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寒潮中,特斯拉逆勢開出天價招聘中國儲能銷售人才,殺入中國競爭對手的大本營,暴露出其戰略規劃與野心。
在這里·讀懂儲能
文/王佐編輯/楊倩
來源/儲能嚴究院
圖源/特斯拉
「儲能嚴究院」獲悉,特斯拉正在為中國儲能業務部門招兵買馬,分別是常駐北京的BD及銷售,以及上海的項目經理(PM)/項目工程師(PE)/電氣崗位等。
來自特斯拉官網的信息顯示,其Megapack儲能業務部的業務拓展經理、項目經理、項目工程師等職位被打上了“急聘”標簽。
其中,業務拓展經理(BD)最高月薪區間在60k-75k,即年薪高達90萬元,達到了業界最高水準,是寧德時代同等崗位薪酬的2-3倍。
相關人士表示,上述崗位不僅需要專業能力優秀,還需掌握嫻熟的英語,優先考慮儲能/風電/光伏/電力等行業資深人才。
獵聘招聘崗位明確,這些高薪崗位大都需要5-10年經驗,這意味著,特斯拉將不惜代價從中國同行中挖走資深人才,首當其沖的將是頭部企業,如寧德時代、比亞迪、陽光電源等。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迄今為止,特斯拉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裁員,全球員工已縮水近2萬人,裁員幅度高達14%,馬斯克甚至一度解散了超級充電團隊。
事實上,相較2023年底特斯拉在獵聘共計開放了1225個職位,截至發稿,在招崗位僅166名,一年內招聘需求縮水近90%。
一面裁員,一面招聘,特斯拉究竟意欲何為?
01
醉翁之意
招聘與裁員,作為一家公司戰略擴張與收縮的AB面,均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與此同時,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Megafactory也有數十個崗位持續開放中,包括儲能焊裝設備工程師(機器人)、儲能設備助理經理(涂裝/總裝)、儲能返修技師-焊裝、儲能設備自動化工程師(機器人)、儲能測試設備工程師(電池/總裝)、儲能電池測試工程師(EOL)等。
△特斯拉最新招聘儲能崗位一覽。數據來源:獵聘/制圖:儲能嚴究院
考察上述招聘崗位可以發現,其覆蓋從生產到交付、服務全鏈條環節,特斯拉在中國完成“產銷一條龍”似乎指日可待,從中國蜜里調油的大儲市場分得一杯羹或許也早已寫入了馬斯克的to-do-list。
在招聘職位的英文說明中,特斯拉明確表示,“隨著在上海Megapack工廠的成立,特斯拉能源決心戰略聚焦中國市場。我們需要一位經驗豐富的銷售專業人士,推動公用儲能事業市場業務的增長。”
在中國招聘,卻不用中文,或許正是為了掩飾其太過直白的野心。
具體來看,Megapack業務拓展經理主要職責為,在中國快速增長的公用事業級儲能市場中,識別強有力的潛在客戶并建立銷售渠道;領導公用事業儲能項目的商業談判。要求至少10年以上銷售周期B2B項目的商業經驗、與國有企業成交的良好記錄,同時適應頻繁的國內差旅。其中尤為值得提及的是,該崗位需要有to B經驗。
項目工程師崗位則要求對發電機建設項目、可建性、公用事業要求、國家電力規則以及調試經驗有深入了解。熟悉公用事業應用方面的電氣研究、有承包商工作經驗者優先。
職責主要包括:設計、協調、執行和記錄測試計劃及電網連接;準備設備規格和招標;設計優化和合理性檢查;基于現場的施工監測、審核和質量檢查;故障查找、根本原因報告、SCADA(監控和數據采集)數據分析、保護繼電器事件分析;將經驗教訓納入規范、范圍文件、流程、測試報告模板和自動化的持續改進中;協調銷售工程和服務工程以確保項目成功交付。
項目經理主要負責特斯拉中國儲能項目的項目交付,統籌安全合規的工程設計、施工和調試,全面承擔特斯拉在EPC主合同中的義務,并管理下游EPC分包商,涵蓋項目的所有階段,包括設計、施工、調試和竣工。
理想的候選人應具有管理能源基礎設施項目的實際操作經驗,需了解施工合同、分包合同和投標過程,工程學士學位(土木或電氣專業優先)。
該職位出差要求較高,甚至最高達到50%的工時(主要是國內出差,但偶爾需要國際出差)。
從上述崗位的具體職責可提煉出多個關鍵詞:國內大儲市場、中國公用事業儲能項目商業談判、頻繁國內出差、EPC合同、投標等……
這些名詞拼出了明確的圖景:特斯拉正在悄然染指中國大儲招投標、工程承包市場。
02
儲能狂飆
面向中國儲能市場,特斯拉不斷砸出大水花。
5月23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Megafactory正式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動工,將成為“特斯拉重要的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
2023年4月9日,特斯拉對外釋放興建儲能超級工廠,當年12月22日在上海拿地,僅僅一年多時間的跨度,“特斯拉速度”再度聚焦世人目光。
該工廠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投產,與原計劃2023年三季度開工、2024年第二季度的投產日程表相比,特斯拉Megafactory已經兩度“食言”,投產推遲長達9個月。
這對于追求極致效率的馬斯克而言,或許已經達到了極限,畢竟,晚推遲一天投產,中國對手們占據的市場份額就多一分牢固。
