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嘛,一旦閑下來,就會開始胡思亂想。
生活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我們又該如何在平凡中尋找到非凡?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以至于對日復一日、兩點一線的枯燥工作,產生了厭煩心理。可能生活的山丘一直存在于我們的意識之中,這既是我們的高墻井壁,也是讓我們安于現狀,變得冷漠的罪魁禍首。
在邱兵的《越過山丘》中,我們得以深入一個普通人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在生活中的掙扎與成長,以及在平凡中尋找非凡意義的旅程。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自己的影子。或許,我們能從中獲悉翻閱“山丘”的秘笈,重新找到生活的意義。
在這本書,作者以其樸素而深情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幅幅與家人與朋友生活的畫卷,將人生中的苦與樂,生與死,愛與恨,展現得淋漓盡致。
他寫道:“生命的旅途中,我曾經一直以為,母親和我會有一個漫長的告別,我還有大把的時間去陪伴、去傾訴、去感恩,然而,事實卻不是如此。” 這不僅是對生命無常的感慨,也是對時間寶貴性的深刻認識。我們常常以為時間充裕,卻忽略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暫。
而當我們以此來吐槽人生的苦短,作者又發出靈魂拷問:“即使在始終無人注目的暗夜,你可曾動情地燃燒,像那不肯安歇的靈魂一樣,為了答謝這一段短暫的歲月”。
是呀,我們常常如此,一邊埋怨時間不夠用,一邊又浪費時間去刷視頻玩游戲甚至是躺平,“雙標”又何嘗不是一座山丘。
與書中作者的人生經歷相互印證,加上對他身邊人的普遍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如何在生活的重壓下掙扎、成長。我們是否在面對困難時,能夠像書中的人物一樣,勇敢地面對并尋找到前行的力量?
邱兵在書中給出了答案,我們的人生需要真誠與熱烈。他說:“我們都懷揣著希望,越過人生的山丘,活得熱烈真誠又充滿力量。” 這讓我反思,現代社會中,我們是否常常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而忘記了忠于自己內心的重要性?我們是否在追求物質和外在認可的過程中,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我價值的堅持?
“我們一邊踉蹌前行,一邊重整旗鼓,懷揣著希望,越過各自的山丘。”
在我看來,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面對生活的挑戰。而在逆境中保持希望,才能讓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座山丘時,能夠勇敢地邁出步伐,擊破生活的虛妄。
總之,《越過山丘》是一本能夠觸動人心的書。它讓我們在閱讀中感受到了生活的苦與樂,生與死,愛與恨。它讓我們在平凡中看到了非凡,在掙扎中看到了希望。這本書不僅是邱兵個人的生命歷程,更是我們每個人在生活旅途中的縮影。它讓我們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最終在成長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山丘,勇敢地越過它。
“終有一天,我們將會變成腐泥,滋養我們廣袤的大地。”
死亡可能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一種回歸,一種對大自然的回饋。越過山丘,也不是讓我們直面人生的終點,而是在參透生命的意義,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懂得珍視生命,活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至于死亡,那是我們回歸自然,讓后代重拾希望的新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