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喻柳王天昊周婕柔黃俊翔劉楚平
近日,湘潭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雨湖區暑假社會實踐團前往古梁巷社區和富強社區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實踐團以科學家精神宣講與科學知識普及為主要內容,為社區40余名小學生開展了暑期科普訓練營,以“紙鍋燒水”“吹不滅的蠟燭之謎”“自制滅火器”等趣味科普課堂、科技小實驗、安全防護教育等,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和安全意識。
“紙鍋燒水”與消防安全教育
7月9日,實踐團前往社區開始第一天的科普課堂。在實驗環節,孩子們目不轉睛地觀看,積極參與互動,深入了解火焰性質和控制方法,求知欲如同熾熱的火焰燃燒。實驗結束后,成員們進行消防安全教育,通過生動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講解,普及火災隱患及預防方法,演示滅火器使用和逃生技巧,強調火災發生時保持冷靜的重要性。
圖為三下鄉團隊與孩子們互動圖片
“神奇的水”與防溺水安全教育
7月10日清晨,陽光灑在團隊成員身上,他們前往社區開展“神奇的水”科學探索活動,并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實踐團成員展示了蠟筆寫字后浸水字跡顯現的實驗,解釋蠟與水的相互作用原理。接著進行彩虹雨實驗,展示顏色在水中擴散和混合的過程;還有找不到門的水實驗,裝滿水的杯子倒扣在放紙的杯子上,紙保持不濕;以及水吸球實驗,倒立的水瓶吸住瓶口處的乒乓球,讓孩子們感受到實驗的樂趣。
圖為三下鄉團隊授課圖片
水雖美妙,但需敬畏。實驗結束后,成員們進行防溺水安全教育,通過案例和示范,講解水邊安全玩耍和預防溺水事故的方法,強調在水域保持警覺和遵守安全規則的重要性,并教授自救和他救技巧。孩子們認真傾聽,積極參與討論,收獲了滿滿的實用安全知識。
“活力四射”科學實踐
7月11日上午,實踐團帶小朋友們了解“活力四射”的力學知識。主講人介紹力的概念,并通過生動例子講述生活中的力學,孩子們領略到力學魅力,提高了認知。接著是實驗階段,成員們準備了牙簽立叉、雞蛋沉浮等有趣實驗。孩子們在小老師們引導下動手操作,進一步認識力學,提升理解,培養動手能力,激發物理興趣。
圖為三下鄉團隊力學實驗圖片
青春“護蕾”反霸凌
法律如盾,守護校園凈土;預防欺凌,潤澤青春之花。為加強學生對校園欺凌的認識,普及反校園欺凌知識,引導學生正確應對校園霸凌,7月11日,實踐團開展了反校園欺凌特色課程。主持人通過案例和數據,讓學生了解校園欺凌行為及其危害和法律責任。小朋友們認真聆聽,積極互動。主講人通過問答、討論等形式,引導他們思考應對方法,保護自己。
科學家精神傳承與弘揚
7月12日,實踐團在兩個社區舉辦分享會,講述科學家奮斗歷程與精神風貌,激勵孩子們追求卓越。實踐團成員通過用筷子構建橋梁骨架的活動,引出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讓孩子們了解他的精神品質。接著介紹錢學森先生的故事,讓孩子們學習他的愛國主義精神等。然后通過潛水艇運行原理,介紹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他隱姓埋名30載,勇攀科技高峰,為國家默默奉獻。此次活動讓孩子們深刻理解科學家精神的內涵和價值,激發他們投身科學研究的熱情和信心。
圖為三下鄉團隊用筷子搭建橋梁骨架圖片
圖為三下鄉團隊讓孩子們觀看相關科學家視頻圖片
三尺講臺,承載著許多人的執著與夢想,播撒著陽光與希望。本次三下鄉活動讓實踐團的大學生接觸實踐,理解實踐。這次實踐不僅幫助大學生們更好地了解社會、提高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更是激發了社區的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激勵他們努力學習,對社區的安全教育和科學教育作出了重要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