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昔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是這么寫的,同時代的崔顥寫的是“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馀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都是寫的黃鶴樓。
我此刻身在武漢,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來了這兩首唐詩。跟先賢神交,自是別一番滋味!那叫一個“爽”字了得。不太喜歡故弄玄虛,喜歡的是質樸自然。人活著,本就應該如此,本色做人。
確實,武漢這里景觀與人文遺跡很多!大約六年前,我也是來這里辦簽證,等待一周。就把武漢跑了個遍!江漢關是英國人建的,替清政府收稅!長江過往船只得給他們交稅,真的是令人氣憤!清政府無能到這種地步。“八七會議”舊址,當時已經非常危險,汪精衛叛變,到處在殺人。這個會議之后,決定武裝反抗!“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就是在這個會議上正式提出來的。
蛇山上有很多烈士墓地,很多來自各地的仁人志士犧牲于此地。其中就有向警予女士,她剛從蘇聯回來不久。武昌起義紀念館,那是打響推翻清朝統治的“第一槍”!史稱“武昌首義”。武漢鋼鐵廠,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型工業企業,“洋務運動”時期由張之洞歷盡艱難創辦起來。當時辦洋務運動,有“南張北李”之稱,北面是指李鴻章在天津辦洋務。珞珈山是武漢大學所在地,景色非常優美。東湖碧波蕩漾,幽靜清澈,樹影婆娑,景色宜人。漢陽有軍工廠,也是近代建起的工業基地,著名的步槍“漢陽造”就出產于此。
漢口至今遺存“萬國建筑群”,西方建筑眾多,其中有很多是銀行。長江與京漢粵漢鐵路,使得這座城市水陸交通方便,九省通衢,商賈云集。這座城市本質上是一座商業城市,因為通商而發達興旺起來。與上海南京重慶由長江而聯系起來,構成重要的“長江經濟帶”,在歷史上都有著重要地位。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蘇友好時期,蘇聯援建的156個大型工業項目之一,從此南北交通得以順暢貫通,在那之前,火車車皮是靠輪渡過江的。漢江是重要支流,由此匯入長江,故而地理上形成“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建城史三千余年,歷史上就有“兩湖熟天下足”一說,是著名的魚米之鄉。“荊楚文化”在歷史上占有舉足輕重地位,是華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極目楚天舒”,這座城市我來過很多次了,也有我童年的美好記憶。希望國家好,希望武漢好,美麗江城,充滿著委婉浪漫與不屈奮進的情懷,這是一座如詩如畫如歌的城市!文化底蘊的厚重,讓這座城市充滿魅力,回味綿長!(李倫隨筆于2024-6-30武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