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門診,來了一對70歲的老夫婦。原來,李大爺最近2個月經常感到頭暈,檢查發現了高血壓,150/90mmHg以上,醫生就給他吃上了降血壓的氨氯地平。可吃了3天,李大爺發現血壓沒降多少,有些著急,這不,老伴就陪著來看病了。
吃氨氯地平3天,血壓沒降多少,是藥不對路?要不要換個藥呢?
醫生一測血壓, 148/88mmHg,確實還是高一些,但比之前門診時李大爺測的156/92mmHg還是低了些了。
醫生的意見是暫時不需要換藥,并給李大爺做了如下解釋。
- 氨氯地平是長效降壓藥,從服藥到發揮作用穩定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氨氯地平,原研藥的商品名叫“絡活喜”,仿制藥的商品名很多,像壓氏達、蘭迪、安內真、欣絡平、寧立平等等吧。
這個藥的特點之一就是長效。
長效到什么程度?就是服藥時間久了,偶爾忘記、漏服1次藥也沒關系,身體里有存貨呢!
長效藥的好處是長效,可長效藥的另一方面就是起效慢。
我們吃進來的藥物是要被身體代謝的。藥物在身體里代謝,就有一個“半衰期”,就是用藥后血液里藥物濃度減少到一半的時間。這個時間越長,藥物的作用就越長,可是達到藥物穩態的時間也越長。
因為藥物在身體里代謝、蓄積有個規律,就是達到穩態的時間,需要經過5到7個 “半衰期”。到了那個時候,每天吃進去的藥就補充上了消耗的那部分,藥物作用就穩定了。這個規律是有數學公式可以推導出來的。所以,長效藥物,半衰期長的藥物,達到穩態、充分發揮藥效的時間就長,作用就會來得慢些。但是長久的療效是穩定的。
氨氯地平這個藥,半衰期是30~50小時,老年人,代謝慢的人,最長可以到90小時。這樣,藥物逐漸起效的時間,需要一周左右,部分患者可能需要2~3周、甚至一個月或者更長時間。我們開藥時,一般都會告訴患者的。
對于老年人來說,這種長效鈣拮抗劑對降低收縮壓效果比較好,緩慢起效也比較安全。
李大爺才吃了3天藥,血壓沒有降到正常也是在預料之中,只要不是升高、逐漸下降就很好。
- 高血壓吃降壓藥,要求平穩降壓,1~3個月內降到標準就好
對于過高的血壓,180mmHg以上的血壓,當然是要盡早降下來,因為危險性高。
降到多少?降到160mmHg以下就行,這樣就相對安全了,然后再逐漸降到要求的目標值。注意,這里不包括急性腦血管病的患者。急性腦血管病發病時,“腦壓”高,血壓還不能那么急著降。
一般的高血壓要求多長時間降到標準、也就是“血壓達標”呢?
早先是要求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現在指南改為4~12周,也就是1~3個月,最好是在4周內達標。年輕、病程比較短的患者可以快點兒達標,老年人、病程比較長,有合并癥并且耐受性差的患者,降壓速度可以稍慢點兒。李大爺當然是屬于后者了。
為什么不急于一下子降到正常呢?因為人體、尤其是腦子對血壓的改變需要有個適應過程。降壓過快,容易導致腦供血不足。
為什么要早點兒達標呢?因為研究發現,早達標更獲益,更能減少心血管損害。這也可以想到,血壓早降下來,高血壓對身體的損害就少,當然對保護臟器有好處啦。
降壓早達標不是立即達標,而是平穩達標,在相對短一些的時間里達標,這兩點并不矛盾。
老年人的降壓治療更要注意平穩達標。
老年人,身體器官多多少少都老化了,包括肝腎功能減退,對藥物的反應也不一樣。所以,老年人、尤其80歲以上的老老年人,很多時候用藥都是小劑量起始。像用氨氯地平這樣的長效藥物,緩慢起效,也比較適合。
所以,李大爺的降壓藥氨氯地平不用換。
(原創,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