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的一天,許世友來北京開會。在入住賓館時,他特意看了一下老首長詹才芳的住宿安排。
在見到對方的房間和自己相隔甚遠后,他便要求工作人員將兩人的房間安排到一起。
然而,工作人員聽后卻感到非常為難。住宿安排都是中央直接下發的,他們怎么能隨意改動呢?
但許世友卻態度堅決,見對方遲遲不動,他直接怒道:不給我換房,我就直接睡走廊!
最后究竟有沒有給他換房?許將軍一個上將,為何會對詹才芳一個中將如此看重?兩人之間又有著怎樣的過往?
永遠的老首長
說起詹才芳同志,他確實有著不一般的革命經歷。雖然在整個戰爭年代,他在軍中的名聲并不顯赫,但他有一件事卻一直被人津津樂道。
那是在1955年授銜時,中央根據他的資歷、功績,為他授予了中將軍銜。
結果,等儀式結束后,早已在臺下等候多時的洪學智、陳錫聯以及許世友等幾名上將卻全都圍了過來。
幾人恭恭敬敬地敬了一個禮,一口一個“老首長”向他表達了祝賀。
面對他們的親熱,詹才芳既激動又羞愧,眼前這幾個人哪個級別不比他高,他怎么能擔得起這一聲稱呼呢?
但許世友卻不贊同地說,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忘本,不管他們的官職是什么,詹老永遠是他們的老首長。
陳錫聯等人也異口同聲地表示贊同。陳將軍永遠也忘不了當年從軍時候的場景。
小時候他家里窮,種地交不起租,做苦工也經常挨打,他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一家人的重擔便落在了他與母親身上。
最后實在走投無路了,他決定去參軍。只是那時他只有十二歲,還不到當兵的年齡,部隊一開始并不想接收他。
無助的陳錫聯直接坐在地上哭了起來,還是游擊隊副隊長詹才芳路過這里才解決了此事。
當時他親切地摸著對方的頭問道,打仗是要流血犧牲的,難道他不怕嗎?
性情倔強的陳錫聯直接擦干眼淚表示,自己不怕,只要能讓窮人翻身,他多大的苦都能吃。
詹才芳非常欣賞他這股韌勁,當即將他收進了部隊。也正因此,軍中此后多了一個能征會戰的“二野趙子龍”。
而對于詹將軍的知遇之恩,陳錫聯也從未忘懷。他晚年時也時常提起,若是沒有詹老當年的照顧,他不會有后來的成就。
相較于陳錫聯將軍,許世友與詹才芳之間的交往和羈絆就更深了。
對于許將軍來說,詹才芳是除了毛主席以外,為數不多能讓他從心底里敬愛的人。
友誼的起點
許、詹二人的交集是從革命時期開始的。
詹才芳參加革命的時間要早很多,他出生于湖北黃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中,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姐姐便相繼去世,家中只剩下了他一個人。
后來為了能有口飯吃,他流浪到武漢打工,并在這里遇見了董必武同志。
在對方的感染下,詹才芳開始讀書、學習,并立志投身革命。由于表現出色,他被正式吸收入黨。
大革命失敗后,他奉命回家鄉領導黃麻武裝起義。當時包括許將軍在內的很多革命青年都加入了戰斗,像是韓先楚、秦基偉等人。
他們都將詹才芳當成了農民打翻身仗的領導者。不過由于當時部隊能征善戰的人才太多,詹才芳并未太多關注許世友。
直到起義隊伍被改編成紅軍,詹才芳擔任連長,許將軍被分配到他的連隊當班長,兩人才有了深入的交流。
許將軍生性豪放,有勇有謀,在作戰時幾次擔任敢死隊隊長,為部隊沖鋒陷陣,立下赫赫戰功。憑借著一身功績,他很快就在軍中脫穎而出。
詹才芳對他頗為欣賞,將他視為連隊里的主心骨。一有大仗要打,詹將軍總是要讓許世友在場,協助他進行參謀。
久而久之,他發現許將軍雖然在戰場上威猛無比,但文化水平卻并不高。
為了栽培他,詹才芳每天都會抽出點時間來教他讀書寫字,給他傳授軍事知識。
在他的培養下,許將軍也不再是一個只會打仗的“莽夫”,謀略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除了工作上的照顧外,讓許將軍更不能忘懷的還有老首長對他的包容和信任。
有一次在戰斗結束后,詹才芳例行檢查各部隊的內務。等他來到許世友的屋中時,發現對方的床頭上掛著一個水壺。
他打開壺塞一聞,發現里面不是水而是酒。
軍中無人不知,許世友嗜酒如命,但因為部隊命令規定,不讓在作戰時喝酒。但許將軍卻屢次不聽,為了這事他沒少挨批評。
他本以為這次也少不了一頓懲罰,卻不想詹才芳將軍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并沒有再說什么。
一開始許世友還不明白他為何不揭穿自己,后來他親自問老首長才得到了答案。
詹才芳說,軍中規定飲酒是怕耽誤事,但他知道許世友愛喝酒,并且心里有分寸,喝了之后打仗會更勇敢,所以他才沒有罰他。
這件事在許將軍的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真切地體會到了老首長對自己的理解和信任,從此便對他更加敬佩起來。
后來,隨著局勢變化,許世友走上了領導崗位,與老首長的聯系也越來越少。
在此后的數年中,許世友在軍中的名聲越來越大,反而是詹才芳這個“老資格”卻漸漸沉寂。
即便如此,許世友心中對老首長的尊敬也始終沒有減少。
長久的情誼
新中國成立時,詹才芳擔任46軍軍長,而彼時的許世友已經是兵團級干部了。
然而,當他每次在路上見到詹才芳時,總會停下來鄭重地行一個軍禮,表達自己的尊敬。他還總是開玩笑說,詹老是他們首長的首長。
其實對于詹將軍的軍銜,也有很多老部下為他打抱不平,認為他這樣的資歷不該如此低。
但詹將軍卻非常淡然,他表示,自己參軍并不是為了軍銜,說起名利這些東西,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將士又得到了什么?
在他的眼中,軍銜不過是榮譽的象征,更重要的是他們為國家和人民做過什么具體的貢獻。
一開始許世友也曾對自己的軍銜表達過不滿,后來在見識到老首長的豁達與無私后,他便也放下了這些執念。
即使到了晚年,他從老首長身上學到的東西依舊很多,他對老首長的敬重也始終一如既往。
1964年,他奉命來北京參加重要會議。中途聽說詹才芳也在后,他便向前臺要了住宿名單。
當發現老首長的房間離自己太遠后,他便強烈要求工作人員為自己換房,他表示要和老首長住在一起。
見工作人員一口一個“規定”,他直接怒道:“不給我換房,我就住走廊!”
后來中央的負責人得知此事后也很無奈,大家知道他的脾氣倔,認定的事情就一定辦到。
最終,在中央的批準下,許世友成功與老首長比鄰而居。
這雖然只是件小事,卻能看出許將軍對于老首長是多么的敬重與愛戴。
兩位將軍之間的深厚友誼,是專屬于革命年代所凝聚出來的寶貴財富,令人羨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