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導游怒懟游客事件,似乎已蓋棺定論。
盡管這次天津文旅第一時間反應,盡管給了導游頂格處罰,盡管這個結果大快人心。但叨主還是給天津文旅差評。
各位主子好,每周一叨,理性開炮,我是叨主周一叨。
我相信看過視頻的主子們,都能感覺到整個視頻,似乎充斥著一種氣氛。
一種強對弱的壓制,一種弱對強的壓抑。
在整個導游的瘋狂輸出中,她似乎只在說明一個事,那就是對導游來說,游客買東西是理所應當,是必當如此的,你不買就是對不起我,你不買你就要遭人白眼,你不買咱就哪也別去了。
咱們都見過家長訓孩子,見過不孝子女懟老人,但導游羞辱游客,服務者為難消費者。這似乎還是比較罕見的一次。
那這就不得不讓我們反思和追問,這種“義正言辭”“光明正大”的威脅背后,到底說明了什么問題?
首先,這說明導游罵人逼單,為了利益不要臉面,這不是偶然,這是行業的常態。
或者說,這也是旅游業“公開的秘密”。
這事之所以引起全網口誅筆伐,是因為這事行業內屢見不鮮,游客也屢受其害,只不過這姑娘,太明目張膽了點,沒有含蓄委婉的說辭,沒有循循善誘的引導,沒有潤物無聲的滲透而已。
于是,此事一出,再次點爆了人們心中憤怒的火種。
試問過去這些年,有多少出過行,報過團的人,沒被“感動”過買東西,沒被誘導過東西,沒被刺激過買東西?
只不過這種感情式的,沉浸式的逼單,沒讓人產生反感,沒被曝光而已。
但即便這樣,就是正常的嗎?顯然不是。
馬克·吐溫說:“當你發現自己站在大多數人一邊時,也就該停下來反思了。”
同理,對于旅游業來說,當你發現導游對于游客的購物行為習以為常時,管理者也就該反思了。
其次,咱再說回到這位姑娘,無證,罵人,威脅,這是一時的義憤嗎,一時的沖動嗎?
是,也不是。
說是,是因為她說家庭困難,急于賺錢,這個理由如果是真的,那多少也能讓人理解,畢竟為了自己的親人活得更好,干出這種事,也就不奇怪。
但,這并不能被寬容。
因為這不是強迫大家購物的理由,因種這種行為與明搶,毫無二異。
說不是,是因為能說出這樣的話,必然也是上下鏈條間的勾連,或者是因所屬公司的業績壓力所迫,或者是因該購物店的的暴利誘導驅使。
否則,一個無證導游,誰派給她的業務?從太原出發,經北戴河,又來天津,始發的旅游機構又是怎么安排的行程?這些行程點的落地,又是怎么一個個談成的?
這些都值得我們深問和調查。
這如果是個利益鏈條,是長期的不法牟利行為,天津文旅只罰一個無證導游員,哪怕是頂格處罰,也是不足以清除行業毒瘤,不足以令人信服的。
而且,這種簡單粗暴的懲罰,也只能說明天津文旅想盡快“大事化了”的官本思維和態度。
所以,叨主希望天津文旅應該對當地的購物店予以調查,對無證還能接團的雇傭主體予以調查,對當地導游隊伍的管理混亂和監督機制的缺乏予以反思。
俗話說,當你在屋里發現一只蟑螂的時候,或許蟑螂已經滿窩了。
我是一叨,下次再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