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這一頑疾,不知給多少家庭籠罩上了痛苦與不幸的陰影,又有多少患者在默默期盼,渴望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從醫生口中聽到那句溫暖的話語:“恭喜,你的癌癥已經治愈。”然而,癌癥真的能徹底治愈嗎?究竟何種狀態才能被定義為癌癥的治愈呢?
談及癌癥治愈,人們往往直觀地理解為消滅所有的癌細胞,實現“徹底治愈”。但遺憾的是,當前的醫療技術還無法做到將癌細胞全部清除。
我們所說的癌癥治愈,實際上是指臨床治愈。臨床治愈的標準是:患者經過治療后,癥狀與體征均消失,且在連續五年的影像復查中均未發現腫瘤蹤跡。對于癌癥患者而言,要達到臨床治愈,必須滿足兩大條件:
其一,治療結束后,體內檢測不到任何癌細胞的存在,醫學術語稱之為“完全緩解”;
其二,在“完全緩解”的基礎上,腫瘤在長時間內保持不復發狀態。
常有患者詢問,“這個‘長時間’具體是指多久呢?”對此,武漢濟和醫院腫瘤科的馬玉芳教授給出了答案:一般而言,若患者在“完全緩解”后的五年內腫瘤未復發,即可基本確定為達到“臨床治愈”。
在臨床醫學中,我們用“5年生存率”這一術語來評估癌癥的治療效果。它指的是癌癥治療達到“完全緩解”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患者所占的比例。
為何選擇五年作為這一標準呢?實際上,除了5年生存率,還有3年生存率、10年生存率等概念。選用五年作為標準,是因為腫瘤的復發和轉移在治療后的五年內發生的概率高達80%。若五年內未復發,則再次復發的風險相對較低,但這并不意味著完全沒有復發的可能。因此,即使度過了五年生存期,患者也不應放松警惕!
馬玉芳教授還強調,盡管腫瘤的治療技術不斷進步,但要實現徹底的治愈,我們仍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和漫長的道路。在當前,我們能做的就是:如果患者正在接受治療,應積極配合并多與主治醫生溝通;如果患者已經實現完全緩解,則應致力于預防腫瘤的復發,通過改善作息、調整飲食、戒煙限酒、增加運動、保持健康體重以及選擇富含全麥、蔬菜、水果和豆類的飲食等方式來降低復發風險。同時,應避免過多攝入高脂肪、高淀粉、高糖分的食品,限制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減少含糖飲料和酒精的攝取,并且不建議使用補充品(保健品)來預防癌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