顆鉆石進行了評級:它的顏色分類為“棕黃色”,這種顏色并非雜質造成,而是由于晶體在形成過程中發(fā)生了扭曲,凈度等級為VS-2,是典型的Type lla型鉆石,在棕色系鉆石世界排名里,位列第六。
棕色系鉆石世界排名表
寶石界的“大明星”
即使這枚德蘭士瓦鉆石擁有杰出的品質、驚人的重量,但要想在戴比爾斯控制的白鉆市場上,賣出個好價錢,并非易事。
但這可難不倒這枚鉆石的擁有者,他開辟了一條很新的珠寶營銷賽道。
1952年,在賽·恩菲爾德執(zhí)導的美國電影《Tarzan's Savage Fury》中,女主角多蘿西·哈特在片尾處佩戴了這枚德蘭士瓦鉆石驚艷亮相,自此,這枚德蘭士瓦鉆石便成為了寶石界的“大明星”,成功出圈。
后來,這枚德蘭士瓦鉆石開始頻繁的出現在各大好萊塢影片中,并在美國、加拿大等博物館中進行公開展覽,無數人慕名前來參觀,身價更是翻了數十倍。
1976年,這枚德蘭士瓦鉆石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辦的一場拍賣會上亮相,來自于美國的木材大亨倫納德.威爾金森以43萬美元的價格將其收入囊中。
為了給妻子維多利亞一個驚喜,亨倫納德.威爾金森委托Beumgold Brothers Inc .為這枚稀世珍鉆設計一條項鏈。
項鏈的主體是由66顆圓形明亮式切割鉆石鑲嵌而成,左右兩側各點綴5個鉆石打造的流蘇,每個流蘇上都鑲嵌有圓形、梨形、馬眼形鉆石,項鏈的最下方鑲嵌的便是本文的主角:德蘭士瓦鉆石。
簡單粗暴的設計風格,隨著身體自然擺動的流蘇設計,使得整條項鏈看起來既大氣又奢華。
他的妻子維多利亞在收到這條項鏈后,更是愛不釋手,成為了珠寶箱中最為耀眼的存在。
后來,也有不少人找到了倫納德.威爾金森夫婦,希望能夠以高價收購這枚鉆石,但都被婉拒了。
1977年,倫納德.威爾金森夫婦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將這條鑲嵌有德蘭士瓦鉆石的鉆石項鏈捐贈給史密森尼學會的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唯一的要求便是在項鏈的名字前加上妻子維多利亞的名字,即:維多利亞-德蘭士瓦鉆石項鏈。
現如今,這條維多利亞-德蘭士瓦鉆石項鏈正安然的躺在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無聲地訴說著自己曾經的光輝歷史。
J先生說:
從最初毫無價值的工業(yè)鉆石,到如今躺在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中的稀世珍寶,這看似前途渺茫的道路,卻在維多利亞-德蘭士瓦鉆石的精彩演繹下,給人帶來無限的希望與驚喜。
珠寶有故事,關注珠寶匠,帶你了解更多珠寶背后的傳奇。
注:本文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推薦閱讀:
4936顆鉆石鑲嵌,這頂歐洲“最奢華珠寶”,竟把沙皇壓出頭疼病!
海南核電養(yǎng)出14mm大澳白?快先來看看澳白是個啥!
紋樣分男女?當珠寶遇上流傳2600年的羅馬柱,演繹古希臘巔峰之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