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品牌從成立到出貨量成為行業第一,發展可以用多快?
一年。
這是華為終端商用品牌華為擎云給出的答案。
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季度跟蹤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華為終端商用品牌華為擎云商用平板以16.8萬臺出貨量獲得中國市場第一,市場份額同比增長8%。兩組數據對當前極致內卷的to B服務來說,可謂足夠惹眼。而對于成立僅一年有余的華為擎云來說,這一成績更是足以引得業內注目。
當企業降本增效成為焦點,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商用終端的市場綻放出無窮的想象空間,而華為擎云作為成立僅一年有余的新品牌,如何撬動如此龐大的新興市場,并快速成為引領者?
從成立到引領,華為擎云的“同路人”姿態
在起底華為擎云的發展邏輯前,有必要更全面的介紹下其市場定位。
在商用終端市場,華為擎云是個繞不開的名字,但事實上,華為擎云成立僅一年有余,2023年3月,華為終端發布了全新商用品牌“華為擎云”,旨在將領先的終端體驗和豐富的to B經驗賦予政企客戶。同年5月8日,華為擎云進一步明確了“商用終端戰略”,提出了擎云創新能力平臺“三部曲”,通過三個階段來實現各個行業的業務滲透。
清晰的規劃背后,華為擎云將自己的品牌DNA定位為“品質可靠、自主創新、開放共創、以人為本”,如果環顧當前商用終端市場,不難發現,這樣的品牌DNA是充分考慮過的。當前,數字化驅動降本增效已是大勢所趨,企業對終端的采購雖是剛需,要求卻也更為苛刻。安全、高效、協同、好用,缺一不可,僅這幾點就對服務商產品的底層架構及用戶體驗是個不小的考驗。此外,因為不同行業之間場景跨度大,定制化能力也是必選項。這就要求服務商必須有豐富的行業客戶服務經驗,并能夠精準的把握行業變化。
當然,即便門檻更高,在終端領域,to B的本質同樣是以消費者為中心,這恰恰是華為擎云的優勢所在。在用戶體驗上,華為足夠懂消費者,在行業理解上,華為也有著豐富的經驗。
為此,華為擎云將自己定位為“同路人”,旨在扮演一個能夠和企業共同成長的角色,也正是這種陪伴者的身份,收獲了企業客戶更多的信任感。目前其在全球擁有1000+TOP級企業客戶以及10萬+行業客戶,龐大的客戶數量也造就了16.8萬出貨量這一領導者的地位。
穿針引線--做場景協同的超級載體
體驗有了,經驗也有了,至于如何讓企業切實感受到商用終端帶來的效率與體驗的融合,我們可以從華為擎云最近在2024中國國際金融展上帶來的成果窺見一些端倪。
在這一頗具行業影響力的國際性金融展會上,華為擎云攜多款智慧金融解決方案及商用終端產品全新亮相,其中移動展業解決方案、無紙化會議解決方案、移動辦公解決方案三大智慧金融解決方案尤為引人關注。
具體來說,移動展業解決方案將方向聚焦到了銀行業務人員移動設備管理復雜,安全風險高這一痛點,基于華為擎云C系列平板,通過華為HEM解決方案開放豐富接口高度適配金融業務,一臺設備,就能開展業務,安全可控且實現業務高度集成,從而幫助實現業務人員走出去,開拓新場景,打通金融移動服務“最后一公里”的目的。
而移動辦公解決方案重點要突破的則是金融機構的業務信息安全流轉,應用權限統一部署、管控等難題,華為擎云通過在移動終端設備上建立邊界,打造一體化安全辦公空間,通過數據隔離、加密,在提升辦公管理的同時,保障移動辦公數據安全,及使用者的個人隱私安全。
相較之下,無紙化會議解決方案更是對金融機構日常辦公場景需求的深層挖掘:耗材成本高、管理成本高、實時交互緩慢及信息安全風險幾乎成為金融機構辦會過程中的頑疾。華為擎云也在這一過程中找到了解決辦法。以無紙化為切入點,結合C系列平板搭載的HarmonyOS系統,實現對會議內容、會務信息的高效、安全流轉。更能通過一臺平板,實現一對多實時投屏、分發互通,不僅提高了辦會效率,也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從營銷到流轉,再到會議協同,不難看出,華為擎云對智慧金融的商用終端有著自己的理解,即安全是根基,效率是關鍵,商用終端負責對辦公場景智能化進行“穿針引線”。
這其實也是央行2022年發布的《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的重要目標之一。
正是這套清晰的行業入局邏輯,幫助華為擎云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金融業務的滲透,據官方介紹,目前華為擎云服務的銀行客戶超300家,保險客戶超100家,證券客戶超50家。
當然,金融機構的商用終端場景遠不止于此,相較之下,這三個場景更為高頻,也更易被企業感知,但華為擎云有著更長遠的規劃,如其創新能力平臺“三部曲”所規劃的那樣,依托于HarmonyOS分布式能力,以豐富的產品組合和多端協同的商用全場景互聯能力,幫助企業實現1+1>2的生產能力提升。
持續升級--以場景創新造技術護城河
將金融業務流程向線上遷移,實現服務由“柜內”向“柜外”轉變。華為擎云帶來了一種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顛覆思維。也正因如此,早在去年的中國國際金融展,華為擎云展出金融解決方案就備受業內關注。
其創新能力的另一個體現則是對產品的持續迭代。在今年的中國國際金融展上,華為擎云帶來了C系列平板的升級產品--華為擎云C7(第二代),這是一款深挖金融等政務場景細致需求的終端產品,它支持PC級的CAJViewer文件閱讀;提供靈活適配與云端部署服務;HEM在線管控平臺可實現多維度管理與控制,并滿足政企、大型企業客戶定制化需求。結合HarmonyOS 4操作系統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這些都讓企業擺脫了“平板是花瓶”的過往認知。
此外,作為華為首款支持星閃技術的商用平板,華為擎云C7(第二代)在技術生態上也承載了更多意義。政企市場,客戶對信息傳輸的高效、安全性有著更高的要求,華為首次將星閃無線通信技術應用到商用領域,印證了星閃技術已經可以高效安全地支持金融等政務場景。
因此,與其說華為擎云C7(第二代)是對自家產品的更新換代,其更像是對整個商用終端領域的一次大膽邁進,這種邁進既樹立了自身生態的護城河,也彰顯了一個頭部品牌的行業擔當。
寫在最后:
今年年初,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此,金融生態內都在用自己的努力踐行“五篇大文章”,雖方向各有側重,但不可否認的是,每篇文章都離不開數字化、智能化的支撐。這也要求“數字底座”們必須肩扛重任,且要與時俱進。
對于這份重任,華為擎云拎得很清,其用一系列肉眼可見,觸手可及的創新產品體驗告訴生態伙伴,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不僅是核心IT基礎設施的更新迭代,還要實現從企業內部運營管理,到外部商業模式,再到行業平臺生態的全面數字化。
將視野放大到整個商用終端市場,我們會發現,雖然企業服務是個難啃的骨頭,但示范效應明顯,華為擎云用成績證明了,即便今天的政企對數字化轉型需求苛刻,只要有足夠可靠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做好“穿針引線”,就能獲得市場的肯定。
不過,對于華為擎云而言,成為行業引領者才是真正的開始,因為其接下來要面對的不再只是嚴苛的政企需求,還有越發難以突破的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