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格的這首詞讀來總是讓人動容。究竟是什么樣的人才能寫出如此細膩柔情的詞句?見字如面,文字背后那個翩翩少年又經歷了哪些故事呢?聽我往下講。
納蘭性德字容若,葉赫那拉氏大學士明珠的長子。看過清宮劇的朋友應該對這些名字都不陌生。20歲成為進士,不久又因出身顯赫,列位一等侍衛,多次隨康熙出巡,這是何等的顯貴。不過又十年,他卻猝然常逝,只留下一首首或哀婉或綺麗的詞句,作為他人生華麗的腳注。
據傳,納蘭的初戀是他的表妹,后來因為她被選入宮,就此分別。深宮高墻擋不住清風明月,卻擋住了癡男怨女。他寫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便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一變。”后來家人為他選妻,他便娶了盧氏。這位盧氏生性溫婉又天真爛漫,納蘭本無意,但逐漸日久生情。有一次下大雨,納蘭在屋內看書,卻久久不見盧氏,于是便出門找了半天,最后在后院池塘邊尋到了她。只見盧氏撐著兩把傘,一把傘遮自己,另一把遮著那朵盛開的荷花。納蘭見此狀,怎能不動容?自此,他讀書,她研墨,耳鬢廝磨,好似神仙。但偏偏神仙眷侶卻遭神仙厭。婚后三年,盧氏去世,納蘭的幸福轉瞬即逝。
此后,他寫下了多首經典的詩詞。“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閣,冷清清,一片埋愁地。”“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節,不辭冰雪為卿熱。”他更有一首詞橫空出世,道盡了人間的悲歡。“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讀書消得鋪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好一個“當時只道是尋常”,三言兩語卻點破了世間得失愛恨。隔著時間的洪流,生離死別,遙遙回盼著昔日的平凡瑣事,沒有想到那竟然是最珍貴的東西。
他雖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為人曠達好交友。他與顧貞觀世人樂道,本應順應家族的期望拜相封侯,卻一往情深,憂思成疾。康熙24年,抱病與好友一聚,一醉一詠三嘆,而后一病不起,終溘然長逝,享年30歲。
回望他的一生,按圖索驥,發現所謂“人間惆悵客”,求的也不過只是一生一代一雙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