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走進寶馬的展廳,這里有琳瑯滿目的嶄新寶馬,甚至不乏M Power那些狠角色,然而對于我這個阿爾法羅密歐車主來說,竟然只有這輛i5 M60能讓我提起一點興趣。
這種感覺很微妙,雖然這輛i5 M60不是M Power,只是個M Performance車型,但純電+高性能+標軸的設定,確實讓我很想駕駛它,而且這車在大陸市場的售價跟國內外其他市場一比那是真心實惠,“才”63.99萬元。
不過毫無疑問,這樣的車,店里是不會有試駕車的,所以還是讓我們把目光轉到這輛看起來就比較走量的i5身上。
獨孤求敗
如果各位還不太了解這個冷不丁冒出來的i5是什么東西,現在就來解釋一下。新一代寶馬5系(參數丨圖片)有一個比較大的改變,這里主要指我們大陸市場的版本,上一代掛著綠牌在路上跑的5系是插混車,而新一代,變成純電了。
更準確地說,是寶馬進一步貫徹了現階段油車和電車共用平臺的策略,在同一個車身和底盤的基礎上,要兼顧油車和純電車,其中純電車歸入i系列,所以現在的純電5系,它就叫i5。
很顯然,這輛i5比剛才那輛i5 M60要長一些,因為它是國產的版本。既然共用車身底盤,所以即便是國產的長軸距i5,它的外觀跟燃油版的長軸距5系也沒有太大的區別,最容易區分它們的一個方法就是看它掛的是藍牌還是綠牌。
i5的到來也可以說是水到渠成,首先當然是因為整個汽車行業都在向電動化發展,其次寶馬也屬于相對積極擁抱電動化的傳統大廠之一,更重要的是,在中國的純電動車市場,寶馬其實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所以作為中流砥柱的5,自然也要在純電領域大展身手才是。
▲ 跟絕大多數寶馬一樣,這次的i5和5系同時帶來了M運動套裝和豪華套裝,甚至還可以選擇金色套件,圖中這輛豪華套裝鋼鐵俠配色看起來就略顯災難
還有一點,i5來到市場的這個時候,是沒有直接競爭對手的,你看奧迪就真沒有這樣的電車,奔馳有是有,但EQE那連我都買不下手的后排,已經輸了i5的長軸距屬性九條街,甚至只能跟i3掰掰手腕。這么看來,寶馬i5可以說是胸有成竹,贏麻了贏透了,想輸都很難。
但凡事都不要說得太滿,首先你得試試。
好是好,但也沒有那么好
這些年開過挺多電車了,我不像某些數碼博主只專注于所謂的“智能電動車”,我經常也會試試一些不以智能化為賣點的海外品牌電動車,在這過程中你就會發現,那些具有相當造車底蘊的海外品牌造的電動車,基本功都很扎實。
比如保時捷、寶馬、極星什么的,尤其是動力系統,他們就是會做得更細膩,前不久我們也高度贊揚了起亞EV5。即便是奔馳的油改電EQA,開起來也很完善,你知道,奔馳的油車在動力系統上可沒有那么細膩。所以只要不是個別糊弄事的像是長安馬自達CX-30 EV那樣的工業垃圾,問題都不大。小破站上就有一位up主講CX-30 EV講得挺好的,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搜搜看,播放量最高那條就是了。
寶馬i5的基本功也非常扎實,尤其是底盤,它跟上一代插混5系以及目前在售的i3一樣,后懸架標配了空氣彈簧。無論是小區里或大或小的減速帶,還是處理路面上的大起伏,它都做得非常自然,不容易露餡,動作質感很不錯,能給你一種“我開的果然是寶馬”的感覺。
但我十分不解的是,我總覺得這輛i5的車廂靜謐性,是不如上一代5系的,不知道這是否跟我試駕的那輛車搭載了20寸輪圈有關,但無論是不是,我認為這都不應該。盡管靜謐性對我來說優先級并不是很高,但畢竟寶馬應該也知道我們很多國產新勢力電車都挺安靜的,而且你做得還不如上一代,這就說不過去了吧。
至于操控,其實我們早就對長軸5系不抱什么期望了對吧,這一代車體又變大了,i5開起來也就是穩字當頭,激情?不存在的。當然了,它還是留存了些許溝通感,好歹是個寶馬,轉向手感也是G底盤那種比較鈍的風格。這對于5系或者說i5當前的目標群體來說,其實也并沒有什么問題。
▲ 中規i5有個大問題是慢充口在左前翼子板的位置,這么長的車你要用慢充的話還得車頭扎進去。事實上這只是中規版本的問題(含進口i5 M60,不信你翻回去看第一張圖),因為歐標充電口是快慢充“合一”的,都在原油箱蓋的位置
而動力儲備嘛,目前在售的國產長軸距i5尾標都是35,汽油版主銷版本的尾標則是30,體現在動力單元的功率上也同樣如此,i5 eDrive35L有210kW,而530Li的B48發動機則是190kW。不過反映在百公里加速的數據,i5 eDrive35L是6.7秒,530Li是6.5秒。0.2秒的差距不大,但呈現出了電機和汽油機不同的輸出特性。如果是0-60km/h的加速,我猜是i5更快,試駕的時候我也發現,80再往上的加速,雖然也不是特別慢,但確實沒什么推背感了。
所以在動態體驗而言,一是它噪音大了一點,二是動力儲備稍微弱了一點,如果你都能接受,這輛i5是可以買的。
“油電共用平臺”
