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駕駛中,汽車空調的內循環和外循環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功能,但您真的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和正確使用方法嗎?今天,我們就來詳細探討一下汽車空調內循環和外循環的不同之處。
一、工作原理的區別
內循環是指車內的空氣在車廂內部循環流動,車內空氣通過空調系統的進風口吸入,經過制冷、加熱或凈化處理后,再從出風口吹出,形成一個封閉的空氣循環系統。
外循環則是將車外的空氣通過空調系統的進風口吸入車內,與車內原有的空氣混合后,再經過處理從出風口吹出。車外的新鮮空氣不斷進入車內,車內的污濁空氣也不斷被排出車外,實現與外界空氣的交換。
二、使用效果的區別
- 制冷與制熱效果
在夏季需要制冷時,使用內循環可以快速降低車內溫度。因為內循環狀態下,車內的空氣不斷循環制冷,冷空氣不會被車外的熱空氣稀釋,所以制冷效果更好、更迅速。
相反,在冬季需要制熱時,內循環也能使車內快速升溫,因為熱空氣一直保留在車內循環,熱量散失較少。
而使用外循環時,由于不斷有車外的熱空氣(夏季)或冷空氣(冬季)進入車內,所以制冷或制熱的效果相對較慢,能耗也會更高。
- 空氣質量
內循環由于是車內空氣的封閉循環,所以可以有效阻擋車外的灰塵、花粉、異味和有害氣體進入車內,使車內的空氣保持相對清潔。
但如果長時間使用內循環,車內的氧氣含量會逐漸降低,二氧化碳濃度會升高,容易導致駕駛員疲勞、困倦,影響駕駛安全。
外循環則可以不斷補充車外的新鮮空氣,使車內的空氣更加清新,氧氣含量充足。但在車外空氣質量較差的情況下,如經過灰塵較大的路段、堵車路段或化工區等,車外的污染物也會隨之進入車內,影響車內空氣質量。
三、使用場景的區別
- 內循環的適用場景
- 車外空氣質量較差,如遇到霧霾、沙塵天氣,或者經過垃圾處理場、施工工地等有異味的區域時。
- 車輛行駛在擁堵路段,周圍車輛尾氣排放較多。
- 需要快速制冷或制熱時。
- 外循環的適用場景
- 長時間駕駛,需要保持車內空氣清新,補充氧氣時。
- 車輛行駛在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郊外或高速公路上時。
- 車內有吸煙的乘客,需要排出煙霧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