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內高手,大家心里最容易聯想到的一定是影視劇里挎著刀御前行走的侍衛形象。而在近代有這樣一位被稱作“宮猴子”的大內侍衛,他真實存在,還和我軍著名將領許世友交過手。那么“大刀虎將”與“大內高手”的交鋒,誰會更勝一籌呢?
“宮猴子”宮寶田
宮寶田年少時就是一個米行送貨的小伙計,能與“武”結緣還得從五王府說起。那年他被指派去給五王府送米,路上他時常能看到五王府的教練總管、練八卦掌的尹福在練武場上練拳。宮寶田被那精妙的身法迷住了,幾次都忍不住停下來仔細觀看。
一來二去,尹福也對這個米行小伙計起了興趣,問他愿不愿意拜自己為師。這對宮寶田來說是天大的好事,都不用考慮的,宮寶田就當即跪下拜了師。尹福對他是悉心傳教,宮寶田也是虛心學習,一段時間下來宮寶田的武功已然十分出眾。
尹福是當時大內高手董海川的親傳弟子,按照規矩尹福每年要帶著弟子去給董海川磕頭。作為徒孫,宮寶田自然要讓董海川考校武功。這八卦掌一打,董海川眼睛里的欣賞就要溢出來了。
他特意叮囑尹福,要他好好教導這個徒弟。轉眼春秋五載,宮寶田已盡顯大師風范。董海川覺得時機成熟,就將他帶入宮中親自教導,并讓他做了個小侍衛。1879年,宮寶田得了光緒青睞,升任貼身侍衛首領,領四品帶刀侍衛銜。
從米行伙計到四品大人,宮寶田卻沒有因為身份變化而改變對人的態度,始終待人友善。官大又沒架子,自然人人爭著要和他結交。因著宮寶田行動敏捷,友人們漸漸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宮猴子”。與清王室相處久了,其內里的腐壞宮寶田看在眼里,一種名為無力的情緒在他心里蔓延。
1905年,宮寶田稱病回鄉。之后,他曾應張作霖的邀請來到張家做張作霖父子的保鏢。然而1928年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張學良沒了父親的志氣,一味遵從蔣介石的命令采取“不抵抗”政策,撤出了東北。宮寶田對軍閥是失望透頂,再次隱退。
許世友與宮寶田比武
宮寶田隱退回鄉后積極推廣傳統武術,義務傳授抗戰勇士拳腳功夫。除了教授武術外,宮寶田還拿出了早年積下的家當,換成藥品無償捐獻給抗戰隊伍。他的義舉得到了無數鄉鄰的贊頌,抗日名將許世友聽了他的名頭也特意趕來探望。
那是1941年的事兒了,許世友來到鄉里看望宮寶田,那時的宮寶田已年至古稀。宮寶田雖當過四品帶刀侍衛,但也和普通老人一樣喜歡熱鬧。得知許世友是專程來看他的,宮寶田心里開心極了,與許世友促膝長談許久還展示了不少絕活。
宮寶田有一項看家本領,那就是身輕如燕、身法極快,傳聞子彈也跟不上宮寶田的速度。當許世友身邊的警衛員一槍柳樹上的小雀打下來后,宮寶田心里起了興趣。宮寶田對警衛員說:“小伙子好槍法!來試試能打我頭上這頂氈帽么?”宮寶田向后走出二十步,拿一根2尺長的棍挑起帽子。許世友囑咐過注意安全后,“比試”開始了,“三、二、一,開槍!”
只聽槍聲響起,宮寶田原先待的那處卻沒了人。宮寶田哪去了?只見他從右側高粱地里翻了出來——氈帽在棍子上,宮寶田也毫發無損。許世友見此,心中卻有了決算——這宮寶田身法是好,但最關鍵原因還是警衛員開槍慢了。許世友決定換自己試試。他隨手從地上撈起一塊半斤的石頭要與宮寶田再試一次。
宮寶田見狀無不答應,做好準備后再度倒數?!叭?!”“嗖~”幾乎是3數出的同時,許世友就把石頭擊了出去。而宮寶田的帽子這回掉地上去了。兩人見此結果都是哈哈一笑。許世友的大刀隊是抗戰時期出了名的能打的隊伍,許世友本人的刀法自然不會差。許世友不愿放棄得高手指點的機會,又在宮寶田面前耍了一套刀法,宮寶田對許世友的身手是夸贊不已。
從米行伙計到清廷四品帶刀侍衛,最后又成了愛國武術家,宮寶田的一生可謂是精彩。在與許世友見過面后,兩人更是引為知己。之后,許世友邀請宮寶田到軍中開辦短期訓練班,主要負責教授戰士們武功身法。
能為抗戰做貢獻,宮寶田自然是沒什么好猶豫,一口答應下來。然而不幸的是,訓練班沒辦幾期,日軍就來大掃蕩了。1943年,大掃蕩期間宮寶田患了急癥。因家人無力延醫治病,宮寶田在病痛中離世,享年73歲。
參考文獻:
[1]姜志敏.許世友與大內高手論“功夫”[J].文史博覽,2007(06):34-3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