雖然體驗完善,細膩好開,但這輛i5終究還是有一個問題,一定會有人說它是油改電。油改電這個詞,是很容易被拿來跟工業垃圾聯系在一起的,誰都不希望小幾十萬買回去一個“垃圾”吧。
官方說法其實是油電共用平臺,我也覺得它不是油改電這么簡單,因為在研發之初,他們就是考慮了純電版本的,包括7系和i7也是如此,要不然為什么這一代的7系和5系會設計得這么的腫脹?其實就是為了兼顧電車底部的電池厚度,所以它們的整個身姿比例,都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了,甚至有點破罐子破摔。
作為反例,目前國內在售的i3就沒有在研發之初兼顧油電,所以你會發現i3的外觀和車廂內部的腳坑深度都跟汽油版3系是不同的。你可以說i3是油改電,但i5和i7確實不是“改”出來的。
而油電共用平臺的做法其實不全是缺點,這輛i5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坐姿,i5的坐姿當然不算很低,但它跟燃油版5系是一樣的,現如今的寶馬坐姿本來就不像F底盤那么低,所以i5的坐姿作為電動轎車,算是非常好的。
更重要的是,你坐在駕駛席,車內外的所有東西,機蓋、中控臺、方向盤、內外后視鏡、兩側的扶手等,這些東西跟你身體之間的相對位置,都是恰當的。這個優點,貴為工業垃圾的長安馬自達CX-30 EV也有。
在探索電車這件事情上,德國雙B展現了完全不同的理解,奔馳激進地輸出了EQS、EQE這樣的玩意,其實我還挺欣賞的,但是很多人不認同那樣的奔馳??墒菍汃R這種保守的做法,看起來也不太被認同,甚至還順帶坑了汽油版5系一把。
完全失調的車身比例和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外觀設計,讓汽油版5系銷量非常捉急,才上市沒半年,就喜迎15個點的折扣,優惠幅度都快趕上我的Giulia了,銷量更是被對面E級落下一大截。
▲不過有一說一,新5系和i5的內飾還挺不錯的,雖然看起來有點零碎,但實車觀感確實不錯,不輸E級了。如果你堅持認為E級的內飾更好,你可以再仔細摸摸,摸完你就知道寶馬好在哪里了
那么,i5得優惠多少?
最近“寶馬優惠”或者是“寶馬降價”這些字眼在網絡上很熱搜,呈現出了一副寶馬很慘的樣子,尤其是寶馬這幾款電動車的行情,什么“i5只要35萬了,i3都不到20萬了”,讓那些高呼國產電車天下無敵的博主們好不振奮。
但,其實寶馬電車一直都是在以價換量,寶馬在中國電動車市場能夠占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就是通過大幅優惠換來的。雖然現在優惠幅度確實越來越大,但也不至于像輿論渲染出來的那么慘,畢竟傳統廠商的主流產品,在每一代的生命周期之內,本來就是會越來越便宜的,網絡上不少人也正是利用了這一“自然規律”來炒作新聞罷了。
當然i5乃至新5系作為剛上市還沒半年的新車就出現了大幅優惠,確實不像話,但剛才也說了,這主要歸功于外觀設計的跑偏。前不久我在本地的車展上隨口問了一下,現在i5全款大概38萬就能落地,如果貸款的話,不算利息可以做到34萬,當然算上利息的話大概是37萬。聽銷售人員的口吻,這個價格應該是還能再談的,我也在網上有看到更低的行情。
其實在上市之前,大家都已經預期了i5的價格會大刀闊斧地打骨折了吧,現在人家確實打骨折了,然后你們又拿出各種震驚各種揶揄的表情,甚至一時間我都無法判斷,你們是在看熱鬧,還是在給寶馬賣廣告。
我覺得寶馬是早就留了一手的,因為國產i5的電池容量是79度,說實話不算大,對面EQE有96度呢,既然EQE能做到30萬左右的成交價,那么i5……對吧?
▲ 你甚至還可以在后排選擇一塊7系同款的31寸大屏,這是國產長軸距i5專屬的,海外標軸版沒有,但我覺得大可不必
如果你在想買電車的同時真的就只想買個奔馳寶馬,我覺得30萬出頭能買EQE或i5都是不錯的選擇,雖然它們是基于完全不同的思路和策略打造而來的,但各有各的價值所在。
當然,你也未必非要吊死在這些“雜牌電車”的樹上,只是作為消費者的你需要客觀地認知各款產品的優缺點,然后主觀地根據你的需求選一個,我只是想說,在底層的機械素質方面,大多數國產電車還是有差距的。
這一代的寶馬5系因為有了i5的存在,它有點畸形,當然,它還是有優點的,只是現階段除了在價格上作出讓步之外,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了。寶馬依靠價格讓步,使得他們在純電領域的銷量還不錯,但對于這么一個豪華品牌來說,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談純電車型,我認為目前寶馬家族里的這些產品仍處于過渡形態,真正純正的電動寶馬,也許還要等個兩三年。也許到那時候,我們才可以看到寶馬在電動車這個物種上展開的所有想象。
但其實寶馬早就已經展示了它們對電動車的想象,每當說到這里,我就想起當年的i3。
總第2088期
作者:陳厚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