據悉,該工廠為特斯拉在美國之外的首個海外儲能超級工廠,規劃年產儲能電池Megapack達1萬臺,儲能規模近40GWh。若加上美國內華達超級工廠的產能,特斯拉儲能產能將達到79GWh。
中金研報預計2023年全國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到200GWh。這意味著,僅特斯拉一家的產能就將切走20%的份額。
該工廠主要生產大型電源/電網級儲能產品Megapack。
Megapack為特斯拉三大儲能產品之一,2019年7月正式發布。這是一款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大型「充電寶」,專為公用事業和大型商業項目而設計,適用于可再生能源系統、峰值需求管理等多場景,每臺機組可存儲能源3.9MWh,足以滿足3600個家庭一小時的用電需求,目前已部署超過10GWh。
與疲軟的電動車業務相比而言,儲能已經成為特斯拉最為最搶眼的增長點。
特斯拉在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實現了213.01億美元的營收,同比下降9%;凈利潤為11.29億美元,同比下降55%。
特斯拉稱,將加速推出更實惠的車型,但預計2024年銷量增長率仍將顯著下降,這意味著,特斯拉電動車業績將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泥潭。
特斯拉電動車業務雖然在過去三年中一直是其核心業務(占比85%以上),但營收占比卻逐年下滑。在激烈競爭之下,其毛利率已從2021年的29.3%下降到2023年的19.4%。
在電動車“壞消息”頻繁傳來的同時,儲能業務崛起為特斯拉的“黑馬”。
據悉,特斯拉儲能產品目前遍布全球超過65個國家和地區,據「儲能嚴究院」不完全統計,其累計裝機量超過30GWh。
其中,2022年、2023年全年裝機量分別為6.5GWh、14.7GWh。
2024年Q1,特斯拉儲能裝機量狂飆至4.1GWh,儲能業務毛利同比增長140%。今年Q2更是部署了史無前例高達9.4GWh的儲能產品。上半年裝機量已接近去年全年。
回首2023年全年,特斯拉能源發電和儲存收入增加了21.3億美元,同比增長54%,主要受益于Megapack部署的增加。
2021-2023年,特斯拉儲能業務收入從27.89億美元增加至60.35億美元,增長約116.3%,在總收入中的占比也從5.18%提升至6.24%。
雖然特斯拉儲能占比相對較小,卻表現出了相當顯著的增長速度,2023年增長率為54%,毛利率也從2021年的-4.6%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18.9%,略高于總毛利率(18.2%),盈利能力改善顯著。
此外,特斯拉還通過專用能源平臺Autobidder向全球電力市場輸送了超過100GWh的能源。
馬斯克多次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特斯拉儲能業務的增速將遠遠快于電動車業務。
03
勝算幾何?
當前,全球儲能裝機量和中國儲能裝機量都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態勢。
多家咨詢機構預測數據顯示,2030年,全球儲能項目累計裝機容量預計在741GWh~1.6TWh區間,市場規模或超過1萬億美元。
在鋰電儲能的絕對主導下,中國已成為全球新型儲能市場的主陣地。2023年,全球新增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創下新高,達45.6GW,中國占比接近50%。預計2030年,中國新型儲能市場累計裝機規模將超過200GW,2024-2030年復合增長率超30%。
其中,大儲是中國萬億新型儲能市場的最大蛋糕。據GGII統計,2023年中國全年儲能EPC(工程總承包)/系統中標規模超過88GWh。
WoodMackenzie 2023年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全球儲能系統集成商排名中,特斯拉以14%的份額與Fluence并列第二,僅次于陽光電源。
▲圖片來源|WoodMackenzie
在行業高景氣增長的預期下,特斯拉儲能業務2030年裝機目標直指1500GWh。
若要實現這一目標,特斯拉顯然不能忽視中國這個全球超級儲能市場的存在。
但這也是全球競爭最為狂熱的市場,國內儲能市場已經是一片血海,儲能系統報價持續下降,進入0.5元/Wh時代。而特斯拉Megapack均價為2.94元/Wh,并不具備競爭優勢,目前尚未進入中國儲能市場應用端,大部分部署在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
若要進入中國市場,則必須放下身段加入價格戰,特斯拉究竟是保持觀望,還是會添一把火?
這個抉擇或將決定特斯拉儲能業務未來的命運。事實上,特斯拉可謂電動車價格戰的“鼻祖”。憑借著有業界“卷王”之稱的極度高效產能和成本優勢、本土化供應鏈及強勁的出口能力,特斯拉中國超級工廠落地中國五年來,成為了其屢次發動價格戰的關鍵后盾和支撐。
如今,種種跡象透露,特斯拉正在儲能領域重新復制電動車賽道的“鯰魚”游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