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藥是疾病治療成功的關鍵。用錯了藥,不僅治不好病,還可能雪上加霜,讓病情更嚴重。今天總結9個案例,看看有哪些用藥“雷區”,最容易踩到的!
案例1:降糖藥遇上抗血小板藥,血糖驟降太危險!
患者:76歲女性,有2型糖尿病、心梗。
問題處方:瑞格列奈(降糖藥)+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藥)。
為啥不行?氯吡格雷的代謝產物會阻礙瑞格列奈在肝臟的正常代謝。這會導致瑞格列奈在體內的血藥濃度增加,降糖作用增強且延長,容易引發嚴重低血糖的風險!
建議:盡量避免合用!實在必須用時,瑞格列奈要從很小的劑量(0.5mg)開始吃,一天總劑量不能超過4mg,并且要注意監測血糖和低血糖癥狀。
案例2:兩種“好藥”同服,副作用風險增加
患者:65歲男性,高血壓、高血脂。
問題處方:氨氯地平(降壓藥)+辛伐他汀(40mg,降脂藥)。
為啥不行?這兩種藥都在肝臟走同一條“代謝通道”(CYP3A4酶)。它們會互相競爭,導致辛伐他汀在體內濃度升高,副作用風險大大增加!
建議:辛伐他汀必須和氨氯地平合用時,辛伐他汀的用量不要超過20mg,或者可以優先選用不經過這條“通道”的他汀。
案例3:抗心律失常藥+抗生素,小心“要命的心跳”
患者:72歲女性,有心律失常(室性)、肺炎。
問題處方: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藥)+莫西沙星(抗生素)。
為啥不行?這兩種藥都會影響心臟的“心跳節律”(延長QT間期)。一起吃會使這種影響疊加,大大增加一種極其危險的惡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轉型室速)的風險!
建議:這類患者控制感染時,應避免使用莫西沙星等存在風險的抗生素,可選用頭孢菌素類等更安全的替代藥物。
案例4:治心絞痛,這種降壓藥“幫倒忙”
患者:67歲男性,變異型心絞痛(由血管痙攣引起)、心跳快。
問題處方:美托洛爾(洛爾類降壓/降心率藥)。
為啥不行?美托洛爾這類藥(β受體阻滯劑),在血管痙攣引起的心絞痛中是禁忌!它會使ɑ受體介導的血管收縮占據優勢,反而誘發或加重痙攣,不利于這類心絞痛的控制!
建議:變異型心絞痛應首選鈣通道阻滯劑(CCB)。而對于患者心跳偏快、心功能不錯,適合選用非二氫吡啶類CCB(如地爾硫卓)。應停用美托洛爾。
案例5:抗凝藥+抗真菌藥,出血風險增加
患者:72歲男性,房顫(需抗凝)、體癬。
問題處方:達比加群(抗凝藥)+伊曲康唑(抗真菌藥)。
為啥不行?伊曲康唑是一種強效的P糖蛋白抑制劑。它會阻止達比加群的排泄,導致達比加群在體內的濃度升高,增加出血的風險!
建議:達比加群說明書明確禁止合用伊曲康唑!應停用伊曲康唑,換用其他類型的抗真菌藥。
案例6:葉酸補太多,“H型”高血壓效果未必佳
患者:58歲女性,H型高血壓(伴有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問題處方:葉酸片5mg/天。
為啥不行?指南推薦用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葉酸劑量是0.8mg/天。這個處方5mg/天,劑量遠超推薦劑量!研究顯示,過量補充效果未必更好,還可能掩蓋維生素B12缺乏的潛在風險。
建議:遵循指南推薦劑量(0.8mg/天)。
案例7:治心臟病,卻加重了“手抖”
患者:67歲男性,冠心病、帕金森病。
問題處方:曲美他嗪(心絞痛輔助藥)。
為啥不行?曲美他嗪絕對禁止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它會誘發或加重帕金森的癥狀,如手抖、肌肉僵硬等。
建議:帕金森病合并冠心病,治療心絞痛應避免曲美他嗪,選擇硝酸酯類、洛爾類、鈣通道阻滯劑等其他藥物。
案例8:兩種擴血管藥一起吃,血壓太低!
患者:60歲男性,冠心病。
問題處方:單硝酸異山梨酯(硝酸酯類擴血管藥)+尼可地爾(也有擴血管作用)。
為啥不行?兩者都有很強的擴張血管作用,一起吃可能導致血壓降得太低,引起嚴重低血壓風險!
建議:避免同時使用這兩種藥。尼可地爾通常是在其他一線抗心絞痛藥效果不好,或者患者不能耐受硝酸酯類時才考慮使用。
案例9:痛風遇上這種降壓藥,尿酸恐更高!
患者:69歲男性,高血壓、痛風。
問題處方: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含有利尿劑的降壓藥)。
為啥不行?氫氯噻嗪這類藥會阻礙尿酸排出,升高血尿酸水平,容易誘發或加重痛風發作!
建議:高血壓合并痛風的患者,降壓藥優先選擇阿利沙坦、氯沙坦(同時有降尿酸作用)或者鈣通道阻滯劑(如氨氯地平等)。避免使用噻嗪類利尿劑。
總結:用藥無小事,安全記心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