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劉潤作為商業領域的大師,會有更高的見地;本以為劉潤作為實戰專家,能撥繁就簡,穿破迷霧。
可誰知,劉潤,這個我一直奉其為神,拜之為尊的解惑者,關于“蘿卜快跑”的雄文詭辯,還是讓我越看越想罵娘了。
各位主子好,每周一叨,理性開炮,我是叨主周一叨。
蘿卜快跑,到底是新生的序幕,還是毀滅的開始?今天咱就這一全民熱議的話題,把脈問診,正式開叨。
為什么叨主說看劉潤的文章,越看越想罵娘?
這還得從一場“無人駕駛”的論戰開始說起。
自從武漢的“蘿卜快跑”爆火后,各種大微、大咖、大神、大仙,包括大尾巴狼,就全部開啟了“喇叭”模式,主打一個“花式觀點,不服就干”,
于是,一時間,尖銳與尖酸并存,呼吁與呼喊共振。
當然,這些天,叨主也沒閑著,為了鬧懂大家在爭什么,我們普通人的未來在哪里,我愣是熬了兩宿,刷了100多條視頻和幾十篇文章,然后經過匯總、分析、提煉和分類,輸出此文,以幫主子們一文看懂真相。
叨主認為,各方爭論無外乎四點,叨主稱為四大派:
首先,慫派:這一派主打一個“既來之,則安之”“爹給之,則受之”。
這派陣營,可以說是以宏大的歷史敘事為依托,以第一次蒸汽革命,第二次電氣革命和第三次互聯網革命為主要歷史事實,再輔以汽車替代馬車、紡紗機替代紡紗女工的鮮活故事,讓聽者無不感到歷史的必然,真的是特么得必須然。
這一派的代表為:筆記俠,他們堅信科技的力量不可阻擋,發展的齒輪不能停轉。
所以,他們認為面對強有力的科技,平民不該憤怒,不該悲觀,而是改變自己,提升技能。
其次,剛派:這一派主剛一個不服,認為科技以人為本,是服務于人,是賦能于人,而不是代替人。
這派陣營,以悲天憫人,推已及人的同情心進行邏輯推理。
認為技術的發展無可厚非,但即便代替人,也不該是拿本已走投無路,收入微薄的網約車司機開刀。
而且,認為無人駕駛作為商業性產品,本身就帶有趨利的性質,而趨利的資本,其最終目的是壟斷。
所以,現在是網約車司機,接著就是外賣員,快遞員,保潔,保安,收費員等等。
也就是說,他們認為:“科技當然可以有,但不能科技有了,讓人一無所有”。
這一派的代表是:虎嗅App。
第三,觀派:這一派主秀一個觀察,觀望,甚至觀戰。
他們的態度是,任由你們吵個底掉,我自巋然不動,反正失業的不是我,受傷的不是我,你們越吵吵鬧鬧,我越云山霧罩。
這一派代表,一是百度,二是交通J。
前者聲稱要讓無人駕駛的乘坐體驗感,堪比勞斯萊斯,讓大眾的出行體驗更舒適,從未想過要搶網約車的飯碗。
后者,只是針對蘿卜快跑的汽車數量作了準確回應,而對是否有搶網約車司機的飯碗,只字未應。
第四派:水派,之所以被稱為水派,是因為說的都是水話。
這一派主扛一個萬事“水”字訣,觀點水,立場水。
既不表示反對,又不表達支持。只講事實和道理,只講客觀和分析。
他們正反都說,又左右都扯。中立到潑一盆冷水,都潑不醒。
這一派代表是,劉潤。
這也正是我為什么說看劉潤的文章要罵娘的原因。
那他到底說了什么呢?
先看他的大作,標題是《4元的“蘿卜快跑”來了,700萬網約車司機的飯碗怎么辦?》,看標題你肯定以為,按他的商業洞察力和預見性,肯定會給這些司機支支招,給條明路對不對?
然關卵。
他首先也是給大家講了個馬車的故事和紡紗機的故事,最后給出大家四個選擇,問你選哪種主義?
“技術樂觀主義、自由主義、保守主義、社會主義。
我特別想知道,你會支持哪一種立場?”
最后,他又說:
“雖然,不同的立場,依然會有不同的傾向,指向不同的未來,但至少,理解和看到了更多之后,那個未來,已經有了新的可能,而不是只有你死我活?!?br/>
看完,至少我更懵逼了,我作為一個普通人,一個草根階層。仍然不知道該怎么做?
對這事,我問了在武漢失業的哥們,我說你怎么選?
他說,“我選個毛線,我現在需要賺錢養家”。
是啊,現實永遠比話題更刺激,生活永遠比討論更沖擊。
如果換作是你,你正在失業,你怎么辦?
你是堅信技術樂觀,而一家子面臨著沒有收入,吃喝不飽嗎?
還是選擇自由主義,任憑市場無形之手的選擇,讓資本主導你的去留?
或者選擇保守主義,天天罵那些不能讓普通人受益的技術,就是惡魔?
或者選擇社會主義,等著國家對財富的重新分配?
好像,在失業面前,選哪個都沒有用。
然而,這就是劉潤,這就是那個在《五分鐘商學院》里天天講“怎么辦?”的劉潤,如今沒有具體的“怎么辦”,全是抽象的讓你“怎么選”。
然而,就是這種水性文章,4小時破了20W,而從立場選擇來看,60%的人選了社會主義。
也就是,劉潤文中所說的:
我們不應阻止技術發展,但應向最先掌握技術、甚至控制技術的人收重稅,并轉移支付給那些生活艱難的普通人。
給他們失業保障,給他們再就業培訓,讓他們至少擁有體面的生活。
初次分配解決效率問題,再分配解決公平問題。
而這,是大多數人的呼聲,也是叨主的呼聲。
不過與之不同的是,叨主的立場是更加堅定的支持“剛派”。
叨主認為,科技以人為本,但不是以人為蠢,甚至以人為糞。
尤其,在當下市場環境更為嚴峻的情況下,希望高層能注意到,網約車司機面臨的不光是“無人駕駛”的競爭,還有從房地產業、金融業、建筑業、教育傳媒業等,各行各業失業的高學歷人群的分羹。
而外賣員,快遞員除了以上的競爭,還可能面臨大學畢業生群體的競爭。
試想,即便給網約車司機提供培訓和就業指導,那面臨以上群體的高學歷加持,哪類人更容易學成,并獲得雇主青睞呢?
顯然,是后者。
而這,也進一步擠壓了網約車司機的生存空間。
所以,叨主希望無人駕駛可以來,但至少不是現在來,至少等過了這段集中待業的“艱苦歲月”再來。
所以,一線群體的生存問題,絕不是單純的蘿卜快跑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的問題。
而一線的生存問題,也不是簡單地等著國家財富重新分配的問題,而是現在立刻就得有匹配的解決方案的問題。
只有這樣,人民才能有信心,國家才能有未來。
我是一叨,下次再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