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無論是實力企業還是個人經營者,其生存壓力日益繁重,不少人歸結于大環境及網絡平臺的競爭,使其不同行業內卷嚴重,反觀如今互聯網的狀態,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除了企業間的內卷外,如今的招聘市場也是內卷的特別嚴重,讓我們一起看下企業在招聘平臺的亂象。
亂象一:來者不拒式
在各個招聘平臺,發布招聘的人有公司前臺人員、財務人員、人事、助理等等,當然,這些招聘人員只要代表公司就行,他們在招聘時候不會給你講太多,常說的一句是“有時間來公司應聘下”,于是,在約定的某個時候,通常會有多個求職者來應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前去應聘接待的人,一般在公司沒有多大的話語權,無法有直接的決定權,因此,大多數第一次應聘的時候往往見不到負責人。
解說:通過統一時間面試,間接使求職者感到公司一種高大上,同時,人多時候的應聘,更會凸顯招聘者的人設,給求職者帶來一種心理壓迫感。
亂象二:重復跑腿式
前面說了,由于發布招聘崗位的人員一般不是公司負責人,在求職者到公司應聘時后,一般公司對接人只是了解求職者大致情況,并與求職者闡述下公司的情況。
之后,對接人會告訴你等消息,會把相關求職人的信息傳達到部門負責人。這次,由部門負責人與求職者深入交流求職者崗位工作問題,如果你以為到這里就完事了,那么就錯了。一些部門負責人會告訴你,會把情況反饋給總經理,于是,讓求職者等信進行第三次面試。
解說:一而再,再而三的讓求職者跑腿,一是求職企業慎重考慮的時候,他們有一個過渡緩沖期,看是否還能遇到更合適的求職者。另外,這樣的做法是為了讓求職者在某些方面妥協。
亂象三:平臺企業招聘薪資水分大
用人單位在第三平臺,往往會以高工資展示吸引人,而當求職者進行面試后談待遇,其待遇結果一般會大幅縮水,特別是高工資的崗位,其縮水程度更嚴重,如果與用人單位理論,往往會根據后期能力越大,工資越高的方式進行搪塞。
亂象四:畫大餅模式
在求職者求職時候,不少單位負責人會進行畫大餅方式給予描繪藍圖,要知道,求職者看重的不僅僅是藍圖,更需要現實的金錢支撐,畢竟拿到手里的才是真的,所謂的藍圖有些空無縹緲。
說實話的,沒有能力就沒有話語權,像是上面的亂象,可以說是一種變相的違規操作招聘,雖然不會涉及到法律法規,但違背社會良知還是站得住腳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