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全球玩家可以直觀感受到“彩鷂櫛春風”的濃濃中國風情,以第一視角體驗中國傳統舞獅元素:跳躍、蹲樁、打滾......近來,優質國產游戲IP讓海外用戶也“上頭”。
《原神》截圖 圖源網絡
無論是應用商店的評論區,還是相關游戲論壇的討論區,都有來自海外用戶對于國產游戲的認可。甚至有玩家表示被游戲中的地圖吸引了,想親自到中國旅游看看。
游戲出海已經成為各大網游公司成績單中的“顯眼包”。在出海競爭日漸白熱化的“文化賽道”,游戲憑什么“乘風破浪”,出圈海外?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教授史安斌在接受中新社“庖丁解news”采訪時表示,國產優秀游戲IP在人物設定、背景設計與場景描繪等多方面實現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游戲化”加工與展演,既實現了文化雜糅的傳播效果,也為“動畫化”的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賦予時代新生。
網絡游戲出海優勢在哪兒?
01
打造幻想世界,與“Z世代”對話
游戲是眾多“Z世代”群體的興趣愛好,也成為打造沉浸式體驗、潤物無聲傳播傳統文化的最佳媒介之一。
《原神》截圖 圖源網絡
史安斌表示,游戲的獨特優勢在于它通過“游戲語言”,允許玩家在“長線運營”的過程中參與并影響故事的發展,形成長時間的交互。甚至在流入市場之后,游戲還可以通過內容更新和版本迭代的方式來與時俱進,根據用戶、市場等反饋意見不斷修正其敘事內容和方法,這種參與感是此前的媒介形式難以比擬的。
但若想距離年輕人更近,還需要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世界、看文化,這種身份的認同感意味著需要我們去換位思考、感同身受年輕人的想法。
如《原神》的《神女劈觀》視頻中,一句“再添一筆,說與眾人聽”傳遞了年輕人通過自己的視角觀察世界,述說新故事的一種思維方式。
02
融合傳統文化,中國特色引關注
對美的向往、對快樂的追求,是全人類的天性。從自然風光到人文建筑、從服飾到習俗、從角色到故事,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游戲的搭建及開發過程中,是國產游戲能夠吸引全球玩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崩壞:星穹鐵道》圖源網絡
“成功出海的國產游戲IP在人物設定、背景設計與場景描繪等多方面實現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游戲化’加工與展演。”史安斌說,這些游戲IP充分融合了多重文化符碼,為“動畫化”的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賦予時代新生。
《原神》璃月 圖源網絡
它們巧妙地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基因和一些“國際化”“游戲化”的設計理念,使其既具有中國特色,又易于被不同文化背景的受眾接受。
網游出海如何“乘風破浪”?
面對“不出海就出局”的市場環境,國產游戲品牌是如何“乘風破浪”的?
01
根據語境進行本土化改造
成功的文創產品都要自帶文化內核,否則很難有生命力和穿透力。所以文化本身也是一個精品IP的內核與靈魂。在游戲IP中,“文化”不僅體現為對本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創新,也表現在對于其他文化的觀照與理解。
《Puzzles & Survival》 圖源網絡
如三七互娛推出的《Puzzles & Survival》選擇了歐美熱門的“末日”題材,這一設定有助于迅速打開歐美市場。另外,在春節等特殊節日,尤其是歐美玩家比較看重的圣誕節、復活節、情人節等,游戲都上線了專題活動,進一步貼合本土市場需求。
史安斌指出,成功的文創產品在進入海外市場時,會采取“格式許可”的本土化策略,包括語言翻譯、文化習俗適應等,以更好地適應目標市場。然而,中文語境普遍高于其他語言,在翻譯過程中,既要注意語境的差異,又要適當保留中文(特別是古典詩詞)語言特色,同時還要兼顧海外不同用戶的接受問題。
02
構建開放的游戲世界觀
縱觀近年來成功出海的國產游戲品牌,不難發現,它們并未刻意強調“文化走出去”,而是以開放世界的形式,讓受眾在好感傳播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完成了文化的接收。
史安斌強調,切不可盲目地認為中國游戲出海,便“全然”是中國文化的走出去,或是將這種“一元論”的文化想象添置在兼具跨文化傳播屬性、商業盈利目的與游戲屬性的中國游戲出海上,恰恰相反的是,需要以“文化雜糅”的視野來觀照這一現象。
寓教于樂,游戲不止娛樂
01
“游戲+非遺”跨界聯動
隨著中國游戲產業的飛速發展,游戲逐漸成為了新型文化載體之一。不少游戲創作團隊在推出游戲產品時,會選擇與民俗、非遺等傳統文化相結合,以中華文化為依托打造精品內容,用游戲講好中國故事。
《流光拾遺之旅》圖源網絡
2023年春節,米哈游旗下游戲項目《原神》推出長期非遺保護和傳承項目《流光拾遺之旅》,用非遺的形式展現《原神》璃月地區的仙家傳說與市井生活。通過尋訪七位非遺傳承人,拍攝木版年畫、內畫、龍泉青瓷、顧繡、麥稈畫、蛋雕、金銀細工七項非遺技藝,復刻了《原神》游戲中的角色與場景,實現“游戲+非遺”跨界聯合,在海內外青年玩家群體中掀起了解“非遺”文化的熱潮。
《劍網3》自貢燈會主題街區
《劍網3》也與唐宮夜宴、自貢燈會、泰山皮影、蘇州蘇繡、余杭紙傘、鳳翔木板畫等傳統文化或非遺進行了跨界聯動,讓游戲成功化身為傳統文化的數字載體。
《劍網3》聯動非遺鳳翔木板畫 圖源網絡
02
健康的游戲觀念不可少
“確保游戲內容健康向上,避免暴力、色情、賭博等不良內容,對青少年玩家進行正面引導。”
史安斌提出,游戲廠商可實施年齡分級制度和防沉迷措施,保護青少年玩家的身心健康。這也需要相關部門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游戲內容和市場進行監管;對學校而言,應培養學生合理使用游戲的習慣,教育學生識別不良游戲內容;家長則需要承擔起監護責任,引導孩子形成健康的游戲觀念。
他還強調,在用戶隱私方面,要尊重并保護用戶的個人隱私,合理收集和使用用戶數據。此外,游戲廠商也可以積極投入到嚴肅游戲賽道的開發中,探索游戲和更多社會功能如教育、醫療的結合,從而更好地踐行科技向善。
作者:尹珮瑤 魏園
編輯:吳雪菲
責編:吳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